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5)
- 2023(12737)
- 2022(11227)
- 2021(10821)
- 2020(9137)
- 2019(21206)
- 2018(21310)
- 2017(42343)
- 2016(23046)
- 2015(26020)
- 2014(26262)
- 2013(25820)
- 2012(24000)
- 2011(21733)
- 2010(21897)
- 2009(20239)
- 2008(20090)
- 2007(17805)
- 2006(15979)
- 2005(14238)
- 学科
- 济(92395)
- 经济(92291)
- 管理(70433)
- 业(64935)
- 企(53843)
- 企业(53843)
- 方法(41715)
- 数学(36564)
- 数学方法(36125)
- 财(26402)
- 中国(25978)
- 农(24717)
- 制(19275)
- 业经(19070)
- 学(18294)
- 贸(17298)
- 贸易(17289)
- 易(16859)
- 务(16830)
- 地方(16772)
- 财务(16760)
- 财务管理(16725)
- 银(16201)
- 银行(16165)
- 农业(15912)
- 企业财务(15871)
- 行(15392)
- 策(14648)
- 理论(14622)
- 和(14226)
- 机构
- 大学(328720)
- 学院(327298)
- 济(132185)
- 管理(131672)
- 经济(129153)
- 理学(113244)
- 理学院(112051)
- 管理学(110234)
- 管理学院(109636)
- 研究(107245)
- 中国(82625)
- 京(70356)
- 财(65146)
- 科学(64279)
- 所(53441)
- 财经(51409)
- 中心(48962)
- 农(48199)
- 研究所(48084)
- 江(47868)
- 经(46637)
- 业大(46318)
- 北京(45188)
- 范(42547)
- 师范(42220)
- 经济学(39274)
- 州(38929)
- 院(38926)
- 财经大学(38213)
- 农业(37728)
- 基金
- 项目(215360)
- 科学(169220)
- 研究(160753)
- 基金(155891)
- 家(133924)
- 国家(132778)
- 科学基金(114335)
- 社会(99822)
- 社会科(94527)
- 社会科学(94504)
- 省(82801)
- 基金项目(82738)
- 自然(74264)
- 教育(74154)
- 自然科(72460)
- 自然科学(72445)
- 自然科学基金(71119)
- 划(69930)
- 编号(67144)
- 资助(65532)
- 成果(55841)
- 部(48470)
- 重点(47324)
- 课题(45694)
- 发(45025)
- 创(43933)
- 教育部(41777)
- 项目编号(41677)
- 人文(40964)
- 创新(40893)
- 期刊
- 济(146825)
- 经济(146825)
- 研究(101869)
- 中国(60245)
- 财(48972)
- 管理(48848)
- 学报(47352)
- 科学(44008)
- 农(43333)
- 教育(36786)
- 大学(36503)
- 学学(34210)
- 融(33083)
- 金融(33083)
- 农业(30178)
- 技术(27800)
- 财经(24901)
- 业经(24148)
- 经济研究(23729)
- 经(21126)
- 问题(19532)
- 理论(18055)
- 图书(17228)
- 实践(16542)
- 践(16542)
- 技术经济(15780)
- 现代(15417)
- 贸(15284)
- 商业(14662)
- 科技(14641)
共检索到48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桐
文章构建面板SVAR模型,运用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首先对财政政策影响各省房价的差异效应进行分组检验,得到4组不同效果类别,并且发现各组之间差异明显,且这种差异与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并不一致。然后继续考察组内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发现货币供给量对各省房价基本均起到促进作用,贷款利率对中东部省份基本表现为负向作用。最后比较各项政策对房价波动的贡献程度发现:第1、2、4组的房价波动主要来源于货币政策,并且相比货币供给工具,贷款利率工具对房价波动影响更灵敏;第3组财政政策冲击对房价贡献较高。以上研究结果为推进房价政策调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在"股灾"发生一周年之际,许多有识之士发表了不同角度的反思观点,很有见地,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例如,有学者认为2015年"股灾"政府救市偏离了市场化的观点就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去年"股灾"救市是我国政府真正发挥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政府宏观调控资本市场的历史起点。过去政府对资本市场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微观直接的行政管制代替市场发挥作用而不是宏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平
针对高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尽管调控力度越来越大,但房价依然持续攀升。本文通过对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特点和效果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宏观调控失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房价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司登奎 葛新宇 曾涛 李小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住房抵押借款摩擦和银行贷款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异质性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银行风险溢价及杠杆率显著上升,进而加剧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为降低房价波动及维护金融稳定,选取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金融管理部门应选取贷款价值比政策,且应对房贷积极调控,而对房价进行中性调控。在最终产品部门生产率冲击、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及跨期偏好冲击下,应选取资本充足率政策,但对房贷和房价调控力度的把握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厘清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传导机制,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如何选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稳定房价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国内外经济增长、劳动成本、资本市场收益率当中某一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受制于其它变量。与国内因素相比较,国际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长期趋势的影响更大。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变动相比较,外商更加重视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另外,只有当经济系统失衡较小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才会在短期内对系统失衡做出显著反应。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把握时机,尽量避免经济系统出现较大偏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汇率 门限效应 半衰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俊培 毛飞
