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9)
- 2023(16878)
- 2022(14608)
- 2021(13612)
- 2020(11519)
- 2019(26524)
- 2018(26495)
- 2017(51138)
- 2016(27796)
- 2015(31545)
- 2014(31452)
- 2013(30720)
- 2012(28336)
- 2011(25445)
- 2010(25398)
- 2009(23203)
- 2008(22388)
- 2007(19599)
- 2006(17262)
- 2005(14906)
- 学科
- 济(108166)
- 经济(108038)
- 管理(78945)
- 业(72314)
- 企(59124)
- 企业(59124)
- 方法(51769)
- 数学(45372)
- 数学方法(44724)
- 中国(30012)
- 农(29141)
- 财(27792)
- 学(25533)
- 业经(22933)
- 地方(21570)
- 制(21437)
- 贸(19715)
- 贸易(19706)
- 易(19141)
- 农业(19089)
- 环境(18416)
- 理论(18245)
- 银(17374)
- 银行(17311)
- 和(17173)
- 务(16977)
- 财务(16893)
- 财务管理(16849)
- 技术(16603)
- 行(16534)
- 机构
- 大学(396537)
- 学院(393918)
- 管理(152983)
- 济(152907)
- 经济(149477)
- 理学(132805)
- 研究(132757)
- 理学院(131273)
- 管理学(128628)
- 管理学院(127941)
- 中国(98097)
- 科学(85411)
- 京(85083)
- 财(71265)
- 农(68375)
- 所(67134)
- 业大(62616)
- 研究所(61437)
- 中心(60041)
- 财经(57407)
- 江(57167)
- 农业(54140)
- 北京(53284)
- 经(52175)
- 范(51936)
- 师范(51303)
- 院(49205)
- 州(46018)
- 经济学(45891)
- 技术(43101)
- 基金
- 项目(273986)
- 科学(214292)
- 基金(198384)
- 研究(195497)
- 家(175042)
- 国家(173683)
- 科学基金(148080)
- 社会(121482)
- 社会科(115052)
- 社会科学(115020)
- 省(107559)
- 基金项目(105151)
- 自然(98863)
- 自然科(96579)
- 自然科学(96550)
- 自然科学基金(94771)
- 划(91262)
- 教育(90628)
- 资助(82388)
- 编号(79438)
- 成果(63911)
- 重点(61729)
- 部(59872)
- 发(57981)
- 创(56408)
- 课题(55257)
- 科研(53227)
- 创新(52774)
- 计划(51041)
- 教育部(50692)
- 期刊
- 济(162799)
- 经济(162799)
- 研究(113339)
- 中国(73378)
- 学报(68132)
- 农(60886)
- 科学(60689)
- 管理(56092)
- 财(52731)
- 大学(51078)
- 学学(48262)
- 教育(43884)
- 农业(42187)
- 技术(34753)
- 融(31234)
- 金融(31234)
- 业经(27218)
- 财经(27176)
- 经济研究(26269)
- 经(23216)
- 问题(21909)
- 业(21138)
- 图书(20269)
- 科技(19252)
- 版(19159)
- 统计(18714)
- 理论(18673)
- 技术经济(18496)
- 业大(17818)
- 商业(17109)
共检索到568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军锋 贺姝峒 李淑文 张墨
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是中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并且,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存在区域差异,研究二者协同性及空间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ESDA-GWR模型及聚类分析,研究了2009—2013年中国30个省份CO_2排放和SO_2排放协同性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SO_2排放量与CO_2排放量、人均CO_2排放量、CO_2排放强度存在正向协同性;SO_2排放强度与人均CO_2排放量和CO_2排放强度存在正向协同性,与CO_2排放量存在负向协同性;且这种协同性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基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军锋 贺姝峒 李淑文 张墨
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是中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面临的两大重要任务,并且,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存在区域差异,研究二者协同性及空间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ESDA-GWR模型及聚类分析,研究了2009—2013年中国30个省份CO_2排放和SO_2排放协同性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SO_2排放量与CO_2排放量、人均CO_2排放量、CO_2排放强度存在正向协同性;SO_2排放强度与人均CO_2排放量和CO_2排放强度存在正向协同性,与CO_2排放量存在负向协同性;且这种协同性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文章提出要因地制宜分地区、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开展协同减排工作,以确保协同减排政策措施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并积极探索跨区域的协同减排合作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婕 罗宏 吕连宏 赵娟 王晓
摸清我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关系,对制定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2010年省际和行业面板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SO_2和CO_2的排放特征及二者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O_2、CO_2排放总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相似;S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西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CO_2排放总量地区排放特征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远高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绝大部分的SO_2和CO_2排放量来自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
关键词:
SO_2 CO_2 排放特征 关联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佳佳 孙星 张牧吟 蒋平 朱韵 高烁
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的研究对于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余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协同效应的研究,包括政策分析、模型应用、案例讨论等,形成了丰富的协同效应理论,为能源和环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文章对近年来国际层面和中国层面的协同效应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力图反映协同效应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现阶段最新研究的特点,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协同效应 综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贵阳 白卫国 朱守先
国家和省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在城市层面落实,需要以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为基础。城市由于间接排放较多,故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与省级清单编制方法有所不同。考虑到中国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需要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实现功能对接。构建了中国城市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拆分方法,把城市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排放拆分为省际和省内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理论上便可以实现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的对接,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为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应用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春霞 吕耀 谢高地 丁贤忠 安凯 陈文辉
