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4)
2023(16618)
2022(14207)
2021(13319)
2020(11021)
2019(25231)
2018(25207)
2017(48053)
2016(26260)
2015(29583)
2014(29415)
2013(29152)
2012(27192)
2011(24807)
2010(25189)
2009(23221)
2008(22656)
2007(20183)
2006(18123)
2005(16303)
作者
(77036)
(63540)
(63314)
(59883)
(40497)
(30609)
(28822)
(24898)
(24114)
(22864)
(21692)
(21438)
(20378)
(20307)
(19634)
(19395)
(18779)
(18718)
(18265)
(18174)
(16013)
(15768)
(15335)
(14492)
(14340)
(14297)
(14191)
(14177)
(12931)
(12659)
学科
(110410)
经济(110304)
管理(77338)
(73947)
(60468)
企业(60468)
方法(44570)
数学(38122)
数学方法(37691)
中国(34238)
(30057)
地方(28663)
业经(25763)
(25045)
技术(22516)
(22447)
(21241)
农业(20312)
(19387)
贸易(19366)
(19308)
银行(19263)
(18720)
(18567)
环境(18031)
(17959)
金融(17957)
(17671)
理论(17614)
(15781)
机构
大学(375438)
学院(374682)
(149719)
管理(147751)
经济(146341)
研究(129381)
理学(126467)
理学院(124976)
管理学(123011)
管理学院(122308)
中国(97792)
(81970)
科学(79890)
(70007)
(65499)
研究所(59222)
(58865)
中心(57998)
(56627)
财经(54863)
业大(53880)
北京(52777)
(52075)
师范(51640)
(49669)
(47405)
(46465)
农业(45676)
经济学(43894)
师范大学(41676)
基金
项目(248805)
科学(195558)
研究(185325)
基金(177215)
(153767)
国家(152429)
科学基金(130507)
社会(115671)
社会科(109532)
社会科学(109505)
(99052)
基金项目(94391)
教育(84815)
自然(83228)
(82962)
自然科(81237)
自然科学(81216)
自然科学基金(79737)
编号(76521)
资助(72187)
成果(62783)
(56862)
重点(55920)
(54468)
(54293)
课题(53857)
创新(50228)
项目编号(46745)
科研(46691)
国家社会(46657)
期刊
(172296)
经济(172296)
研究(115969)
中国(78265)
管理(56596)
学报(55884)
(53572)
科学(53167)
(50712)
教育(48347)
大学(42232)
学学(39249)
农业(37599)
(35869)
金融(35869)
技术(34284)
业经(29657)
经济研究(26888)
财经(26024)
问题(22523)
(22217)
图书(20922)
科技(19801)
(19794)
技术经济(19492)
理论(18749)
商业(17781)
现代(17281)
资源(17144)
实践(17121)
共检索到569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猛基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投入产出的思想,文章构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接着,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排在前5位;部分省份经济总量虽大,但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小节  傅正红  汪秀琼  黄山  
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五类,即规模主导型、规模偏优型、结构偏优型、结构偏弱型、规模偏弱型;在空间分布上,两型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两型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省份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宇鹏  王卫平  
本文认为,企业集群是市场竞争锤炼出来的中小企业合作方式;是产权分立,各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群体;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系统;是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群体;它的形成与地区资源禀赋没有直接关系。文章提出,企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不能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安排;行政区域政府可做的是通过保护产权,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培育社会诚信,支持各种中介组织等措施,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端鸿  陈庆  
自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各省级行政区域迅速做出反馈,相继出台地方"双一流"建设方案。本文通过对"双一流"政策创新扩散以及各地政府的执行行为研究认为,提高教育政策在地方创新扩散的效率需要:1.重视强制机制在教育政策创新扩散中起到的关键作用;2.学习机制与竞争机制联动,为教育的创新扩散提供动力;3.推行重大教育政策应适度下放权力,为其提供政策创新的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连举  肖玉贤  刘经涛  崔然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猛  王一涛  
我国高校在省级区域的分布并不均衡,东部和中部各省区高校数量超过西部。通过研究发现,各省人口数量和各省高校分布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省土地面积、各省人均GDP和各省高校数量不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各省人均GDP和"每千万人口拥有的高校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各省211高校、985高校以及大学排行榜中前200强高校数量的差异远远大于各省高校总数的差异;民办高校的大规模兴起提高了我国高校区域分布在量上的均衡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晏宗新  
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使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但是,在这种表层变革的范围内,市场化只起到破的作用,其中立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流通改革的要求,我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忠  郭宁宁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要手段。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扩散情形,深入分析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四种扩散机制。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实施意见,从而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从制度理念到实践层面的真正落地。通过分析,建议结合省域特点,提升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扩散的力度,切实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落地,同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行政指令机制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曲然  王晶  单丹  李雪灵  
文章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含义着手,分析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从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支撑环境三个层次构建区域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收集11个省、市2006年~2010年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综合排名,并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顾裕玲  钱俊  
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区域和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主体联结方式演化特征;基于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内涵,描述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设计了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服务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平台组织结构;设计了平台运行机制。期望为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及其区域创新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  陈晓  
"省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应对深化和推广省管县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由于在省管县体制的实施中,不同区域主体的受益或受损并不相同,还需要差别化评价。基于此,从县、设区市、省三个层面重点考察"省管县"体制对经济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区际统筹发展能力和财政利用针对性,客观上刺激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增长质量、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区际协调等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贯彻省管县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城市实施针对性举措。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套  王英俭  程艳  
构建了区域政府创新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采用动态VIKOR法对其进行了测算,并对创新治理能力及其构成各维度与创新驱动发展分别构建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论表明: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发展不平衡且具有较大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创新治理能力较强的区域在中国地图中呈"T"型分布,尤以"T"字一横的九个区域为最强,均为沿海地区;创新治理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多个维度对创新驱动发展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建设平台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未得到证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鹏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动力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该系统中的不同城市或区域依据各自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用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创新模式,其创新功能定位也不尽相同。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根据不同行政区域的自身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好各种创新子系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雪  吴福象  竺李乐  
基于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水平、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全国样本中,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说明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省份之间的知识溢出都是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知识溢出的创新促进作用。分样本中,一方面,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其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效应却不明显。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却不存在。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在推进互联网发展时,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禀赋条件实行差异化的互联网创新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