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7)
- 2023(11714)
- 2022(10363)
- 2021(9822)
- 2020(8289)
- 2019(19437)
- 2018(19517)
- 2017(39006)
- 2016(20933)
- 2015(23584)
- 2014(23620)
- 2013(23598)
- 2012(21755)
- 2011(19537)
- 2010(19622)
- 2009(18025)
- 2008(17382)
- 2007(15131)
- 2006(13449)
- 2005(11848)
- 学科
- 济(86764)
- 经济(86676)
- 管理(57606)
- 业(55419)
- 企(44014)
- 企业(44014)
- 方法(41666)
- 数学(36846)
- 数学方法(36517)
- 中国(24404)
- 农(23161)
- 财(21632)
- 贸(20234)
- 贸易(20224)
- 易(19761)
- 地方(18047)
- 学(17882)
- 业经(17605)
- 农业(15501)
- 制(15394)
- 银(13330)
- 出(13297)
- 银行(13292)
- 和(13250)
- 环境(13142)
- 技术(12763)
- 行(12722)
- 理论(12656)
- 务(12169)
- 融(12116)
- 机构
- 大学(302019)
- 学院(298762)
- 济(123136)
- 经济(120555)
- 管理(120180)
- 理学(104520)
- 理学院(103356)
- 管理学(101748)
- 管理学院(101217)
- 研究(98693)
- 中国(73238)
- 京(64350)
- 科学(60535)
- 财(57316)
- 所(48983)
- 财经(46359)
- 农(44746)
- 研究所(44528)
- 中心(43980)
- 业大(43463)
- 经(42105)
- 江(42002)
- 北京(40738)
- 范(39350)
- 师范(39029)
- 经济学(37749)
- 院(36006)
- 农业(35173)
- 财经大学(34548)
- 经济学院(34447)
- 基金
- 项目(203915)
- 科学(160621)
- 研究(149612)
- 基金(149186)
- 家(129299)
- 国家(128285)
- 科学基金(110199)
- 社会(94735)
- 社会科(89889)
- 社会科学(89868)
- 基金项目(80288)
- 省(78188)
- 自然(71562)
- 自然科(69854)
- 自然科学(69839)
- 自然科学基金(68577)
- 教育(67931)
- 划(65941)
- 资助(61467)
- 编号(61166)
- 成果(49278)
- 部(45740)
- 重点(45077)
- 发(43431)
- 创(41789)
- 课题(41311)
- 教育部(39286)
- 科研(38996)
- 创新(38969)
- 国家社会(38854)
- 期刊
- 济(131590)
- 经济(131590)
- 研究(91210)
- 中国(50399)
- 学报(45246)
- 管理(43120)
- 科学(42404)
- 财(40760)
- 农(39855)
- 大学(34172)
- 学学(32073)
- 教育(29987)
- 农业(28160)
- 融(24811)
- 金融(24811)
- 技术(24534)
- 财经(21889)
- 经济研究(21718)
- 业经(21414)
- 经(18598)
- 问题(18435)
- 理论(15973)
- 图书(15945)
- 贸(15612)
- 技术经济(14901)
- 实践(14603)
- 践(14603)
- 科技(14039)
- 现代(13860)
- 商业(13792)
共检索到430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辉 查伟华
文章选取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近25年来的出口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出口规模虽然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但是出口增长速度且呈现出"西快东慢"的空间异质特性,出口规模大的省市并不一定具有较快的出口增长速度。通过对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典型省市的产业出口贡献度的测算,进一步发现出口增长空间差异的根源在于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差异、产业转移效应、渐进式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以及出口增长的后发优势等。
关键词:
出口增长 空间差异 驱动因素 形成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辉 查伟华
金融发展既可通过便利的融资环境、高效的国际结算手段和完善的信用体系而利于出口增长,也会因为金融资本流动对商品流动潜在的替代或资源约束而抑制出口扩张。文章立足于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维度,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率、金融相关率和信贷转换率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对外直接投资为控制变量,就1990-2010年上海金融发展对出口增长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张对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不显著,但对出口结构的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金融效率变化对出口增长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增长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叶劲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杨海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出口贸易呈现快速增长、份额逐年提高、结构不断改善、加工贸易比重大、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运用增长率分解的因素分析法测算,发现民营企业替代国有企业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我国农村劳动力充裕的优势,把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其高速增长对贸易的推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的推进作用,并最终推动出口增长贡献主体替代。
关键词:
出口增长 贡献主体替代 增长率分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群
推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增长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西部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物流能力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物流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但并未产生结构效应。从空间联动视角来看,区域物流能力的改善能够带来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协同发展,优化出口贸易格局。因此,应该加快补足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短板,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基于节点城市发挥好物流对出口贸易的空间联动作用。
关键词:
物流能力 出口贸易 西部地区 空间联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刘军
基于我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08年期间的样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出口结构与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出口集中度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出口结构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相应越高。无论是采用经典OLS方法,还是采用控制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专业化导致生产活动的集聚,通过集聚经济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人均产出的提高。本文政策含义在于,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促进地区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集聚经济,这对于扩大出口规模、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华
本文首先基于Hummels和Kenow(2000)建立的贸易增长分解模型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进行了分解,指出该增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勾勒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两条主线——依照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然后,文章利用一个简化的垂直差异产品模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口贸易增长的机理和福利变化,指出了中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贸易增长 贸易增长分解 贸易增长机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关键词:
出口地理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吴润生 杨连星
本文利用2000~2006年的海关数据,从企业出口的扩展和集约边际二元视角来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进行分解与测算。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张贡献的,而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加入WTO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的,而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且呈现短暂性。其次,集约边际中存活率和深化率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间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平均为1.9年,且越是欠发达地区的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越是短暂。最后,提升企业出口关系的存活率和深化率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博
采用我国1983-2006年的年度数据,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出口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不同来源国的FDI对出口绩效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出口扩张,而且提升和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不同来源国的FDI的出口绩效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春 陈瑶 张宗益
出口对经济增长效用的发挥受到许多条件制约,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在地域上呈现分化态势,针对单一省(市)的实证评价更显得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协整VAR模型以省(市)为单位检验了出口贸易和省(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关系以及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并最终为出口贸易在我国各省(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及作用渠道的差异性分布提供解释。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VECM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春祥 吴志力
本文基于1997-2008年我国对25个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等面板数据建立了6个贸易引力模型,筛选出了两国首都(城市)之间贸易平均里程等10个影响贸易流量及出口增长的因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因素对我国出口流量的国别分布以及出口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本文给出了某一年份我国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名义和实际出口增长潜力的测算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朝阳
1985年以来,我国出口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演变成以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商品构成演变的同时,外国直接投资(FDI)也大量流入我国。FDI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FDI 出口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长生 庄佳强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对二战后11个高速增长经济体的出口、消费和产出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对单个经济体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三变量向量自回归估计后发现,这些经济体的三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的因果关系,并没有一般性的规律;而将这些经济体在1978-1996年的三变量进行面板向量自回归并进行因果检验后的结果显示,存在显著的出口和产出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以及消费和产出的双向因果关系。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快速赶超的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应该注意维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既重视出口也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出口 消费 产出 因果检验 面板VAR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将 赖明勇
在考察1980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状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机电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并对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