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6)
2023(11964)
2022(10358)
2021(9398)
2020(8066)
2019(18540)
2018(18421)
2017(36146)
2016(19545)
2015(22504)
2014(22925)
2013(23119)
2012(22397)
2011(20648)
2010(21326)
2009(20215)
2008(20031)
2007(18282)
2006(16585)
2005(15563)
作者
(60207)
(50345)
(50224)
(47966)
(32192)
(24004)
(23130)
(19565)
(18953)
(18123)
(17284)
(16706)
(16171)
(16154)
(15709)
(15640)
(15134)
(14952)
(14545)
(14480)
(12974)
(12539)
(12297)
(11543)
(11478)
(11389)
(11310)
(11166)
(10286)
(10021)
学科
(106387)
经济(106291)
管理(51477)
(50566)
方法(38278)
(37970)
企业(37970)
数学(33717)
数学方法(33460)
中国(30329)
地方(27620)
(26425)
业经(20949)
(20347)
(19610)
(18661)
(17714)
农业(17713)
贸易(17700)
(17044)
(17013)
银行(16981)
地方经济(16641)
(16442)
(16378)
金融(16376)
环境(14352)
(14208)
(13948)
技术(12941)
机构
学院(300279)
大学(299696)
(136023)
经济(133192)
研究(110237)
管理(108710)
理学(91376)
理学院(90254)
管理学(88825)
管理学院(88241)
中国(84779)
科学(65259)
(64844)
(62338)
(57900)
研究所(51868)
(50981)
中心(48929)
财经(48381)
(47325)
(43478)
经济学(42869)
北京(42238)
业大(41579)
(40769)
师范(40378)
农业(39867)
(38541)
经济学院(38423)
(37794)
基金
项目(181646)
科学(141316)
研究(135567)
基金(128535)
(110981)
国家(110019)
科学基金(92218)
社会(85776)
社会科(81300)
社会科学(81278)
(72101)
基金项目(67480)
教育(61748)
(60236)
自然(56171)
编号(55835)
自然科(54746)
自然科学(54728)
自然科学基金(53717)
资助(53434)
成果(47001)
(45553)
重点(41523)
(40590)
课题(39748)
(37381)
发展(37195)
(36607)
国家社会(35097)
创新(35095)
期刊
(164551)
经济(164551)
研究(98351)
中国(63583)
(47646)
(46856)
学报(44002)
管理(41184)
科学(40910)
(32978)
金融(32978)
大学(32968)
教育(32624)
农业(32096)
学学(30919)
技术(27292)
经济研究(27205)
业经(26078)
财经(24947)
问题(22149)
(21623)
(18029)
技术经济(17365)
(16783)
国际(15593)
商业(15544)
统计(15495)
理论(15003)
世界(14939)
经济问题(14068)
共检索到477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岩磊  
在对以往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文献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各地区在"责任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评价方法缺乏相应的考虑。文章采用CRITIC修正法确定了五项指标的权重,并用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对我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聚类分析,为省际经济发展能力做出了科学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子剑  程龙生  
文章选取6个指标作为江苏省13个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利用SPSS软件,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苏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把13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分为五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玮  
对我国12个西部省区1995年、2000年和2007年这3年经济发展的10项指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进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和外资外贸两方面始终是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所在。在12年的时间段里,12个西部省区经济发展的格局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最后的加权因子得分显示,前三名、后三名和中间六名这3个层次组,位次没有太大改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斯玲  刘应宗  
乡镇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以河南省偃师市的16个乡镇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工业发展实力因子4个主因子,并基于因子得分矩阵对16个乡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和农业生产规模的农业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和工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此,提出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发展新型工业、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特色建镇以及乡镇的非均衡发展等乡镇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春丽  成金华  
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各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遗传—迭代自组织技术(GA-ISODATA)软聚类方法,对我国(除台湾省外)31个省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31个省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好、较好、一般三大类别,总体上看,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②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是以各区域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科技实力为条件推动发展的,因而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特点,采用"有重点、有选择、有层次"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虎  
针对宏观性分析研究深度不够的缺陷,利用拓展的Moon-sonn模型作为中介平台,将数据有序引入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9个样本地区的投入-产出模型。并通过K-means算法,最终实现了抽样省份经济发展聚类分析。通过对聚类模型的深入分析研究,找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及不足,从而为未来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小刚  翁贞林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环湖经济带。将圈内的30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将圈内的30个县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县、经济中等县、经济落后县三大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再根据综合得分将30个县域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30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静  吴海伟  郑小青  
为了评价山东省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依据经济学理论,选取了12项统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和SPSS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并据此从政府调控、吸引内资和外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雪  崔盈  李宗泽  
近年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对辽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09年全省县域GDP达6704亿元,同比增长27.24%,占全省GDP总量的44.50%。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原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辽宁44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类、比较和研究,更准确地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定位,为制定辽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明喜  
本文首先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述评,进而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指标对区域重新进行划分,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类型的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差异较大。其蕴含的政策意义是在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各项地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相适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刚  
对山西省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气候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市场需求、资源配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认真研究,从而提出了发展山西农业的新对策。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山西农业生产,振兴山西经济,以努力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海霞  段永峰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利用内蒙古乌海市、包头、赤峰和鄂尔多斯等10个资源型城市2007-2012年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运用DEA视窗分析对其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各个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并依据不同的特征对评价结果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表现不一,总体呈现投入要素有冗余,规模报酬递减。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经济发展效率良好,发展效率比较稳定性,而乌海和通辽市发展效率较低且不稳定,呼伦贝尔市投入产出效率最低,但效率变动较小。并据此提出各个资源型城市提高经济发展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