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6)
2023(19764)
2022(16618)
2021(15418)
2020(12836)
2019(29373)
2018(29247)
2017(56216)
2016(30367)
2015(34156)
2014(34115)
2013(34271)
2012(31903)
2011(28949)
2010(29389)
2009(27613)
2008(27498)
2007(24727)
2006(22490)
2005(20258)
作者
(90026)
(74644)
(74377)
(70252)
(47468)
(35728)
(33738)
(29265)
(28390)
(26978)
(25338)
(25300)
(23927)
(23773)
(22952)
(22794)
(22175)
(21930)
(21454)
(21409)
(18760)
(18537)
(18151)
(17082)
(16767)
(16764)
(16711)
(16694)
(15228)
(14903)
学科
(134979)
经济(134822)
(108522)
管理(95252)
(88135)
企业(88135)
方法(56766)
(52551)
数学(46588)
数学方法(46127)
中国(38884)
业经(38235)
(36888)
农业(34933)
地方(30270)
(28229)
(24512)
贸易(24489)
(24284)
财务(24208)
财务管理(24163)
(23794)
(23745)
技术(22980)
企业财务(22909)
(22081)
(21814)
银行(21772)
理论(21662)
(20944)
机构
学院(445784)
大学(443907)
(184618)
经济(180648)
管理(178676)
理学(152843)
理学院(151226)
管理学(149054)
研究(148821)
管理学院(148216)
中国(116336)
(95390)
科学(88933)
(86953)
(81104)
(74582)
中心(68635)
(68512)
财经(68384)
研究所(66868)
业大(66858)
农业(62053)
(62049)
北京(60677)
(58058)
师范(57573)
(55315)
经济学(54499)
(53401)
财经大学(50233)
基金
项目(290639)
科学(229268)
研究(217152)
基金(209803)
(181117)
国家(179432)
科学基金(154932)
社会(138459)
社会科(130994)
社会科学(130959)
(114552)
基金项目(111043)
教育(98235)
自然(97944)
自然科(95630)
自然科学(95607)
(94805)
自然科学基金(93931)
编号(90135)
资助(85834)
成果(73404)
(64895)
(64489)
重点(64263)
课题(61431)
(61289)
创新(56723)
国家社会(56723)
教育部(55247)
人文(54721)
期刊
(215729)
经济(215729)
研究(134914)
中国(91035)
(79170)
管理(67874)
(66485)
学报(66368)
科学(62741)
农业(53578)
大学(51610)
学学(48464)
教育(48256)
(45780)
金融(45780)
技术(39938)
业经(39652)
财经(33543)
经济研究(32101)
问题(28911)
(28757)
(27482)
图书(24356)
技术经济(23750)
理论(21593)
商业(21112)
现代(21094)
(21043)
(21038)
科技(20717)
共检索到68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平  孙伟仁  
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和发展环境等四个维度选取13项指标,采集2012年的样本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且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省份的平均发展水平最高,之后依次是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这与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格局基本吻合。应从加大财政支持、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教育水平、创新发展方式等方面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晓虹  楼文高  余秀荣  
本文构建了一个由4个方面、37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对省际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排名前5位的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和浙江省;福建省的成长力最强;在30个有效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4个指标是每百万人基金公司数、每万公顷土地金融机构数、每万公顷土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和每万公顷土地保险机构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严立冬  陆金铸  屈志光  
本文结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通过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子系统,最后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得出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指出实际运用该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晔  郭三党  刘斌  胡翠翠  
本文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在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地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为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  郭晓雁  唐衡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期阶段,两大目标层和九大准则层也有明显提高,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北京市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值地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低值地区发展后劲不足。除顺义区处于起步阶段的后期,其他区多处于初中期阶段;3)空间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从零星分布转变为集群分布,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同时出现扩散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异逐年增强;4)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坚守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条底线、高水平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低水平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艳霞  张道宏  
城市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Q型聚类分析法对用主成份分析法求出的各城市综合得分进行最优分割,把样本按城市发展水平总评分值的高低进行分类,并结合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实际,计算出关中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且对陕西关中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本文使用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省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以每年的因子综合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作为topsis综合评价法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出每个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模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来描述各个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省份与理想解的贴近度较大,我国各地区的金融中介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导致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这一结果表明各地区要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需要提高区域内金融中介机构营运能力及大力发展经济金融等外界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林广  
构建包含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融合现代化4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核密度估算法等方式揭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表明:2009~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四大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全国及东、中、西与东北地区的核密度分布位置曲线逐步向右移动。地区内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最大,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地区间东、西部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最大,中、西部之间差异最小。据此,应加强农村顶层规划设计,补齐基础服务供给短板;优化特色产业集群,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农村新业态模式,健全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珺东  李波  
省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但是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有效地对省域经济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灰色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的组合评价方法,选取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5个年度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三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结果。其次,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地区综合排名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平稳、中部发展、西部落后"格局的结论。最后,就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磊  赵娴  
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经济总量的提升,如何对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选取14个指标,以我国3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以及确定权重值,构建了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和最终排名,结论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的特征非常明显;另外,不顾一切追逐经济规模的扩大并非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唯一的途径,城市也可以通过定位于专业型城市,通过提升其他指标上得分以带动整体的上升空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英  任文颖  施鹏程  
文章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由14个指标组成的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序列和截面两个维度,对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996-2011年间,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不断上升之势,2005年以来上升势头更加强劲;在全国31个省市的比较中,江苏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稳居第四位,在K-均值聚类结果中属于服务业较发达地区;但同时,江苏服务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低端化的特征。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淳馨  陈红喜  侯召兰  朱跃钊  
选取我国27个城区,结合城区的独特性,设计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出提升我国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颖  
为判断安徽省各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章参照有关的文献,编制了用于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再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用于系统评价的数学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对安徽省各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予以系统分析,并作出综合排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江,马文汀  
城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到1990年末,我国共有城市467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87个(以下简称地级市)。地级市市区面积26.4万平方公里,人口17988万人,分别占全国的2.8%和15.7%。但其职工人数7127万人,自然科技人员593万人,占全国的50.7%和51.8%;国内生产总值6706亿元,占全国的38%;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8841亿元,实现利税1261亿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娟  文余源  
科学地评价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是各省制定城乡发展优化对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城乡互动发展的内涵构建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分形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2004年城乡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省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