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5)
- 2023(14843)
- 2022(12906)
- 2021(12137)
- 2020(10308)
- 2019(23991)
- 2018(24208)
- 2017(46903)
- 2016(25714)
- 2015(29251)
- 2014(29458)
- 2013(29227)
- 2012(27120)
- 2011(24372)
- 2010(24652)
- 2009(22977)
- 2008(22604)
- 2007(20334)
- 2006(18143)
- 2005(16039)
- 学科
- 济(99012)
- 经济(98872)
- 管理(77727)
- 业(70438)
- 企(58517)
- 企业(58517)
- 方法(43029)
- 数学(36642)
- 数学方法(36234)
- 中国(29220)
- 财(28867)
- 农(28273)
- 制(24219)
- 业经(23069)
- 地方(21206)
- 学(20028)
- 贸(19701)
- 贸易(19688)
- 易(19164)
- 农业(18186)
- 银(17783)
- 银行(17738)
- 务(17367)
- 财务(17286)
- 财务管理(17250)
- 理论(17091)
- 融(16898)
- 金融(16894)
- 行(16891)
- 和(16742)
- 机构
- 大学(366106)
- 学院(363388)
- 济(144456)
- 管理(141864)
- 经济(141005)
- 研究(121514)
- 理学(121351)
- 理学院(119987)
- 管理学(118075)
- 管理学院(117414)
- 中国(92714)
- 京(79631)
- 科学(72918)
- 财(71942)
- 所(60653)
- 财经(55879)
- 农(55651)
- 中心(55176)
- 江(54585)
- 研究所(54495)
- 业大(51971)
- 北京(51094)
- 经(50474)
- 范(48596)
- 师范(48212)
- 州(44438)
- 院(44306)
- 农业(43362)
- 经济学(42981)
- 财经大学(41336)
- 基金
- 项目(238361)
- 科学(186182)
- 研究(179288)
- 基金(170504)
- 家(147118)
- 国家(145879)
- 科学基金(124593)
- 社会(110774)
- 社会科(104759)
- 社会科学(104733)
- 省(92671)
- 基金项目(90966)
- 教育(82643)
- 自然(79720)
- 划(78244)
- 自然科(77716)
- 自然科学(77695)
- 自然科学基金(76270)
- 编号(75425)
- 资助(69782)
- 成果(62901)
- 部(53225)
- 重点(53102)
- 课题(52114)
- 发(50692)
- 创(49147)
- 制(46492)
- 项目编号(46264)
- 创新(45855)
- 教育部(45742)
- 期刊
- 济(165951)
- 经济(165951)
- 研究(113653)
- 中国(73788)
- 财(55813)
- 学报(54084)
- 管理(53371)
- 农(51092)
- 科学(49613)
- 教育(45412)
- 大学(41502)
- 学学(38350)
- 农业(35157)
- 融(34621)
- 金融(34621)
- 技术(32291)
- 财经(27140)
- 业经(26751)
- 经济研究(25125)
- 经(23130)
- 问题(22605)
- 图书(21162)
- 理论(18759)
- 贸(18224)
- 业(17616)
- 实践(17144)
- 践(17144)
- 现代(16988)
- 技术经济(16978)
- 科技(16675)
共检索到552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子翔
本文以横跨京冀两地的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建设为例,以省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设计省际(跨界)基础设施成本分摊机制,以期能够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以经济的内在联系促进区际基础设施联合共建,构筑跨区域大交通网络。同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测算各区域基础设施对本地区经济的外部性弹性系数,以此系数为权重进行成本横向分摊,实现基础设施共建中的省际纳什均衡。并据此提出建议:在大都市地区建立常态化的"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高层领导会议,执行都市圈发展规划,探讨各城市之间重大民生项目的对接;以省际纳什均衡为参考依据,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转移、环境保护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安文 胡明哲 乔宇炳
现有共建成本及维护费用分摊方式的公平性、合理性不足,成为制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基于联盟博弈成本分摊法,将共建共享时的投资节约看作联盟效用的增加构造博弈模型,并运用夏普利值进行分配求解;同时,引入单位通信量的维护费用作为度量指标,通过构造负值法实现了收益与成本的转换。研究发现联盟博弈实现了共同效用最大化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统一,夏普利值法的分摊结果有效地解决了运营商个体情况和主观效用评价的差异,较好地体现了该分摊方式的科学性、公平性及合理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然面临资金缺口大、沿线国家参与热情不高、合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集体行动理论指导下,通过将成本分摊机制引入各国博弈模型,分析证明成本分摊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搭便车"问题,促进各国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在此理论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部弹性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分摊机制的构想,以明确各国责任,共担建设成本,促进区域合作共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文
文章从临空经济的增长极作用以及区域空间再结构效应出发,讨论了临空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经济互动的耦合作用机理,并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对北京南部临空经济区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对接的促成机制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等给出框架性建议,以寻求对京冀区域合作关系新的理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田
本文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法,对中国1952~2006年间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显著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工业发展,但经济增长并非公路投资增加的原因。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布和础鲁 陈玲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逻辑和方法不同,新基建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创新的生态特征与跨界融合诉求。因此,以往针对特定产业、技术及地理范围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体系应该向注重多部门融合发展、强化基础科学研究、引入更多市场主体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转变。