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0)
2023(18800)
2022(16144)
2021(14855)
2020(12665)
2019(29241)
2018(28983)
2017(56405)
2016(30400)
2015(33961)
2014(33598)
2013(33425)
2012(30811)
2011(27503)
2010(27795)
2009(25913)
2008(25700)
2007(22481)
2006(20044)
2005(17650)
作者
(87454)
(72601)
(72300)
(68696)
(46373)
(34638)
(32849)
(28437)
(27550)
(25949)
(24709)
(24462)
(23059)
(22952)
(22329)
(22113)
(21587)
(21538)
(20864)
(20833)
(17879)
(17755)
(17652)
(16618)
(16243)
(16197)
(16079)
(16018)
(14662)
(14386)
学科
(130177)
经济(130029)
(104769)
管理(99177)
(91117)
企业(91117)
方法(62425)
数学(52325)
数学方法(51600)
(37284)
(36740)
中国(34929)
业经(34689)
农业(25785)
(25175)
(25161)
财务(25097)
财务管理(25055)
地方(24519)
(23850)
企业财务(23749)
(22915)
贸易(22899)
技术(22868)
理论(22650)
(22205)
(21680)
(19706)
(19188)
环境(19171)
机构
学院(439295)
大学(438808)
(179221)
管理(179202)
经济(175356)
理学(155077)
理学院(153428)
管理学(150721)
管理学院(149892)
研究(139281)
中国(106858)
(93301)
科学(84958)
(84350)
(68679)
(68414)
财经(67918)
(64322)
中心(63781)
业大(63718)
研究所(61812)
(61724)
北京(58493)
(55542)
师范(55072)
经济学(54123)
农业(53840)
(52300)
(50979)
财经大学(50459)
基金
项目(295934)
科学(234629)
基金(216816)
研究(216260)
(187803)
国家(186222)
科学基金(162213)
社会(138161)
社会科(131079)
社会科学(131043)
基金项目(114842)
(114695)
自然(105835)
自然科(103482)
自然科学(103459)
自然科学基金(101595)
教育(99088)
(96085)
资助(89788)
编号(88043)
成果(70489)
(65404)
重点(65299)
(62544)
(62328)
课题(59385)
创新(57950)
国家社会(57058)
教育部(56539)
科研(56285)
期刊
(194414)
经济(194414)
研究(127970)
中国(76858)
管理(68533)
(65120)
学报(63921)
(62060)
科学(60462)
大学(49441)
学学(46585)
农业(42884)
教育(42512)
技术(39822)
(38102)
金融(38102)
业经(33199)
财经(33195)
经济研究(30549)
(28441)
问题(27320)
图书(23967)
(23941)
技术经济(23385)
统计(22356)
理论(21068)
现代(21030)
(20740)
商业(20527)
科技(20043)
共检索到640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鹏  魏修建  
为深入探究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影响因素,利用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聚类分析、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问题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首先,总体上不论是基于行业分类还是地区分类,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其次,具体到城市来看我国大致呈现出以直辖市和东部地区发达城市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中心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教育专业化程度对于提升非省会城市的集聚水平作用更加明显;最后,从影响因素角度来看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能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而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目前尚未达到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匹配的状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顺  张凡  郑准  
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LQ和ED指标对我国288个城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空间集聚水平进行分析,按照集聚水平的差异将我国288个城市分为两大类:直辖市及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包括五个副省级城市及其他一般地级市);并将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分为两小类,非省会城市分为三小类分别分析。利用空间交叉回归分析对这两大类城市KIBS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影响两类城市KIBS集聚水平的因素分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教育及科研投入;对于非省会城市,影响前面两类城市KIBS集聚水平的分别是教育投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而第三类城市KIBS的集聚程度比较落后。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晶晶  黄繁华  于诚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1年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而滞后一期的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服务业集聚的"拥塞效应"和"集聚效应"会在不同时期达到不同均衡状态。第二,服务业集聚与人均GDP之间交叉相乘项不利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该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积极效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三,制造业集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均有利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另外,本文分区域研究了东、中、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庆  
从成本的角度深入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我国工业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影响因素,运用模型并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实证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上对工业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主要行业细分中,金融保险业和信息通讯业对工业效率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工业效率的作用不显著。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工业效率受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林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增长点,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创新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关注的方向,国内相关方面还研究和实践较少。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以2003-2012年数据为基础,以中国287个地级市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对象,构建相关模型,考察了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在地级市空间层面上的集聚态势等,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新时期中国今后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我国构建现代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集聚综合测度模型,探索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动态演化趋势,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集聚程度较低,行业集聚不充分,地区集聚不均衡,各细分行业集聚态势差异明显,空间集聚逐渐向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中、西部地区为外围的趋势发展;(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性,邻近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具有较强相互带动作用;(3)城市化水平、研发强度、制度环境因素、知识存量总体上是驱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力量,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驱动因素对不同地区影响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特征,相邻省会或直辖市变量弹性系数空间上呈显著的连片分布特征,集聚驱动因素空间外溢效应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喻登科  祁馨逸  
构建知识资本、性格特质、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模型,以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3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模型路径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中的结构资本与顾客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起负向作用;性格特质中诚信、声望、创新、权力的中介作用关系基本都被证实,但调节关系只有少数被证实;性格特质的间接效应能够使得知识资本对组织绩效的提升效能增加近一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有明  刘金程  
创新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创新绩效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前期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外部环境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构建了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并运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影响显著,从而为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兵云  
从一个新的角度尝试构建科技创新传导矩阵,并基于投入产出法和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我国2007年和2012年部门间科技创新传导系统的特征与变动,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传导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传导网络中各部门间的传导效应呈现弱化趋势,系统的科技传导源依赖于少数几个部门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溢出能力和较高的科技创新吸收能力,是网络系统中最活跃的部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利用2003-2012年我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析了行政垄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工业污染减排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行政垄断对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城市工业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的融合、互补与竞争有助于促进技术溢出效应进而减少城市工业污染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投入产出关联的市场外部性,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规模可以作用于城市工业污染减排。(3)生产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鹏  魏修建  尚珂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自然受到更多关注。本文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地区平均集中率分行业、分地域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较好的集聚态势,在行业上集聚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集聚度较高、中西部较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制造业集聚、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源及信息化水平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关爱萍  冯星仑  张强  
文章基于中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E-G指数,分析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总体特征及变动趋势,考察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空间分布变化特点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新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资本和技术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属于低度集聚行业,其集聚的变动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劳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变动趋势大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而技术密集型大致呈现"M型"曲线特征;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空间特征具有地域性差异,制造业集聚的地区分布不均由强化变为逐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国岩  蒋天颖  
以长三角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EG指数,对2003—2012年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究集聚成因,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上海是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较好,产业发展相对成熟;资本资源和经济环境是影响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展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芳  
知识和创新溢出存在空间壁垒,高速铁路能打破区域空间阻隔,缩小时空距离,促进以知识和创新为显著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构建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区域层面和细分产业层面研究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速铁路建设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东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影响不够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起显著促进作用。这表明,高速铁路修建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打破了区域阻隔,有助于增进知识溢出效应、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德玲  丛海彬  徐明  
运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区位商对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量化测度,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判定影响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因素。从城市层面来看,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最为显著;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身来看,除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发展特征之外,金融业空间集聚程度最高,并且政府行为和城市(区域)开放度对长三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影响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