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9)
2023(12970)
2022(11058)
2021(10565)
2020(9224)
2019(21416)
2018(21549)
2017(41273)
2016(23017)
2015(26451)
2014(26660)
2013(25610)
2012(23825)
2011(21552)
2010(21659)
2009(19875)
2008(19625)
2007(17655)
2006(15145)
2005(13567)
作者
(63099)
(52739)
(52621)
(50394)
(33451)
(25271)
(24367)
(20568)
(20157)
(18810)
(17834)
(17495)
(16629)
(16490)
(16445)
(16365)
(16065)
(15608)
(15322)
(15155)
(13139)
(13014)
(12831)
(12042)
(11945)
(11920)
(11873)
(11781)
(10670)
(10501)
学科
(90109)
经济(90016)
管理(62980)
(60017)
方法(48539)
(48292)
企业(48292)
数学(44129)
数学方法(43616)
中国(28959)
(26435)
(23756)
教育(20918)
(17840)
(17802)
贸易(17795)
业经(17696)
(17345)
(17257)
(16112)
财务(16068)
财务管理(16024)
理论(15855)
农业(15403)
企业财务(15211)
地方(15076)
技术(14698)
(14560)
银行(14533)
(13803)
机构
大学(328532)
学院(322847)
(130272)
经济(127508)
管理(124243)
理学(107764)
理学院(106610)
管理学(104766)
管理学院(104139)
研究(104051)
中国(75308)
(69291)
(62255)
科学(61166)
(50751)
财经(50091)
中心(48955)
(48427)
师范(48046)
(47874)
(47427)
研究所(45938)
(45508)
业大(45118)
北京(44082)
经济学(40840)
师范大学(39128)
(37926)
教育(37685)
农业(37393)
基金
项目(212163)
科学(168775)
研究(159922)
基金(153309)
(131773)
国家(130631)
科学基金(112583)
社会(100211)
社会科(94964)
社会科学(94938)
(83094)
教育(81046)
基金项目(80413)
自然(71809)
(71708)
自然科(70150)
自然科学(70130)
自然科学基金(68892)
编号(67634)
资助(63883)
成果(56604)
(49605)
重点(48568)
课题(47550)
(45444)
(44204)
教育部(43552)
项目编号(41596)
人文(41426)
大学(41295)
期刊
(132342)
经济(132342)
研究(99867)
中国(62345)
教育(58383)
(48668)
学报(45840)
管理(43088)
科学(41739)
(40641)
大学(36413)
学学(32766)
技术(32183)
(28037)
金融(28037)
农业(27551)
财经(24925)
经济研究(21923)
业经(21853)
(21304)
问题(18561)
统计(17695)
理论(16153)
(15986)
图书(15860)
技术经济(15794)
(15546)
职业(15045)
商业(14736)
实践(14660)
共检索到471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生均教育事业费是衡量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对2000-2013年我国省际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投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均GDP与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存在着较大的省际差距,但是差距的变化总体呈现出波动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教育投入的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事业费存在着充足的投资弹性,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是促进省际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菊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要求促进教育投入的公平化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前不少研究认为提升教育投入水平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1999-2012年面板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倒U字型波动关系,以提升教育投入水平来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我们改进当前的教育投入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付鹏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谢童伟  张锦华  吴方卫  
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公正与平等的原则的体现,教育省际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比2001年之前的情况,在2001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后,各省教育差距及农村教育差距存在显著的收敛和β收敛特征,而城市教育发展省际差距也存在着β收敛趋势。这说明2001年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效应是明显的,但是这种"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教育投入体制对教育公平的改善作用在减小,其弊端已成为制约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的重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茂泰  徐柳凡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刘慧  陈芸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教育扩展、教育分布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教育扩展和教育分布均对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分布越平等,居民收入差距越小,而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从长远来看,促进教育分布公平和扩大中高等教育规模都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笳旭  
老龄化趋势加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运用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和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城、乡人口老龄化分别对城、乡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收入差距和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积极影响。因此,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进而解除农村老年人口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采用我国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收入差距。在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细化分析中发现,出口贸易能减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推动了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祥云  
基于2000-2011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和1995-2006年高等教育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影响的长期效果进行动态估计,研究发现:东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对收入分配均等化具有显著作用,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总体上扩大了居民收入的差距。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缩小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应公平分配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切实提高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并将财政投入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这有助于缩小该地区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均旭   班艺慧  
绿色创新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2009—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高等教育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有效促进了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并形成了中部塌陷的格局,且高等教育规模与绿色创新水平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高等教育规模与绿色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与绿色创新水平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绿色信贷存在门槛效应,当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到一定强度后,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此外,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对绿色创新水平的推动效应,要理顺量与质的关系,补齐扩张规模与攻坚质量短板,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詹宏毅  张宇星  
世界各国普遍将高等教育视为政府公共投入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现实中各国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又是千差万别的。本研究尝试采用OECD国家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相对收入、生均经费、人口结构和财政支出比重四个变量对高等教育公共投入的影响都非常显著,其中,前三个变量与公共投入是负的相关性,而财政支出比重与公共投入则为正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越高、生均经费越高、适龄人口比例越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资金占总经费的比例越低;而财政支出比重越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公共资金所占比例则越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丁建福  
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199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计量模型,并运用双重差分等方法对近期三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集权取向的"以县为主"和"新机制"改革,还是分权取向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于缩小义务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均具有显著作用。考虑到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政府层级与学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距离,未来应更加注重分权取向改革,不断提升县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供给能力,同时根据各地财力状况与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实,相机采用集权取向的协同政策以增进分权改革的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水土  毛绍俊  
本文综合考虑了移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测算出2011~2015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综合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各地城乡差距,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综合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外贸依存度、财政支出偏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除支持传统金融发展外,也应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规范和扶持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金融同线上移动互联网金融结合的优势,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