文中试图以不同施氮处理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差异性为依据 ,为精准施肥提供环境方面的信息。通过实验观测 ,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条件下 ,稻田温室气体CH4和N2 O日排放的差异性。施氮量不同的小区 ,CH4排放强度有很大差异 ,最大差值为 1 5 8mg·m- 2 h- 1 ,CH4排放强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 (R =0 88)。甲烷排放的日变化幅度也较大 ,在 1~ 6 6倍左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 ,N2 O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排放通量逐渐减少。如果以观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 ,同时考虑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 ,施氮量为 2 70kg·hm- 2 时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实...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精准施肥 稻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李媛媛
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前提。在界定三重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人口、资本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利用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我国283个地级市三重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分别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三重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力。研究发现,我国地级市尺度的三重城镇化协调度整体有所提升,但不同地区差异明显,且存在空间相关性;在影响三重城镇化协调度的各类因素中,内部驱动力占主导地位,外部驱动力的影响较弱,人口-资本城镇化和资本-土地城镇化协调是促使三重城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 李美琦
在考虑空间异质性和缩小研究区域细化研究尺度的基础上,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方法证明1980-2015年广东省各地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角度看,广东省各地市收入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高收入集群与低-低收入集群距离较远,多年来变化不大;高收入群对低收入群有一定影响,对低收入集群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得出结论,全球化、市场化、区位、地方分权是导致广东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单一变量GWR中,1995-2015年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对广东省收入水平作用效果呈"倒U型",城镇化作用加剧了地区收入差距;在多变量GWR中,市场化和地方分权的"倒U型"变化趋势有所弱化,城镇化水平却表现出了"U型"变化趋势,且影响区域收入水平的效果被强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昊 李美琦
在考虑空间异质性和缩小研究区域细化研究尺度的基础上,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方法证明1980-2015年广东省各地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角度看,广东省各地市收入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高收入集群与低-低收入集群距离较远,多年来变化不大;高收入群对低收入群有一定影响,对低收入集群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得出结论,全球化、市场化、区位、地方分权是导致广东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单一变量GWR中,1995-2015年市场化和地方分权对广东省收入水平作用效果呈"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丽霞 杨桂山 姚士谋 苑韶峰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单产的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75%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粮食单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域粮食生产重心发生移动,由传统的"东部为主"逐渐"北上西进",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集中;不同区域粮食单产的驱动因素呈现为一种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两个时间断面中差异最大,1999年回归系数全为正值,而在2006—2008年出现负值,这表明部分地区化肥对粮食单产的边际效应已经达到递减阶段。因此,应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当前粮食单产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薛冰
近年来,协同效应逐渐成为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政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主要方法学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将"协同效应"描述为因实施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如提高能效、燃料转换、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产生的共同衍生利益,例如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提升能源供应安全、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燃料成本等。在IPCC随后的第四次和第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薛冰
近年来,协同效应逐渐成为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政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主要方法学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将"协同效应"描述为因实施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如提高能效、燃料转换、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产生的共同衍生利益,例如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提升能源供应安全、促进技术创新、降低燃料成本等。在IPCC随后的第四次和第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马喜立
本文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构建了动态CGE模型,进而根据此模型系统量化研究硫排放权交易与硫税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实现该目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前提下对宏观经济影响最小的政策措施为上述两种市场机制的组合。具体措施为,在销售环节对化石能源征收硫税,在生产环节对SO2排放量居前10位的产业实行排放权交易机制。
关键词:
大气污染治理 排放权交易 硫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保留 罗宏 薛婕
通过近十余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从年际变化特征、行业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三个角度,对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随时间推移基本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行业、黑色金属冶炼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且行业集中度均超过60%;污染物排放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其中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为重要控制地区。对"十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内的污染控制政策效果分析表明,大气污染物政策目标基本实现,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控制。而为了进一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需针对污染物基本的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特征 政策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金亭 赵玉丹 田扬戈 何青青 庄艳华 彭韵羲 洪松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_2、NO_X、PM_(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_2、PM_(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_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_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_X、VOCs、PM_(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