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2)
- 2023(13003)
- 2022(11135)
- 2021(10107)
- 2020(8554)
- 2019(19528)
- 2018(19308)
- 2017(37552)
- 2016(20444)
- 2015(23329)
- 2014(23674)
- 2013(23885)
- 2012(23148)
- 2011(21433)
- 2010(22022)
- 2009(20855)
- 2008(20732)
- 2007(18860)
- 2006(17072)
- 2005(16038)
- 学科
- 济(109879)
- 经济(109778)
- 管理(53099)
- 业(50744)
- 方法(39127)
- 企(37407)
- 企业(37407)
- 数学(34567)
- 数学方法(34325)
- 中国(31695)
- 地方(29193)
- 农(27822)
- 业经(21438)
- 财(21078)
- 学(21055)
- 制(19377)
- 农业(18792)
- 贸(18274)
- 贸易(18258)
- 易(17572)
- 银(17498)
- 银行(17468)
- 地方经济(17332)
- 融(17041)
- 金融(17039)
- 行(16938)
- 环境(15683)
- 发(14910)
- 和(14484)
- 体(12948)
- 机构
- 大学(313180)
- 学院(312968)
- 济(140638)
- 经济(137696)
- 研究(116760)
- 管理(112447)
- 理学(94508)
- 理学院(93279)
- 管理学(91855)
- 管理学院(91241)
- 中国(89529)
- 科学(69708)
- 京(68178)
- 财(64312)
- 所(61420)
- 研究所(55159)
- 农(53579)
- 中心(51856)
- 财经(49993)
- 江(49364)
- 经(44999)
- 经济学(44612)
- 北京(44228)
- 业大(43647)
- 范(43209)
- 师范(42830)
- 农业(41952)
- 院(41085)
- 经济学院(39993)
- 州(39255)
- 基金
- 项目(191919)
- 科学(149698)
- 研究(142301)
- 基金(136617)
- 家(118558)
- 国家(117543)
- 科学基金(98360)
- 社会(90666)
- 社会科(85890)
- 社会科学(85866)
- 省(75434)
- 基金项目(71621)
- 教育(64323)
- 划(63630)
- 自然(60199)
- 自然科(58659)
- 自然科学(58641)
- 编号(58291)
- 自然科学基金(57575)
- 资助(56381)
- 成果(48997)
- 发(48008)
- 重点(44123)
- 部(42756)
- 课题(41410)
- 发展(39083)
- 创(38973)
- 展(38468)
- 国家社会(37361)
- 创新(36686)
- 期刊
- 济(169966)
- 经济(169966)
- 研究(102136)
- 中国(65960)
- 农(50001)
- 财(47936)
- 学报(47123)
- 科学(43874)
- 管理(41850)
- 大学(35046)
- 融(34161)
- 金融(34161)
- 农业(33752)
- 教育(33497)
- 学学(32840)
- 经济研究(27969)
- 技术(27533)
- 业经(26665)
- 财经(25632)
- 问题(22828)
- 经(22243)
- 贸(18549)
- 技术经济(17630)
- 业(17490)
- 国际(16126)
- 统计(15957)
- 商业(15882)
- 世界(15415)
- 理论(15408)
- 经济问题(14450)
共检索到496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宾宾 白雪
交易成本和效率制度的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为其他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政府所提供制度的效率,这是现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硬约束和瓶颈。本文从制度效率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以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据此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秀洁,代合治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差异 综合指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凯 李华 贺曲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也日益凸现。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旅游产业基础的现实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发展水平 省际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明 刘长庚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典型年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拟合关系,并构建中国1978-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方面,政府需要结合地区间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把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立人,张剑平
为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选取若干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如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但人为地选择、确定指标难免存在片面性,或把某些有一定相关程度的指标同时引入,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所考虑的众多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变成某些相互独立、为数较少的综合指标——主成份,以这些综合指标作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新的数值依据,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即代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璐 李成标
选取经济总量、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4个系统共24个区域经济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分析法和KMO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合理有效的。依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类,进而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新 相丽君
文章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2006年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分列第一、二位;由于受到政策的倾斜,西藏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九;贵州的指标数据表明,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贵州享受了大量财政支持,而是财政支持不足,证了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关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对西部地区支持相对不够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实证分析 平衡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超锋 张斌儒
为了能够比较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将影响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因子,分别为收入因子、资本投入因子和对外开放度因子。实证结果表明,中东西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极为不平衡的格局,今后要在投资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更加注重向中西部倾斜。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就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剑平 杨春利 白永平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间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侠民
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我国正处于外源性区域发展到成长期的关键时刻。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要素和环境制约日益严峻等的压力下,创新将成为提升我国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选择路径。
关键词:
外源性区域 路径选择 生命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华 李心
文章结合区域经济的时代内涵,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归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协调4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动态数据分析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评价要素 关联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甄江红,赵明,周瑞平,成舜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 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万敬 何建敏
文章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应用等方面出发来全面地介绍多元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为例,根据江苏省各市2005年的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利用SPSS软件处理的结果来说明上述方法在评价江苏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