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1)
- 2023(16500)
- 2022(14233)
- 2021(13264)
- 2020(11058)
- 2019(25316)
- 2018(25347)
- 2017(48699)
- 2016(26424)
- 2015(29840)
- 2014(30144)
- 2013(30128)
- 2012(28322)
- 2011(26018)
- 2010(26357)
- 2009(24535)
- 2008(23867)
- 2007(21230)
- 2006(19206)
- 2005(17499)
- 学科
- 济(126968)
- 经济(126843)
- 管理(72475)
- 业(68465)
- 企(53928)
- 企业(53928)
- 方法(48332)
- 数学(41855)
- 数学方法(41406)
- 中国(35599)
- 地方(32427)
- 农(32387)
- 业经(26805)
- 学(25826)
- 财(25222)
- 制(22276)
- 农业(22037)
- 贸(20094)
- 贸易(20076)
- 银(19382)
- 易(19352)
- 银行(19340)
- 环境(18988)
- 融(18817)
- 金融(18815)
- 行(18683)
- 和(18269)
- 地方经济(18076)
- 理论(17785)
- 技术(16894)
- 机构
- 大学(389109)
- 学院(387671)
- 济(162286)
- 经济(158690)
- 管理(149146)
- 研究(138885)
- 理学(127311)
- 理学院(125816)
- 管理学(123774)
- 管理学院(123072)
- 中国(104358)
- 科学(85089)
- 京(84931)
- 财(74065)
- 所(71320)
- 研究所(64477)
- 农(63157)
- 中心(61592)
- 江(58726)
- 财经(58119)
- 业大(56290)
- 北京(54799)
- 范(53535)
- 师范(53079)
- 经(52525)
- 院(50162)
- 农业(49056)
- 经济学(48738)
- 州(47606)
- 经济学院(43552)
- 基金
- 项目(253528)
- 科学(198161)
- 研究(187565)
- 基金(180574)
- 家(156906)
- 国家(155563)
- 科学基金(132192)
- 社会(117240)
- 社会科(110992)
- 社会科学(110959)
- 省(100866)
- 基金项目(95827)
- 教育(85511)
- 自然(84165)
- 划(84027)
- 自然科(82058)
- 自然科学(82037)
- 自然科学基金(80505)
- 编号(77411)
- 资助(74843)
- 成果(63622)
- 发(58384)
- 重点(57138)
- 部(55687)
- 课题(54495)
- 创(51681)
- 创新(48303)
- 科研(47607)
- 国家社会(47445)
- 教育部(47245)
- 期刊
- 济(191688)
- 经济(191688)
- 研究(122880)
- 中国(79298)
- 学报(58950)
- 农(57752)
- 管理(56499)
- 科学(55384)
- 财(53187)
- 教育(45632)
- 大学(44305)
- 学学(41446)
- 农业(40076)
- 融(37359)
- 金融(37359)
- 技术(35420)
- 业经(30778)
- 经济研究(30456)
- 财经(28368)
- 问题(25005)
- 经(24302)
- 技术经济(20635)
- 图书(20364)
- 业(20132)
- 理论(19431)
- 贸(18701)
- 资源(18395)
- 科技(18286)
- 现代(17966)
- 商业(17961)
共检索到597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珺东 李波
省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经济问题,但是单一的评价方法很难有效地对省域经济这样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首先运用层次分析、灰色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的组合评价方法,选取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5个年度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三种方法的综合排名结果。其次,利用组合评价方法得到的各地区综合排名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得出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平稳、中部发展、西部落后"格局的结论。最后,就促进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维柏 赵杰
随着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快速发展,如何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选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李涛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减少指标数量,同时尽量保留原指标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经济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不仅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还得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启示。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区域 综合实力 评价 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马黄龙 王晓芳
文章从经济发展基本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评价1997—2019年省域和四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和马尔科夫链矩阵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五大发展理念指数呈现阶梯状攀升态势,而经济发展基本面指数呈现波折中向上爬升的态势;聚类结果表明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宁夏等西部地区省份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各省份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元 刘国平
甘肃省长期以资源消耗来带动经济增长,使得甘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甘肃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循环经济评价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是循环经济改进的重要依据,基于"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从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理想点法及OWA算子多属性组合赋权法对2003—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在安徽的经济地位,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娥 吴黎军 韩岳峰
文章从数字软硬件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创新驱动环境和数字通信业务量4个维度构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厚今薄古”法计算各指标和年份的权重,对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逐年增加,数字经济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9年和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增长速度稍有放缓;不同省份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遥遥领先,是甘肃、黑龙江和新疆的四倍之多,但在2019—2020年,不同省份间“数字鸿沟”有所下降;最后,加入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干扰项,利用一致性信度系数验证了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晔 郭三党 刘斌 胡翠翠
本文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在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地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为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指标体系 灰色聚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鹏 王镇 周云波
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均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测算。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暂时领先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各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与劣势;各区域在海洋经济产出情况和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能力上的差距是造成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区域 海洋经济 综合评价
[期刊] 预测
[作者]
施祖辉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施祖辉(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433)The.MethodsofComprehensiveComnientsontheLevel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cnt.ShiZhuhuiThisp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郭秋艳 武奔
文章从碳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15个世界主要经济国家作为评价对象,定量分析评价了各个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娟 文余源
科学地评价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是各省制定城乡发展优化对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城乡互动发展的内涵构建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分形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2004年城乡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不同省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敦平 朱小雨
文章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业变革三个维度构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2013年与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探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并且东、中、西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空间分布格局。与2013年相比,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并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在缩小,但区域间绝对差距仍较大。此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分项指标时空演变规律也存在较强空间异质性,其中,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产业变革评价得分呈上升趋势,而我国数字化应用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数字化基础设施得分也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空间分布格局,而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产业变革得分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U”型空间分布格局。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熵值法 时空演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馨 吴文恒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分布呈现四个组团。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依据三大区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陕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