中国经济学者通常运用年经济增长的环比指数描绘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波动曲线,然后再选择这条曲线中的"波谷"或"波峰"作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由此来判断宏观经济的态势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上述的坐标选取方法是不适当的,而应该选择经济"常态"为坐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本文还认为根据经济周期来判断经济态势是不可靠的,更不能直接作为政策依据,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晓明 施海松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识别资产价格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冲击的响应程度,发现各项贷款对于调控资产价格的效力最强,其次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贷款增长对于股价膨胀起到了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贷款少增对股价收缩效应也非常显著。本文强调,信贷数量调控对于平抑资产价格波动十分关键,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Selective Credit Control)对于资产价格波动具有特殊调控效力。最后,本文提出了资产价格膨胀与资产价格收缩不同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政策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胜民 张瀚文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包含偶尔束紧抵押贷款约束和宏观审慎政策的非线性DSGE模型,用来分析房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在房价持续上升时期,随着抵押贷款约束松弛,进一步的房价上涨对消费和产出的刺激作用有限;然而在房价持续下跌时,银行贷款的紧缩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衰退。面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然而房价上涨时期的政策效果要明显弱于同等幅度的房价下跌时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玉珍 文林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远秀
为了牟取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垄断者的身份,与房地产开发商一起推动着房价的上涨,损害了失地农民和购房者的利益。中央政府的住房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抓住形成高房价的根源,使得实际效果与宏观调控意图发生了背离。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转变调控策略,以物业税替代房地产市场中的各项税费,抑制过度的住房需求,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 住宅 宏观调控 目标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高帅雄
文章构建了包含居民、政府和工业企业部门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型中,土地归政府部门所有,政府部门将土地以市场价格出售给居民用以满足居民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并从中获取土地财政收入。同时,政府将获得的土地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补贴给工业企业部门用以促进经济发展。将政府部门在土地市场上的作用引入动态随机一般模型后,文章模拟了各项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部分模拟结果与我国现实经济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表明:尽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政府带来一定的土地财政收入,但居民需求偏好冲击带来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获得土地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税收收入,这将最终促使政府...
关键词:
房价 土地财政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黎克俊 马文涛
本文采用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和基于VAR-GARCH(1,1)-ABEKK模型的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同时,由于数量型工具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效应,使得宏观调控不能忽视价格型工具的作用。还发现,就价格型工具而言,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化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大于管制利率,就数量型工具而言,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还是以信贷规模为中介无显著差异。此外,在非对称效应方面,数量型工具的影响显著强于价格型调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化利率调控的影响会加深,应综合使用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利率工具的使用力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娜 周扬
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再次清晰认识到房价波动对一个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传统价格稳定型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独实现金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开始广泛被各国监管部门实施。然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协调配合并实现最优组合目标是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房价高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较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在技术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下,采用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并辅之以宏观审慎政策时政策实施持续性较高,可以很好地缓解房价波动,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