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8)
- 2023(9963)
- 2022(8606)
- 2021(7791)
- 2020(6882)
- 2019(15701)
- 2018(15488)
- 2017(30532)
- 2016(16910)
- 2015(19021)
- 2014(18994)
- 2013(18966)
- 2012(17835)
- 2011(16308)
- 2010(16431)
- 2009(15570)
- 2008(15612)
- 2007(14264)
- 2006(12470)
- 2005(11075)
- 学科
- 济(69970)
- 经济(69894)
- 管理(47090)
- 业(46220)
- 企(35410)
- 企业(35410)
- 方法(34959)
- 数学(31631)
- 数学方法(31400)
- 农(20347)
- 中国(19594)
- 财(18779)
- 贸(16134)
- 贸易(16130)
- 易(15732)
- 学(15360)
- 制(14347)
- 业经(14248)
- 农业(13270)
- 银(12315)
- 银行(12253)
- 地方(11845)
- 行(11674)
- 务(11243)
- 财务(11226)
- 财务管理(11192)
- 环境(10962)
- 融(10865)
- 金融(10863)
- 企业财务(10559)
- 机构
- 大学(257594)
- 学院(255574)
- 济(106003)
- 经济(103933)
- 管理(95453)
- 研究(87121)
- 理学(82929)
- 理学院(81954)
- 管理学(80621)
- 管理学院(80153)
- 中国(65010)
- 科学(56422)
- 京(53813)
- 农(53419)
- 财(48828)
- 所(46455)
- 业大(44320)
- 农业(43107)
- 研究所(42576)
- 中心(39543)
- 财经(39523)
- 江(37486)
- 经(35782)
- 北京(33553)
- 经济学(33189)
- 范(31760)
- 师范(31292)
- 经济学院(30510)
- 院(30428)
- 州(29585)
- 基金
- 项目(169876)
- 科学(131408)
- 基金(122972)
- 研究(116696)
- 家(110300)
- 国家(109390)
- 科学基金(91031)
- 社会(74157)
- 社会科(70329)
- 社会科学(70302)
- 省(66739)
- 基金项目(66001)
- 自然(60641)
- 自然科(59206)
- 自然科学(59180)
- 自然科学基金(58155)
- 划(57213)
- 教育(53711)
- 资助(49983)
- 编号(46308)
- 重点(38851)
- 部(37743)
- 成果(37139)
- 发(36639)
- 创(35321)
- 计划(33773)
- 科研(33717)
- 创新(33144)
- 课题(31687)
- 教育部(31485)
- 期刊
- 济(110595)
- 经济(110595)
- 研究(70588)
- 学报(48954)
- 农(47245)
- 中国(43279)
- 科学(41339)
- 财(36725)
- 大学(35135)
- 学学(33573)
- 农业(31598)
- 管理(31506)
- 融(22640)
- 金融(22640)
- 教育(20929)
- 财经(19698)
- 技术(19293)
- 业经(18979)
- 经济研究(18853)
- 经(16871)
- 业(16634)
- 问题(16131)
- 贸(13907)
- 版(13450)
- 商业(13284)
- 技术经济(13154)
- 理论(12698)
- 业大(12538)
- 科技(12119)
- 统计(12083)
共检索到36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浦勇超 王祥 潘祺志
本文借助于面板模型工具,在省际样本维度上,实证分析技术进步、结构变迁、能源价格变化和资本深化等多种因素对能耗强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以R&D投入衡量的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化确实是主导能耗强度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能源效率改善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作为节能减排的核心因素,技术、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化主导了我国区域经济体能耗强度的波动。
关键词:
能耗强度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献金 欧阳丹丹
能耗强度反映了国民经济在生产中对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是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利用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能耗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是影响中国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对能耗强度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出口贸易间接影响能耗强度,而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恬 陈远生 杨琪
城市居民家庭用水的能源消耗是水系统终端消费环节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典型测试和问卷抽样调查,对全国9个城市的家庭用水能耗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影响家庭用水能耗强度的环境因素、家庭自身因素和设备技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域的用水能耗强度介于(11.04~20.78)k Wh/m3之间;大部分研究区域冬季能耗强度显著大于夏季。气温是影响家庭用水能耗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气温越高,室内温度和出水温度越高,家庭用水能耗强度越低。家庭自身因素方面,收入水平、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洗浴频率、家庭节水行为数量与家庭用水能耗强度呈负相关;人均日用水量、洗浴温度与用水能耗强度呈正相关;平房...
关键词:
水资源 城市家庭用水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中合 祁超
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降低能耗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能源价格和对外贸易结构对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能耗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得出在这6个因素中,与能耗强度的关联度由大到小分别是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化效率、城镇化水平和对外贸易结构。根据模型结果,提出了合理制定能源价格,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能耗强度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华义
过去文献对于中国能耗强度的探讨大都基于宏观角度,缺乏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地区差异和空间关联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能耗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东、西部分块集聚的特征;其次,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区域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投入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重工业比重和能源丰裕程度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最后,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空间溢出和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西部间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控制空间效应后仍呈β收敛趋势,且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国凤 何炼成 杨煜
将1996—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能源消耗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将能源消耗增长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这一阶段我国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出口大国的状况符合;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131.52%;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与采用行业细分的价格指数对36个子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有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荣庭 孙林岩 何哲
用回归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制造业能耗强度的因素,检验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价格调整是影响中国能耗强度的主要因素,价格并未表现出预期的调节作用,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能耗强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琴 唐思
云南作为西南地区主要省份之一,省内能源消耗的合理有效分配控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找各州市能源消耗差异特点,在收集云南8州8市"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对主要能源消耗州市的能耗强度进行剖析,得出初步结论。利用STIRPAT模型从规模效应、经济效益、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城镇化效应五个方面对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得出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最大,第二产业结构占比和城镇化率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人均GDP,能源强度始终是抑制能源消费的负影响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省内各州市合理控制能耗、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东旭 赵国杰
解决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偏大问题日益关键,特别是减少权重较大的空调采暖系统的能耗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公共建筑的空调采暖系统能耗指标在运营阶段偏高,文章针对目前空调采暖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界定不足,影响程度认识模糊的问题,引入通径分析的方法,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对空调采暖相关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各因素间的权重排序,并提出合理的节能改造建议与相适应的能耗控制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化程度 能耗强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松卿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角度,研究了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传导及作用效应。研究认为,理论上能源价格能通过价格-需求-效率的途径直接影响能耗强度,也能通过能源技术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渠道对能耗强度起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能源价格在借助能源技术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作用于能源的综合使用效率,从而在削减能耗强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但事实上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直接作用路径存在一定阻滞,能源价格通过中间调节作用对能耗强度的抑制效应更强。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直接效应 调节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辉 刘新建
本文以我国1997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和分行业能源统计数据为基础,从单位GDP能耗的构成因子出发,应用多因素多阶影响统计测度模型对我国能耗强度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有关行业能耗状况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雪青 朱敏杰
在对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用完全分解模型对浙江省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分别进行了关键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运输周转量、运输结构和能耗强度等三因素对浙江省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出未来旅客运输应侧重降低各运输方式能耗强度,继续进行结构优化,货物运输则应以结构优化为主,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运输结构 能源消耗 完全分解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