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7)
2023(10624)
2022(9582)
2021(9151)
2020(7828)
2019(18330)
2018(18694)
2017(36773)
2016(19782)
2015(22786)
2014(23071)
2013(22978)
2012(21183)
2011(19210)
2010(19223)
2009(17763)
2008(17585)
2007(15303)
2006(13633)
2005(12024)
作者
(59412)
(48853)
(48699)
(46265)
(31114)
(23598)
(22315)
(19398)
(18515)
(17421)
(16624)
(16259)
(15559)
(15484)
(15073)
(14810)
(14798)
(14541)
(14023)
(13958)
(12182)
(12034)
(11794)
(11044)
(11012)
(10934)
(10901)
(10824)
(9897)
(9669)
学科
(79864)
经济(79774)
管理(55895)
(52313)
(42836)
企业(42836)
方法(40323)
数学(34712)
数学方法(34245)
(24026)
贸易(24014)
(23336)
中国(21298)
(20327)
(19544)
(17807)
业经(16269)
地方(15258)
(14834)
理论(13315)
环境(13213)
(13092)
农业(12927)
(12761)
银行(12710)
(12116)
技术(12090)
(12077)
财务(12053)
财务管理(12025)
机构
大学(294400)
学院(291405)
(117419)
管理(115849)
经济(114841)
理学(100561)
理学院(99480)
管理学(97721)
管理学院(97223)
研究(95856)
中国(70466)
(62974)
科学(59744)
(53982)
(48665)
(44940)
研究所(44279)
财经(43782)
业大(43661)
中心(42353)
(40671)
北京(40184)
(39564)
(37361)
师范(37022)
农业(35675)
(35045)
经济学(34821)
(33722)
财经大学(32530)
基金
项目(195699)
科学(151973)
研究(143081)
基金(141000)
(122428)
国家(121464)
科学基金(103202)
社会(87785)
社会科(83181)
社会科学(83158)
(75621)
基金项目(75036)
自然(67802)
自然科(66137)
自然科学(66123)
教育(65102)
自然科学基金(64872)
(63758)
资助(59803)
编号(59300)
成果(48495)
(43560)
重点(43141)
(41286)
课题(40124)
(39933)
科研(37777)
创新(37275)
教育部(37040)
项目编号(36784)
期刊
(125266)
经济(125266)
研究(87004)
中国(47626)
学报(45846)
管理(41555)
科学(41129)
(39924)
(38076)
大学(34246)
学学(32239)
教育(29679)
农业(28527)
技术(24024)
(23436)
金融(23436)
业经(20776)
经济研究(20730)
财经(20177)
(18110)
问题(18015)
(17037)
图书(15741)
理论(15662)
国际(15014)
实践(14493)
(14493)
技术经济(14318)
(13901)
商业(13883)
共检索到41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巧玲  王奇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关联密切、贸易增长快速,国内贸易中隐含污染核算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省际贸易隐含污染核算方法,包括基于双边贸易总量方法(EEBT)和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MRIO);运用两种方法对2002年和2007年我国30个省市间贸易隐含SO2流动情况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EEBT方法对省际贸易隐含污染的核算结果比MRIO方法核算结果高约18.87%~32.88%,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省际之间双边贸易产品不完全为调入地的最终消费,其中的部分产品通过进入中间生产环节供国内其他地区消费或国际出口;并进一步对差异的地区分布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对协调我国区域之间污染或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剑波  高鹏  彭劲松  
借鉴污染贸易条件分析方法,构建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污染贸易条件指数,并基于2012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从总体、产品部门和三次产业视角测度和剖析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状况。推进低碳贸易发展和控制贸易污染转移,应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根据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健全不同污染指标的统计分析制度;提高减排技术水平标准,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减排技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红福  李善同  何建武  
该文根据中国2002年和2007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OECD的国外投入产出表和GTAP Version 7.0的CO2排放强度等数据,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污染物,分析了贸易隐含污染物的行业结构分布以及在主要贸易伙伴国中的贸易流向,并通过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出口规模总量、出口结构变化、投入产出表中间结构变化及单位产值CO2排放量四大因素对出口贸易隐含CO2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7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巨大贸易顺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含CO2、SO2顺差,2002年和2007年贸易隐含CO2顺差达6.21×108t和1.38×109t。2002年和2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安  
本文通过构建BTIO模型,基于WIOD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并比较1995~2011年中日和中印贸易中CO2、NOX、SOX的隐含排放量,分别从整体和分行业贸易层面考察不同双边贸易环境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中日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净污染转移以及环境贸易条件均大于中印贸易;中日贸易隐含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重工业,而中印贸易则相对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中国双边贸易的环境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出口产品含污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WTO框架外寻求更具针对性的双边贸易和合作,将是中国未来协调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英娜  姚静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两难命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不容妥协。本文以中美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法,在考虑两国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2009年两国的贸易污染指数,旨在为中国在气候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提供理论依据,利于中国在气候谈判中获得公平的减排目标,以及中国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玉晶  兰天  
