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0)
- 2023(14599)
- 2022(12392)
- 2021(11617)
- 2020(9896)
- 2019(22323)
- 2018(22380)
- 2017(43983)
- 2016(23391)
- 2015(26360)
- 2014(26324)
- 2013(25903)
- 2012(23919)
- 2011(21384)
- 2010(21555)
- 2009(19671)
- 2008(18986)
- 2007(16826)
- 2006(14577)
- 2005(12654)
- 学科
- 济(103515)
- 经济(103425)
- 管理(68155)
- 业(67363)
- 企(53917)
- 企业(53917)
- 方法(48707)
- 数学(43718)
- 数学方法(43015)
- 农(28287)
- 中国(27071)
- 地方(23622)
- 财(23347)
- 业经(22056)
- 技术(20983)
- 农业(19087)
- 学(18329)
- 制(18245)
- 贸(17238)
- 贸易(17228)
- 易(16762)
- 银(15371)
- 银行(15352)
- 理论(15316)
- 环境(15109)
- 行(14691)
- 和(14659)
- 融(14493)
- 金融(14491)
- 务(14389)
- 机构
- 学院(336987)
- 大学(333373)
- 济(139393)
- 经济(136507)
- 管理(133885)
- 理学(116368)
- 理学院(115150)
- 管理学(112893)
- 管理学院(112258)
- 研究(108882)
- 中国(81060)
- 京(69548)
- 科学(67751)
- 财(62233)
- 所(54125)
- 农(54017)
- 中心(50975)
- 财经(50484)
- 业大(50435)
- 江(49656)
- 研究所(49438)
- 经(45893)
- 北京(43057)
- 范(43021)
- 经济学(42737)
- 师范(42587)
- 农业(42357)
- 院(39771)
- 州(39667)
- 经济学院(38872)
- 基金
- 项目(232140)
- 科学(184361)
- 研究(169229)
- 基金(168040)
- 家(146401)
- 国家(145258)
- 科学基金(125636)
- 社会(107375)
- 社会科(102036)
- 社会科学(102007)
- 省(94114)
- 基金项目(88890)
- 自然(81629)
- 自然科(79775)
- 自然科学(79751)
- 教育(78673)
- 自然科学基金(78275)
- 划(77745)
- 资助(69466)
- 编号(68112)
- 成果(53314)
- 重点(52646)
- 发(51543)
- 部(51261)
- 创(49677)
- 课题(47425)
- 创新(46485)
- 国家社会(44342)
- 科研(44335)
- 教育部(43869)
- 期刊
- 济(146105)
- 经济(146105)
- 研究(92547)
- 中国(62900)
- 学报(49767)
- 管理(49355)
- 农(47905)
- 科学(47852)
- 财(46408)
- 大学(38382)
- 学学(36420)
- 教育(35364)
- 技术(35155)
- 农业(33496)
- 融(28071)
- 金融(28071)
- 业经(25556)
- 财经(24351)
- 经济研究(23700)
- 经(21014)
- 问题(19923)
- 技术经济(19350)
- 统计(19041)
- 科技(18242)
- 业(17886)
- 策(17880)
- 商业(15817)
- 决策(15688)
- 理论(15602)
- 资源(15569)
共检索到481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万亮
利用DEA模型分析了200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相对有效性。结果显示:整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存在综合效率偏低、技术效率不高、盲目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从提高技术效率、集约生产规模、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科技活动效率 效率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洪转 羊震 张之艳
基于对不同偏好序和效用值进行一致化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算术平均法集结各决策者的偏好为群的偏好,得到群决策的主观权重,通过乘法算子集结主观权重和C2R模型计算的客观权重,从而建立带有偏好约束的群决策DEA模型(G-DEA),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产出效果进行了评价,避免了有效单元过多而无法区分的情况。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G-DEA 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媛 常向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DEA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
高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创新活动频繁的行业,其技术创新必须以科技活动实力为前提,科技活动实力是保证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选取科技活动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与R&D投入等4个指标集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衡量和评价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实力。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科技活动 因子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方庆 储军飞 杨锋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国际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一般被划分为研发和商业化两个前后连续的子阶段。本文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从研发子阶段和商业化子阶段合作视角出发,建立双目标DEA模型。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13—2015年(包括三个连续的创新周期,即2013年代表2013—2015年;2014年代表2014—2016年;2015年代表2015—2017年)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远大于商业化效率,较低的商业化效率是导致整体创新效率偏低的主因;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存在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本文将29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四类,为每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具体策略。本文丰富了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宁 张佩琪 徐可 顾明华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诸多科技活动及创新行为,凝结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助推力。鉴于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结构特征,将该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两个阶段。诚然,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需要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体现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体现两阶段特征的偏好DEA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绩效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探究出决策者在不同阶段偏好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分别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宁 张佩琪 徐可 顾明华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诸多科技活动及创新行为,凝结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助推力。鉴于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结构特征,将该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两个阶段。诚然,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需要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体现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体现两阶段特征的偏好DEA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绩效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探究出决策者在不同阶段偏好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分别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万亮 杨皎平 敖丽红
采用SE-DEA模型测度了1995年—2010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并引入创新政策作为投入变量,采用AHP和SE-DEA模型测度了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整体效率较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存在部分年份效率值的起伏,且只有少数年份达到相对有效;另一方面,创新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效益上,对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余泉 韩东林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4—2008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同时产业内部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效率水平较低,甚至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宝生 张红
提出运用理想点法评价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技活动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排序。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省份的规模效率排名比较靠前,而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排名比较靠前;中、西部地区省份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更多,当地有限的经济水平使得地区提供给高技术产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省份的经济水平较高,对科技活动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力度更大;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展科技活动的路径依赖不同,中、西部地区比较偏重基础性的研发工作,而东部地区则更重视专利和技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志伟 苑希港
首先用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测算出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的省份,然后以数据包络分析为基础,利用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思想建立最小摩擦距离改进模型,并结合我国三大区域物流发展的有关数据做实证分析。实证部分首先用传统的DEA改进模型对相对无效的省份进行改进,进而用最小摩擦距离改进模型对DEA相对无效的省份进行改进。最后对两种改进方法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每个DEA相对无效的省份相对于DEA有效省份的投入要素的减少比例以及产出要素的增加比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 常相全 王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