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0)
2023(13010)
2022(10824)
2021(9768)
2020(7970)
2019(17988)
2018(17703)
2017(34591)
2016(18540)
2015(21018)
2014(21016)
2013(21142)
2012(20435)
2011(18693)
2010(19226)
2009(17987)
2008(17713)
2007(16266)
2006(14985)
2005(13839)
作者
(55565)
(46122)
(45794)
(43655)
(29540)
(21740)
(20873)
(17801)
(17517)
(16720)
(15686)
(15238)
(14891)
(14836)
(14444)
(14266)
(13758)
(13394)
(13358)
(13245)
(11804)
(11505)
(11266)
(10545)
(10487)
(10459)
(10402)
(10182)
(9279)
(9244)
学科
(90938)
经济(90860)
(54496)
管理(53636)
(40736)
企业(40736)
方法(29998)
中国(29481)
地方(28741)
(28727)
数学(25966)
数学方法(25732)
业经(21385)
农业(19479)
技术(18362)
(18042)
(17898)
(16517)
贸易(16499)
(16211)
银行(16193)
地方经济(16145)
(15969)
(15802)
(15253)
金融(15251)
(14844)
环境(14688)
(14331)
(14249)
机构
学院(277677)
大学(272688)
(123151)
经济(120457)
管理(105318)
研究(100857)
理学(88557)
理学院(87515)
管理学(86376)
管理学院(85809)
中国(78252)
(59105)
科学(58251)
(56745)
(51303)
中心(45887)
研究所(45850)
(45830)
(44966)
财经(43295)
(39037)
(38984)
师范(38743)
北京(38005)
业大(37259)
经济学(37125)
(36434)
(36288)
农业(34581)
经济学院(33455)
基金
项目(173069)
科学(137194)
研究(133422)
基金(122189)
(104399)
国家(103479)
科学基金(88468)
社会(85543)
社会科(81338)
社会科学(81323)
(71384)
基金项目(63829)
教育(59843)
(57831)
编号(55242)
自然(52780)
自然科(51455)
自然科学(51443)
自然科学基金(50473)
资助(49702)
成果(45492)
(44832)
课题(39970)
重点(39491)
(38233)
发展(37208)
(36631)
(36601)
国家社会(34764)
创新(34334)
期刊
(149622)
经济(149622)
研究(90504)
中国(63034)
(42667)
管理(41350)
(39620)
科学(36242)
学报(35169)
教育(34703)
(33036)
金融(33036)
农业(29398)
技术(27725)
大学(27336)
业经(26522)
学学(25462)
经济研究(23451)
财经(21080)
问题(20221)
(18352)
(16466)
技术经济(16188)
(15115)
国际(14593)
(14255)
论坛(14255)
商业(14197)
现代(13588)
科技(13580)
共检索到44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桂俊煜  
运用改进的CRITIC客观赋值法对指标赋权,并通过非整秩次秩和比法WRSR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级评价,发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处于先进档,新疆、海南、西藏、青海处于落后档,其余地区处于中等档。在进一步分析各地区差异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应加快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引领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实现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而且在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省(市、区)应科学认识当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不能好高骛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仵凤清   施雄天  
为更全面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状况及区域差异,从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规模6个维度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别从三大经济带、七大地理区域、三大经济圈的地理划分维度,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和收敛性分析。结果发现:(1)按照2013—2020年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均值,广东、北京、江苏、天津、上海、浙江分居前六,甘肃、宁夏、青海提升进步快速,其中一级指标指数整体呈现“规模>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2)按照地理分区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变化趋势,东部处于领先地位,华南、华东、西北地区和泛长三角经济圈的均值均大于全样本均值水平,2020年呈现“华东>华南>西北>全样本均值>华北>华中>西南>东北”,其中规模因素均为各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键障碍因子;(3)2013—2020年样本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3类地理分区均存在绝对俱乐部收敛,其中互联网普及率、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劳动力素质、数字金融等的影响作用加快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由此得到启示,需正确认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并不断探索向高水平收敛的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刚  
通过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集群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集群水平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集群水平呈现出不均衡性,东西差距较明显;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集群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技术产业是与较高的集群水平分不开的,因此,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地区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高技术企业、产业和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群水平,进而促进本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欢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突破传统产业集群低端锁定与促成产业升级的政策尝试。基于2006-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设立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东中部地区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但对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与高行政级别城市相比,试点政策对一般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非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但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能够强化政策激励、增强科技型人才储备和改善创新环境,进而对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琪  王昌林  鲁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符想花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哪些指标来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通过什么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这是最为关键的。笔者本着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同向性、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从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包括科技创新)、经济效益三个方面,选出了18项指标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得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也有例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毅  林秀梅  徐光瑞  
通过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衡量了我国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的位置,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评价了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三大因子:规模产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通过对比与发达省市的差距并结合东北三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玉林  张倩男  
1.中国整个高技术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比较大,高于制造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值,所以高技术产业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整个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比较好。今后要在已初步形成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依托已在建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更大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萍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但我国高技术产业依然处在"位高势低"的局面。文章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供给侧改革理论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改革耦合关系,运用耦合模型实证我国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耦合度。文章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金融供给侧改革策略:合理使用央行货币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断创新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发展高技术产业相匹配机构;发展各类债券融资工具,开发融资租赁金融工具,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工具,创新信用衍生品等衍生工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丹丹  
高技术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多种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产出轻利润、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治理框架,切实提高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集群良性有序地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徐朝阳  
一、今后十年内我国政府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的总体思路在今后十年内,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重点突破,区别对待,提高水平,在转变企业、科研机构机制上下功夫,创造和改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市场环境,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使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