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0)
2023(12603)
2022(10694)
2021(9764)
2020(8304)
2019(19329)
2018(19015)
2017(37803)
2016(20322)
2015(23357)
2014(23479)
2013(23661)
2012(22837)
2011(20950)
2010(21346)
2009(20056)
2008(20106)
2007(18254)
2006(16230)
2005(15033)
作者
(61088)
(51096)
(50913)
(48481)
(32688)
(24537)
(23367)
(19828)
(19238)
(18293)
(17352)
(17021)
(16338)
(16174)
(15953)
(15935)
(15416)
(15066)
(14789)
(14740)
(12872)
(12628)
(12487)
(11664)
(11561)
(11452)
(11417)
(11416)
(10348)
(10188)
学科
(99866)
经济(99769)
(56847)
管理(56585)
方法(43593)
(42874)
企业(42874)
数学(39264)
数学方法(39027)
中国(29900)
(27857)
(24903)
地方(24559)
(23044)
贸易(23031)
(22396)
业经(20136)
(18933)
农业(18596)
(17230)
银行(17200)
(16844)
(16726)
金融(16724)
(16588)
环境(14517)
(14315)
技术(13889)
(13739)
地方经济(13717)
机构
大学(308110)
学院(307355)
(137230)
经济(134549)
管理(116004)
研究(106972)
理学(98816)
理学院(97696)
管理学(96389)
管理学院(95797)
中国(82971)
(65537)
(65464)
科学(62072)
(54713)
(51727)
财经(51478)
中心(49069)
研究所(48927)
(47229)
(46688)
经济学(43956)
业大(42792)
北京(42000)
农业(40516)
(40464)
经济学院(40097)
师范(40090)
财经大学(38077)
(37951)
基金
项目(193304)
科学(152279)
研究(143361)
基金(140318)
(120967)
国家(119939)
科学基金(102095)
社会(92859)
社会科(88273)
社会科学(88251)
(75088)
基金项目(73665)
教育(65925)
(63189)
自然(63073)
自然科(61586)
自然科学(61568)
自然科学基金(60479)
资助(58731)
编号(58120)
成果(48034)
(46641)
(44555)
重点(43656)
课题(40459)
(39838)
国家社会(38754)
教育部(38459)
发展(38126)
(37500)
期刊
(154379)
经济(154379)
研究(96940)
中国(61187)
(49188)
(47715)
学报(44853)
管理(41702)
科学(41440)
(34592)
金融(34592)
大学(34081)
农业(32198)
学学(31902)
教育(31485)
财经(26228)
业经(25986)
技术(25949)
经济研究(25868)
(22532)
问题(21823)
(19980)
(17009)
技术经济(16527)
国际(16483)
商业(15851)
统计(15656)
理论(15552)
世界(14586)
图书(13906)
共检索到473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宗成  陈玉淮  
文章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际面板数据,将研发投入变量引入增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邻省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文章的估计结果显示,不论是全样本,还是分区域,在样本期间,自主研发对区域经济均具有推动作用,但不同经济区域自主研发的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邻省的研发投入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的大小因地区差异而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2001~2012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研发活动及其内外溢出效应同区域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研究抑制了研发内外活动对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的影响;应用研究能直接推动创新产出增长,但却降低了其他两类研发活动对区域创新产出的贡献,也未能较好地利用研发外部的创新影响因素;试验发展较好地推动我国现阶段的区域创新,能直接促进区域创新产出,也能提升其他两类研发活动对区域创新增长的边际贡献,但未能提升外部创新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选取1995—2006年间的统计数据,对外资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研发活动存在溢出效应,但小于挤出效应,也小于内资研发的影响。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外资研发机构密集地也是溢出效应明显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与长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总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而长期内只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短期、长期逆向技术溢出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吴齐  
文章选取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行业集中度概念,基于多种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测算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产值、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区域内溢出、区域间溢出及空间总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呈现轻度集聚态势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拟合最优;不同因素对于碳排放总量的各种溢出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云  史本山  
文章采用地区层面数据,对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FDI的进入东道国并非主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因素相结合的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喜仓  潘志昂  
笔者利用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结合改进的roMer-Jones型知识生产函数,对我国省际知识的溢出效应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r&D人员、知识存量以及国外技术引进对新知识的生产具有正向贡献率,各因素贡献程度不一,其中知识存量的平均贡献率最大(0.460)。我国省际新知识的生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地区的新知识生产平均每增长1%,本地区新知识生产将平均增加0.469%。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当今跨国公司控制着90%的国际先进技术,其研发投资活动显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但对东道国技术进步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和“工资溢出”在我国都有所表现,但发挥作用的条件在变化,所以我国现行的鼓励政策有明显的局限性,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进行政策性调整,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充分利用“溢出效应”,防止“挤出效应”,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成长,加快我国知识性经济的步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震  丛林  
本文利用29个工业细分行业2005~201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来源跨国公司的研发资本与研发人员投入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总体促进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港澳台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正向溢出显著,其他外资企业研发人员投入的正向溢出显著;17个行业受到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显著影响,5个行业受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多重影响;跨国公司研发人员投入大多表现为正向溢出,这与跨国公司研发经费投入正负向影响各半的情况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傅强  张颖  
本文利用银行业、保险、房地产、证券、全指金融的板块数据,探讨了国内不同性质金融机构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全样本的总溢出指数与房地产、金融政策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板块间的净溢出指数显示,银行业板块存在对保险、房地产、证券板块的单向的正的溢出效应。而房地产板块对保险、证券板块的净溢出指数也基本为正。因此,银行业、房地产板块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举足轻重,从两者入手进而控制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是合理且可行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明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也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不断增加,流通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比较大的行业。本文选取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借鉴C-D和L-P模型的基础上,测算我国流通业OFDI是否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OFDI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逆向溢出促进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规模都有助于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明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政府也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不断增加,流通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比较大的行业。本文选取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借鉴C-D和L-P模型的基础上,测算我国流通业OFDI是否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OFDI存在逆向溢出效应,并且这种逆向溢出促进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规模都有助于OFDI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健  陈丽珍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占明  陈子豪  马健洪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上对东道国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测算FDI技术溢出的核心指标,构造2003-2016年工业分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的面板数据以分析FDI在我国实际产生的技术溢出影响,并从市场势力视角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的工业行业增长具有显著为负的前向溢出效应,即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降低下游行业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推移,FDI将对净产出产生更显著且更强的负前向溢出效应。外资的卖方市场势力增强阻碍其向下游行业产生可能的正向技术溢出,并内生地产生选择性,最终对下游行业整体的增长产生更强的负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我国进一步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