文章基于2007—2020年ADB世界投入产出表,考察中国前向嵌入与后向嵌入RCEP区域价值链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前向嵌入RCEP区域价值链可以显著降低贸易隐含碳排放,而后向嵌入RCEP区域价值链不利于减少贸易隐含碳排放,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基于前向关联嵌入RCEP区域价值链对技术密集型、非污染密集型行业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是中国嵌入RCEP区域价值链影响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国政府部门应从调整贸易规模和改善贸易结构着手,推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低碳合作,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除2002年小于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均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且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则是先增加后减小,但第三产业减小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韦政伟  杨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加大对外贸易开放力度,进出口贸易企业不断增多,为促进中国贸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自然与气候环境的恶化,进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碳排放和碳税成本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在探讨近些年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情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强海关及贸易监管、加强碳污染排放管控、提高能源整合利用效率、加强技术研发改善能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浩  龙惟定  
气候谈判中采用的碳排放基准数据,关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本文认为基于"生产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数据为气候谈判基准是不合理的。提出"基于贸易隐含碳的城市人均碳足迹"数据为基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纽约、东京、伦敦、上海)进行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情况下,上海的人均碳足迹最低。2008年,纽约为上海的2.2倍,伦敦为上海的1.8倍,东京为上海的1.6倍。本文希望在考虑贸易隐含碳的情况下,对国际上有相近功能的城市人均碳足迹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气候谈判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洋  
文章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增加值视角核算2015年和2017年中国30个省份27个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数量和转移方向,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刻画贸易隐含碳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解析隐含碳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碳转移量呈现通达性、复杂性、异质性的网络结构,隐含碳的空间关联效应明显。块模型聚类分析表明我国存在明显的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碳的现象。QAP回归结果显示,地理因素、产业结构、要素禀赋对碳转移空间关联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举  向其凤  
本文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并结合国际双边贸易数据,对世界主要碳排放大国2005年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给出了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内需求碳排放以及贸易内涵排放。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排放了数量巨大的CO2,中国不是其碳排放的唯一责任方。文章同时对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进出口差额进行了分解,并计算了各国贸易中CO2净转移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技术效应和汇率效应,给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说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晓男  王铮  郭晓飞  
文章基于GTAP国际投入产出数据,核算了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量。结果表明:全球贸易隐含碳量巨大,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4强;隐含碳流入、流出量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净流出量较大,美国、欧盟等则净流入量较大;贸易隐含碳的大小存在特定的地缘结构,分化出三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制造业国是中国在隐含碳问题上的主要谈判合作伙伴,低水平发展中国家反而不是中国的最佳谈判合作伙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志权  杨来科  
随着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角色日渐凸显,其产业及贸易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利用可比价格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一个包含中、日、韩、印尼、马、菲、新、泰、中国台湾、越等东亚国家(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运用MRIO-SDA技术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进行了跨期比较。研究表明:1东亚垂直分工导致了中国隐含碳排放增长,而且虽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隐含碳的增加有缩减效应,但减幅明显收窄。贸易结构恶化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长的重要因素;2由于隐含碳排放区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忠秀  王苒  闫云凤  
本文在对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污染天堂假说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进行再解释,深入分析污染天堂假说理论中蕴含的以贸易流、投资流为现象的高碳产业跨国界转移的实质。通过对中美高碳行业与低碳行业NETXC指数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正在成为美国转移机械、交通运输制造业等高碳行业的"污染天堂"。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与消费是造成我国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对外投资并未对我国的"碳环境"造成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