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5)
- 2023(3963)
- 2022(3408)
- 2021(3198)
- 2020(2865)
- 2019(6433)
- 2018(6601)
- 2017(14039)
- 2016(7635)
- 2015(8574)
- 2014(8720)
- 2013(8805)
- 2012(8402)
- 2011(7670)
- 2010(7851)
- 2009(7493)
- 2008(7461)
- 2007(6761)
- 2006(6077)
- 2005(5676)
- 学科
- 济(30445)
- 经济(30409)
- 业(20948)
- 管理(19834)
- 方法(15389)
- 企(14943)
- 企业(14943)
- 数学(14157)
- 数学方法(14061)
- 中国(12988)
- 财(9075)
- 农(8834)
- 制(8669)
- 银(7662)
- 银行(7654)
- 行(7381)
- 贸(7144)
- 贸易(7140)
- 易(7042)
- 融(6202)
- 金融(6202)
- 学(6107)
- 农业(5532)
- 业经(5397)
- 体(5290)
- 务(5257)
- 财务(5250)
- 财务管理(5235)
- 企业财务(5028)
- 技术(4760)
- 机构
- 大学(116631)
- 学院(115665)
- 济(50513)
- 经济(49487)
- 管理(41781)
- 研究(39272)
- 理学(35721)
- 理学院(35320)
- 管理学(34807)
- 管理学院(34581)
- 中国(30732)
- 财(26756)
- 京(24679)
- 科学(22798)
- 财经(21323)
- 所(20508)
- 经(19345)
- 农(18417)
- 研究所(18398)
- 中心(17192)
- 经济学(16680)
- 江(16389)
- 北京(16038)
- 财经大学(15985)
- 业大(15827)
- 经济学院(15268)
- 农业(14724)
- 范(14260)
- 师范(14102)
- 院(13732)
- 基金
- 项目(70077)
- 科学(54723)
- 基金(51494)
- 研究(50971)
- 家(44977)
- 国家(44629)
- 科学基金(37089)
- 社会(32956)
- 社会科(31265)
- 社会科学(31257)
- 基金项目(26941)
- 省(26208)
- 教育(23883)
- 自然(23251)
- 划(22709)
- 自然科(22705)
- 自然科学(22695)
- 自然科学基金(22304)
- 资助(21931)
- 编号(20253)
- 成果(17414)
- 部(16726)
- 重点(15754)
- 性(15356)
- 发(14858)
- 教育部(14319)
- 课题(14303)
- 创(14173)
- 国家社会(13868)
- 人文(13694)
共检索到17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车伟
在纪念劳动科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对策研讨会”上张车伟、高书生的发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波 吴诣民 王丛
本文揭示了陕西第三产业的现状、构成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产业和分行业计算就业吸纳弹性指数,并以此建立了未来5到10年陕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增长率 吸纳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本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进入低就业弹性时期。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以及就业统计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当前较低的就业弹性系数存在低估的可能;“十一五”期间,制约就业增长的制度性因素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定位、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将有助于就业弹性系数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丽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协整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旸 孙开焕
基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我国出口贸易的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对我国各行业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进行测算,发现长期出口汇率传递效应的行业差别明显:机械运输业和电子电气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的出口汇率传递弹性较大,存在过度传递,其它行业均存在不完全传递;各行业短期汇率传递弹性明显小于长期,我国出口贸易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滞后性,也说明我国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出口商只能通过长期缓慢的价格调整吸收汇率变动的成本,对于汇率的变化出口商仅在长期反映显著而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名义有效汇率 出口价格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涛
广东作为全国工业大省,其工业的增长关系到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能否实现。尽管广东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绝对量可能增大,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如果相对慢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那么整体的工业增加值率会下降。运用双对数模型以及自回归模型修正研究,可以测算出广东工业增加值率对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对工业总产值以及工业增加值对工业总产值的弹性系数,并显示广东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率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广东工业的增长偏离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体系。
关键词: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率 弹性系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玉梅 杨伟国 李帆
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知网"上有关"就业弹性"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围绕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和趋势分析,就业弹性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群体等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等展开,伴随着党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就业弹性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需在就业弹性的系统性、质量层面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玲 唐俊
本文采用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并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相关理论,笔者提出了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就业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玉静 魏东 刘冬花
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绿色经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绿色产业的崛起,已表现出吸纳更多劳动力的潜力,同时能够促进劳动者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本研究采用2000-2010年绿色产业数据,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进行相应比较分析,从产业产值就业弹性的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显示,绿色产业产值就业弹性远大于第一、第二产业,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绿色产业 就业创造 就业弹性 回归分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揭红兰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3年自贸区产业数据,从产业产值、就业弹性的角度,通过与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自贸区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增长效应显著,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比,我国自贸区产业产值就业弹性远远高于上述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自贸区产业的发展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自贸区产业会有更大的就业增长潜力。
关键词:
自贸区产业 就业弹性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