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1)
2023(17606)
2022(15010)
2021(13912)
2020(11676)
2019(26765)
2018(26521)
2017(51481)
2016(27789)
2015(31283)
2014(31290)
2013(31169)
2012(29354)
2011(26854)
2010(27397)
2009(25510)
2008(24516)
2007(21783)
2006(19622)
2005(17774)
作者
(82484)
(68128)
(67877)
(64255)
(43684)
(32504)
(30845)
(26582)
(26103)
(24522)
(23417)
(23153)
(21781)
(21673)
(21146)
(21077)
(20002)
(19931)
(19653)
(19607)
(17192)
(16880)
(16508)
(15591)
(15410)
(15253)
(15238)
(15034)
(13775)
(13605)
学科
(119929)
经济(119800)
管理(77117)
(76080)
(60015)
企业(60015)
方法(50406)
数学(43964)
数学方法(43548)
中国(39283)
(33884)
地方(31814)
(29845)
金融(29842)
(29637)
(29021)
银行(28973)
(27998)
业经(26583)
(24759)
(24670)
农业(23221)
(21979)
贸易(21959)
(21226)
环境(18742)
理论(18238)
(18135)
财务(18062)
财务管理(18023)
机构
大学(403534)
学院(401609)
(164262)
经济(160631)
管理(154811)
研究(140188)
理学(132802)
理学院(131219)
管理学(129080)
管理学院(128343)
中国(109934)
(87079)
科学(85652)
(78062)
(71318)
(66688)
研究所(64604)
中心(64176)
财经(61877)
(60766)
业大(58463)
(56097)
北京(55748)
(55166)
师范(54674)
农业(51971)
(50599)
经济学(50157)
(49599)
财经大学(45972)
基金
项目(266517)
科学(209402)
研究(196724)
基金(192146)
(166914)
国家(165472)
科学基金(141278)
社会(123691)
社会科(117220)
社会科学(117188)
(105073)
基金项目(101955)
自然(90587)
教育(89950)
自然科(88422)
自然科学(88397)
(88067)
自然科学基金(86803)
编号(80853)
资助(79594)
成果(66552)
(60480)
重点(60140)
(59174)
课题(56417)
(54872)
创新(51274)
科研(50589)
教育部(50522)
国家社会(50404)
期刊
(184830)
经济(184830)
研究(124490)
中国(80783)
学报(62476)
(61083)
科学(58050)
管理(56406)
(56236)
(50284)
金融(50284)
大学(47150)
教育(46034)
学学(44233)
农业(41696)
技术(33680)
业经(30767)
财经(30253)
经济研究(29091)
(25794)
问题(24596)
(20719)
图书(20686)
理论(20587)
技术经济(19393)
(19261)
实践(18711)
(18711)
科技(18468)
商业(18407)
共检索到611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胡碧峰  
利用2002~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各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其差异度量。研究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2008年之前省际间的金融发展差异逐渐扩大,在此之后不断缩小,然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仍具有明显的差距;在此期间,省域内的金融发展差异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大部分省份呈现"刚体平移"的特性,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格局没有发生改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邦强  张宗益  
文章利用1995 ̄2004年全国28个地区的统计数据,构建了我国省域金融发展综列数据集,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地区金融发展给地区投资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地区层面的金融发展对地区投资仍然存在正向影响;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投资增长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对外开放对各地区的投资增长有显著作用,东部略大,中部次之,西部略小;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加速提升效应;我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金融结构的功能,改善金融体系功能低下的现状,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白璐  赵少平  蒋满霖  
监测"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协同合作和推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文章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评价、影响因素和效应研究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构建区域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省域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地理区域和经济距离两个维度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特征;从金融发展水平和制约因素两个角度分析造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得到如下结论:"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地理差异性特征,且影响因素也具有区域差异。对区域金融发展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按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状况、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金玲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快速高效的金融资本流动机制是产业升级得以实现的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产业升级的速度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波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强调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能力 ,并据此提出金融发展可能对实际经济造成负的影响。本文在对凯恩斯主义金融金融发展理论作简要考察的基础上 ,对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金融领域自由化、全球化与创新的潮流之下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 ,探讨近 2 0年来的金融发展对证券市场泡沫起作用的渠道与机制 ,为凯恩斯主义金融发展理论做一粗浅实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杨立杰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逯进  朱顺杰  
本文在构建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机理实证解析了我国31个省区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其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省区的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协调演进之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东北次之,西部最差,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格局也验证了上述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翠梅  陈宇佳  
在对我国粮食主销区、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的制度安排和职能定位下,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但信贷结构趋同,而且农业政策性金融仅对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要结合区域农业经济特色,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发展战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建国  林凡力  
本文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四个层面,构建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按照发展程度大体分为三个区域。随后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由于经济发展观念及增长方式、国家政策扶持等固有因素的差异,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0年以来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总差异呈现两阶段的缩小趋势;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能耗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差异的减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刘贵生  吴兴旺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如果各地区间的金融发展差异仍然继续扩大,"乘数效应"的作用将使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修华  
通过运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金融市场发展指标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表现出绝对差异,而且相对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在信贷资金运用效率上中部劣势尤为突出。回归分析也证明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静敏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内在作用机理,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与协整关系检验分析,以江苏省数据为例,对省域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的适度发展是实现江苏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惠泽  石磊  
选取2005-2016年全国30个地区的数据,采用熵权法构建指标体系测度生态效率,借鉴引力模型分析省域金融空间演化,并回归分析了金融空间演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空间影响力不断扩大能够提高生态效率,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也能够提高生态效率。据此,提出了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扩大地区金融影响力、优化金融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邬文兵,张文松,詹荷生,张明玉  
技术跨越、管理跨越、资本跨越之间存在着波浪似的互动关系。技术跨越、管理跨越、资本跨越犹如波浪一般,一浪推一浪地传递,最终产生跨越式发展。也就是说技术跨越、管理跨越、资本跨越是跨越式发展的成因,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一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