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基建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近年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和制度,结合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对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设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骤及其动力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并重点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动力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传浩 谭君印 李益 赵柄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规模-技术"的减排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GS2SLS和逐步回归法,探析"新基建"与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新基建能够显著降低工业污染排放,且信息、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信息基础设施完全通过工业规模扩张和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3)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不仅通过工业技术进步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还能直接抑制工业污染排放,不过工业技术进步效应对直接减排效应具有减速作用。基于此,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加快新旧基建融合创新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子红 谢霄亭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量的不断增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城乡二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以制度外供给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伟增 牛冬晓 万广华
本文从城市间互动的角度首次系统地归纳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分工效应、趋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接着,论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指数的提升,其影响为总体结构变化的3.75%~4.84%。第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时,分工效应起主导作用,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促进产业结构指数较高城市的指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产业结构指数较低城市的指数发生下降;(2)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既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又存在发展水平差异时,趋同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似化;(3)受到转型期“结构性减速”现象的影响,产业结构指数较高的城市向产业结构指数较低的城市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第三,高铁连通使得城市间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度显著下降,合作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相互引用数量显著增加,验证了高铁连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素英 杨娱
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存在着政治、市场、金融、建设、运营、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以RC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采用PPP模式融资的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得出高风险和其他风险,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PPP模式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
PPP模式 层次分析法 项目融资风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丹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充分竞争市场下的多阶段博弈模型,从成本分摊机制角度探究了如何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模型扩展与求解,获得成本分摊后的帕累托改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企业和学研方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成本分摊协商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下的成本分摊形成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各方收益,并使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帕累托改善路径,其中,各方获得的收益增量与耐心程度的对比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本分摊 帕累托最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文武
本文从公共物品的性质、分类等基本理论出发,对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可能性、内在依据及条件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公共物品供给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提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改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是解决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必由之路,并围绕基础设施阐述适合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的几种项目融资方式。同时,本文以绍兴市的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为例,分析了绍兴市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做法,并从绍兴市的市场化实践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从政策上和措施上对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完善我国公共物品供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市场化 供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级政府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供给主体,由于其供给动力和能力不足,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上存在不作为现象和投机行为,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进一步提升。采用扎根理论,以河南省商水县和江西省安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提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上级规划引领可以激发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动力,资源要素整合可以提升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县级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各环节采取合适的行为策略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柴盈
中国封建时期灌溉设施建设绩效辉煌,其中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灌溉设施建设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波动的阶段,产生了集权型、自治型和混合型三种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分别保证了与其相适应的灌溉设施建设绩效和灌溉绩效。本文采用以"灌溉设施的物质属性——参与者特质——制度环境"为三个权变因素的制度分析框架对这三种制度安排的产生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取决于权变因素之间互相匹配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