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3)
2023(7267)
2022(6111)
2021(5316)
2020(4481)
2019(10340)
2018(10138)
2017(21335)
2016(11070)
2015(12560)
2014(12331)
2013(12642)
2012(12175)
2011(11147)
2010(11052)
2009(10004)
2008(9707)
2007(8575)
2006(7714)
2005(6850)
作者
(31494)
(26440)
(26179)
(25241)
(16895)
(12658)
(11995)
(10223)
(9853)
(9277)
(8970)
(8852)
(8396)
(8343)
(8169)
(8066)
(7805)
(7735)
(7638)
(7599)
(6522)
(6381)
(6379)
(6056)
(5892)
(5877)
(5740)
(5520)
(5228)
(5072)
学科
(57141)
经济(57090)
管理(34342)
方法(31113)
(30956)
数学(29444)
数学方法(29339)
(22939)
企业(22939)
中国(16228)
(16158)
贸易(16153)
(15826)
(15349)
(13391)
环境(12951)
(12422)
(10361)
地方(9454)
(9374)
银行(9368)
业经(9094)
(9037)
(8981)
金融(8980)
(8706)
出口(8704)
出口贸易(8703)
农业(8598)
(8393)
机构
大学(172358)
学院(169524)
(82464)
经济(81156)
管理(67443)
理学(59017)
理学院(58437)
管理学(57764)
管理学院(57464)
研究(53115)
中国(41620)
(40198)
(34706)
财经(32946)
(30165)
经济学(28628)
科学(28247)
经济学院(26572)
财经大学(24869)
(24755)
中心(24589)
(23256)
研究所(22051)
(21983)
北京(21595)
业大(21512)
(19995)
商学(19922)
师范(19842)
商学院(19778)
基金
项目(112536)
科学(91309)
基金(87256)
研究(81772)
(74915)
国家(74442)
科学基金(65103)
社会(57422)
社会科(55058)
社会科学(55052)
基金项目(46624)
(40909)
自然(40477)
自然科(39586)
自然科学(39578)
自然科学基金(38881)
教育(37560)
资助(36148)
(34960)
编号(30682)
(27527)
国家社会(25524)
重点(24801)
教育部(24524)
(24028)
人文(23843)
成果(23739)
(22971)
科研(21902)
(21851)
期刊
(81087)
经济(81087)
研究(52985)
(27937)
中国(24343)
管理(23116)
学报(22245)
科学(20977)
(18578)
金融(18578)
(18247)
大学(17811)
财经(16918)
学学(16772)
经济研究(15123)
(14507)
(13408)
业经(12687)
问题(12585)
农业(12512)
技术(12176)
国际(10292)
统计(10211)
教育(9806)
商业(9312)
理论(9216)
技术经济(9054)
(8833)
实践(8113)
(8113)
共检索到241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吴齐  
文章选取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行业集中度概念,基于多种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测算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产值、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空间总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呈现轻度集聚态势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拟合最优;不同因素对于碳排放总量的各种溢出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宽   张弘   史磊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生产函数和因子测度公式测算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碳排放强度,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关系;本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相邻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存在“减碳效应”;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非线性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门槛效应,且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凡杰  修长百  
文章考虑了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一般计量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结合的方法,实证解析了区域收入差距是否加剧了环境质量恶化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会导致本地环境质量恶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诱使污染物向周边地区溢出,从而致使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这种兼容内部影响和空间溢出的"双重"影响效应,对于废水、废气和废渣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废渣方面的"双重"影响效应相对更加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成杰  刘天善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科  
大多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实证研究隐含地假定各地区具有相同的环境与收入的关系模式,这种假定抹灭了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1995-2009年30个省份产业结构对EKC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EKC曲线,但该曲线会因高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的不同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当该比重值高于10.975%时,碳排放的转折点将大幅下降,因此提高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水平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某些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不利于碳减排。此外,中国的碳排放模式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发展低碳环保的居民消费方式是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性碳减排的重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怡  
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困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了1994~2009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碳排放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能力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联关系。环境规制强度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强度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技术创新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执行能够充分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赢,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旭晖  杨东星  
流通服务业是我国接受FDI增幅最快、规模最大的行业,这引发了学术界对流通服务业FDI是否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争论。本文以200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服务业FDI在行业内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东、中、西部地区流通服务业FDI溢出程度为中部>东部>西部;我国流通服务业各个子行业的FDI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其中零售业FDI溢出程度最大,其次为餐饮业,再次为批发业;投资硬环境、投资软环境、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内外资技术差距、内外资人员流动对流通服务业FDI溢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张蕙杰  
本文在明确30个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的门槛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样本考察期内,除上海之外,其余29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以青海增幅最大;所有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且以浙江增幅最大。(2)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N”型非线性关系,即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三阶段特征,且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且始终为正向非线性作用。(4)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邻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权雄  
为了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企业污染减排激励为什么缺乏"这一问题,本文在一个双重任务的共同代理框架下,研究了企业污染减排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环境,并收集了2001—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在污染减排与短期经济行为之间,存在投入成本替代的情形,经济产出带给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上升会弱化企业的减排激励;此外,来自各级政府的共同代理问题,也会损害企业的减排激励。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短期利益导向的行政干预越多,地区人均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越多,地区工业增长越快,经济产出带给地方政府的边际收益就越大,该地区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越难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晴  
文章以Caves(1974)的经典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对宁波FDI在工业部门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宁波外资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原因主要在于FDI技术溢出的渠道狭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都很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霖魁  焦高乐  
文章基于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和溢出效应视角,选取华北、东北和西部等油气资源富地区的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了能源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溢出的双重效应。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例,实证检验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而且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油气资源富集区加大对石油天然气产业的投入,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收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赵鹏  李少帅  杜娟  
利用碳排放量和碳汇量构建碳锁定系数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区市2007—2016年碳锁定程度;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影响碳锁定程度的关键因素,并利用一阶差分GMM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以避免估计结果不稳健。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碳锁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地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对外开放是导致中国碳锁定程度加深的重要因素;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减缓中国碳锁定程度的加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张鹏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与向量自回归方法构建了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对比性实证分析模型,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一方面,我国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均GDP、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其次是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出我国碳排放量对人均GDP、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冲击反应比较敏感,而对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随时期变化的响应则比较稳定,各变量影响系数在短期和长期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恩泽  冷彦润  康志勇  
本文通过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4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为样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6年银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银行业集聚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银行业集聚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形成规模报酬和外部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在短期内促使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向竞争激烈的地区集聚,导致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供求不匹配,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结合调节中介效应模型,以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作为中介变量,本文发现随着地区银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莉娜  倪志良  
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和门槛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科技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并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提高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的;只有财政分权与民生性公共服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吸引更多人才,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但科技人才集聚具有一个最优区间,使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