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4)
2023(6102)
2022(5447)
2021(5227)
2020(4486)
2019(10451)
2018(10461)
2017(21174)
2016(11813)
2015(13453)
2014(13618)
2013(13420)
2012(12673)
2011(11610)
2010(12030)
2009(11657)
2008(11430)
2007(10439)
2006(9649)
2005(8725)
作者
(33313)
(27332)
(27118)
(26272)
(17536)
(12917)
(12618)
(10702)
(10438)
(10205)
(9132)
(9025)
(8745)
(8728)
(8628)
(8500)
(8316)
(8026)
(8005)
(7926)
(7116)
(6774)
(6754)
(6311)
(6308)
(6239)
(6199)
(6162)
(5679)
(5430)
学科
(45119)
经济(45065)
管理(36433)
(31499)
(24911)
企业(24911)
方法(19580)
数学(17879)
数学方法(17620)
中国(15917)
(15443)
(14095)
(12237)
(10179)
(9737)
银行(9734)
(9693)
贸易(9682)
(9495)
(9381)
地方(8845)
业经(8832)
农业(8537)
及其(7793)
(7731)
金融(7731)
(7711)
理论(7570)
税收(7423)
(7373)
机构
学院(169414)
大学(167804)
(72655)
经济(70923)
管理(66066)
研究(56757)
理学(55565)
理学院(55017)
管理学(54267)
管理学院(53925)
中国(45897)
(39531)
(35705)
科学(31587)
财经(29466)
(28563)
(26812)
(26565)
中心(26332)
研究所(25177)
(23603)
北京(23319)
经济学(21782)
(21536)
财经大学(21436)
师范(21396)
(21194)
业大(20989)
(20604)
经济学院(19631)
基金
项目(101052)
研究(79303)
科学(78983)
基金(70765)
(59652)
国家(59150)
科学基金(50081)
社会(48639)
社会科(46123)
社会科学(46105)
(39978)
教育(37250)
基金项目(36277)
编号(33852)
(33542)
资助(30600)
自然(30125)
自然科(29361)
成果(29352)
自然科学(29351)
自然科学基金(28782)
课题(24574)
(23479)
重点(22599)
(22203)
(20805)
(20558)
项目编号(20544)
教育部(20217)
(19826)
期刊
(85303)
经济(85303)
研究(57021)
中国(35298)
(29522)
管理(24759)
教育(21997)
(21415)
(21191)
金融(21191)
学报(19799)
科学(19610)
技术(16158)
大学(16024)
学学(14769)
农业(14612)
财经(14534)
经济研究(14034)
业经(14026)
(12461)
问题(11614)
(10494)
理论(9287)
统计(9149)
技术经济(9005)
国际(8795)
(8312)
实践(8309)
(8309)
商业(8189)
共检索到268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华  刘娣  苏娇妮  
随着各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学界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日趋增多,地方人才吸引力水平的评价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吸引力评价并未区分客观吸引力与政策吸引力,而是着重于对总体吸引力进行评价,这就不利于对政策设计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推动政策改进。本文以省级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政策吸引力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量出客观吸引力与政策的绝对吸引力,进而将各省级政府政策的绝对吸引力与客观吸引力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相对吸引力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良好的政策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客观吸引力的不足,客观发展状况较差的省份如果要吸引高层次人才,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良好的引才政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华  刘娣  苏娇妮  
随着各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学界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日趋增多,地方人才吸引力水平的评价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吸引力评价并未区分客观吸引力与政策吸引力,而是着重于对总体吸引力进行评价,这就不利于对政策设计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推动政策改进。本文以省级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政策吸引力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量出客观吸引力与政策的绝对吸引力,进而将各省级政府政策的绝对吸引力与客观吸引力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相对吸引力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宇  鞠逸飞  段雨欣  
本研究以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政策为例,从政策目标出发,在人才成长、学术成果等维度上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描述性统计、断点回归等方法,探究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即使获得了政府支持,省级高层次人才也很难成长为国家级人才,而青年学者是其中潜力最大的群体;从实证分析结果看,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不能显著促进其创新成果产出;而地方政府是否应该继续维持对少数高层次人才的高强度支持以及如何破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制约因素可能是未来人才工作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娄伟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体系的构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激励理论出发,探讨相关政策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国君  韦伟光  
各地在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中存在明显的趋同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使政策能够有效发挥社会效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伟  范惠明  
本文基于浙粤苏鄂四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现实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浙江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才政策良性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光  黄惬  
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例,基于两省相关政策文本,从人才界定、领域范围、资金支持、生活保障、激励措施和后期培养等方面对比分析东西部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共性和差异,为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确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翌钦  曾坚朋  仲亮  
强劲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深圳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重视,但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全球人才竞争格局,目前深圳面临外籍人才吸引力弱、引才主体和渠道单一、评价机制不尽合理、认定标准过于局限、企业引才激励不足等困境。应当积极借鉴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全球先进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优化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打造配套"软环境";发挥政府、市场双重引才作用,突出产业界、学术界引才主体地位;强化用人主体自主权,重构"能力+业绩"分类评价体系;设置具有深圳特色的认定标准体系;增加企业引才补贴,加大人才引进激励,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不断提供源头活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一丁  
新建本科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对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通荣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也需要关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高校在输出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想实现自身良好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一流高校更需要一流教师作为支撑,需要学识渊博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促进其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趋势,高等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毕节市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基于毕节市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睿心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成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尽管我国在提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战略后,我国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际行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带来阻碍。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提供服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冬清  
在人才市场缺陷与信息失灵的背景下,环境、资源与组织等各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使得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活动风险剧增。大学应对引进风险进行剖析、识别、分类与治理,要重新审视岗位招聘,控制流动率指标,制定层级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继任计划并重视道德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改善引进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成长为精明的买主,从而产出有助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纳才效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子平  
文章基于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三个维度,建立了上海人才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上海城市吸引力的调查数据,运用AHP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影响上海人才吸引力的各种外部因素及其重要性,为"十二五"时期上海人才政策思路调整和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柳英  
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需要企业的决策者能够正确地评价细分市场吸引力和选择目标市场。文章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案例探讨了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和选择目标市场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本红  陶友青  邓瑾  
一、基于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一)胜任力的内涵与分类胜任力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为高校如何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了全新的依据。一般认为,胜任力是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