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3)
- 2023(15800)
- 2022(13861)
- 2021(12929)
- 2020(10940)
- 2019(25160)
- 2018(24943)
- 2017(48851)
- 2016(26204)
- 2015(29600)
- 2014(29470)
- 2013(28988)
- 2012(26739)
- 2011(24039)
- 2010(24015)
- 2009(21971)
- 2008(21172)
- 2007(18445)
- 2006(16302)
- 2005(14002)
- 学科
- 济(108787)
- 经济(108675)
- 管理(74901)
- 业(70634)
- 企(57163)
- 企业(57163)
- 方法(52279)
- 数学(46116)
- 数学方法(45492)
- 农(29509)
- 中国(28546)
- 财(27621)
- 地方(24465)
- 学(22859)
- 业经(22838)
- 贸(22753)
- 贸易(22744)
- 易(22168)
- 农业(19786)
- 制(18640)
- 技术(17175)
- 和(17085)
- 环境(16963)
- 理论(16522)
- 务(16262)
- 财务(16189)
- 财务管理(16148)
- 银(15478)
- 银行(15442)
- 企业财务(15246)
- 机构
- 大学(375301)
- 学院(373777)
- 管理(150765)
- 济(149892)
- 经济(146635)
- 理学(131512)
- 理学院(130087)
- 管理学(127689)
- 管理学院(127025)
- 研究(120177)
- 中国(89142)
- 京(78943)
- 科学(75205)
- 财(69953)
- 所(58902)
- 农(56985)
- 财经(56746)
- 业大(55730)
- 中心(55249)
- 研究所(53728)
- 江(53624)
- 经(51554)
- 范(49476)
- 北京(49150)
- 师范(49059)
- 经济学(45522)
- 农业(44627)
- 院(44262)
- 州(43583)
- 财经大学(42359)
- 基金
- 项目(260172)
- 科学(205626)
- 基金(189775)
- 研究(189626)
- 家(164784)
- 国家(163516)
- 科学基金(141507)
- 社会(120039)
- 社会科(113926)
- 社会科学(113896)
- 省(101965)
- 基金项目(101333)
- 自然(92494)
- 自然科(90349)
- 自然科学(90326)
- 自然科学基金(88672)
- 教育(87235)
- 划(85258)
- 资助(78320)
- 编号(77817)
- 成果(61841)
- 重点(57775)
- 部(57530)
- 发(55406)
- 创(53510)
- 课题(52502)
- 创新(50005)
- 科研(49927)
- 教育部(49395)
- 国家社会(49374)
- 期刊
- 济(157292)
- 经济(157292)
- 研究(108648)
- 中国(63336)
- 学报(57260)
- 管理(53047)
- 科学(52880)
- 农(50569)
- 财(50296)
- 大学(43660)
- 学学(41073)
- 教育(38219)
- 农业(35518)
- 技术(33291)
- 融(29045)
- 金融(29045)
- 业经(26671)
- 财经(26268)
- 经济研究(25093)
- 经(22311)
- 问题(21707)
- 图书(20058)
- 技术经济(18642)
- 统计(18605)
- 理论(18601)
- 科技(17843)
- 贸(17537)
- 资源(17336)
- 业(17215)
- 实践(17109)
共检索到53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彩梅 赵树宽
在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知识产出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产出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空间滞后项,构建了知识生产的空间滞后模型。通过计算经过空间过滤的全要素知识生产率,测算出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R&D支出、R&D人员和实际利用FDI的知识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8583、0.1635和0.1096。知识溢出吸收量呈"中部隆起"状,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必然正相关关系,并且空间集聚现象非常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类骁
选取2003~2013年30个省域的专利数据为对象,构造吸收能力作为溢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11个国家和地区多渠道研发溢出对我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域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累积效应;创新的FDI溢出吸收存在正向双门槛效应;创新的OFDI溢出吸收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以下时溢出对创新呈负作用;贸易溢出对创新作用不显著。溢出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创新能有效利用FDI和OFDI,而中西部省份未来需提升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消化和转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国际研发溢出 创新 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点。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经济绩效 研究述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经济绩效 研究述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涛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知识溢出 空间效应 区域经济 SEM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超 石婷婷
在线社群作为互联网商业生态中的重要力量,能够实现个体知识的跨时空分享和分散资源的跨边界整合,从而激发个体及组织的活力。本文将动态竞争理论中的AMC模型引入在线社群的研究,以“罗辑思维”为案例分析对象,探讨在线社群知识“溢出-吸收”聚合网络的运转机理。研究发现:在线社群运营者和消费者两类主体间的交互是知识聚合网络实现运转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线社群知识“溢出—吸收”过程的递进层次和传导机制是聚合网络实现进阶的关键方法和路径,其中递进层次分为个体层、群体层和生态层,传导机制分为互补融合机制、边界拓展机制和空间耦合机制。因此,建议强化认知基础模式下的战略前瞻行为、培育知识管理体系下的社群生态系统以及构建动态竞争环境下的核心能力弹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曲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法计算各省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考察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制度因素和技术差距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吸收能力综合变量对省际和国际R&D溢出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实证分析技术结构在吸收能力与R&D溢出交互效应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主要结论:(1)省际溢出、国际贸易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对外直接投资溢出都是影响地区TFP的重要因素;(2)吸收能力通过与不同渠道技术溢出的交互作用,对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产生不同影响;(3)地区技术结构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的融合程度,而影响地区TFP及其分解变量。在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晓丽
笔者利用省域数据,分析了我国知识生产的空间分布差异与空间关联,并在回顾知识溢出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Griliches-Jaffe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改造,改变传统的单因素投入方式为双因素投入方式,同时将影响知识生产的其他因素如贸易进口、人力资本、FDI等纳入分析,构建以经济距离矩阵为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水平邻近的区域间存在积极的知识溢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知识生产函数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飞 吴解生 王会龙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符宁
本文研究了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国内研发强度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具体促进程度受到中国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等吸收能力因素的制约。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东东 张建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了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表征吸收能力的各因素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金融发展规模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分区域检验时则表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国内研发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中部地区能够促进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的因素则限于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规模;而西部地区只有金融发展规模和金...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喜仓 潘志昂
笔者利用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结合改进的roMer-Jones型知识生产函数,对我国省际知识的溢出效应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r&D人员、知识存量以及国外技术引进对新知识的生产具有正向贡献率,各因素贡献程度不一,其中知识存量的平均贡献率最大(0.460)。我国省际新知识的生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地区的新知识生产平均每增长1%,本地区新知识生产将平均增加0.469%。
关键词:
空间计量分析 知识生产函数 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阚大学
文章利用2003-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均较小;二是东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相对不足;三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制约对外直接投资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