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3)
- 2023(19633)
- 2022(16445)
- 2021(15180)
- 2020(12908)
- 2019(29198)
- 2018(28668)
- 2017(56357)
- 2016(30721)
- 2015(34426)
- 2014(34500)
- 2013(34533)
- 2012(32765)
- 2011(29605)
- 2010(30362)
- 2009(28725)
- 2008(29160)
- 2007(26545)
- 2006(23989)
- 2005(22002)
- 学科
- 济(139886)
- 经济(139732)
- 业(109242)
- 管理(95595)
- 企(88055)
- 企业(88055)
- 方法(58684)
- 农(51059)
- 数学(48944)
- 数学方法(48492)
- 中国(40019)
- 财(39958)
- 业经(36704)
- 农业(33860)
- 地方(31938)
- 制(31092)
- 贸(26235)
- 贸易(26217)
- 务(25824)
- 财务(25782)
- 财务管理(25727)
- 银(25636)
- 银行(25602)
- 易(25462)
- 行(24546)
- 企业财务(24441)
- 学(24352)
- 融(23843)
- 金融(23841)
- 技术(22612)
- 机构
- 学院(452775)
- 大学(447948)
- 济(194530)
- 经济(190455)
- 管理(175987)
- 研究(154005)
- 理学(149366)
- 理学院(147733)
- 管理学(145589)
- 管理学院(144712)
- 中国(124243)
- 京(94730)
- 财(94599)
- 科学(90787)
- 农(83466)
- 所(79078)
- 财经(73484)
- 江(72260)
- 中心(72089)
- 研究所(70558)
- 经(66558)
- 业大(65469)
- 农业(64370)
- 北京(60106)
- 经济学(59282)
- 范(57726)
- 师范(57223)
- 州(57221)
- 院(54714)
- 财经大学(53921)
- 基金
- 项目(286176)
- 科学(226815)
- 研究(212116)
- 基金(208153)
- 家(179445)
- 国家(177793)
- 科学基金(153230)
- 社会(136812)
- 社会科(129534)
- 社会科学(129501)
- 省(113589)
- 基金项目(109089)
- 自然(97038)
- 教育(96652)
- 自然科(94769)
- 自然科学(94742)
- 划(94039)
- 自然科学基金(93091)
- 编号(86373)
- 资助(85991)
- 成果(70728)
- 发(65211)
- 部(64384)
- 重点(64173)
- 创(60604)
- 课题(59885)
- 创新(56215)
- 国家社会(56148)
- 教育部(55195)
- 性(55117)
- 期刊
- 济(227307)
- 经济(227307)
- 研究(139181)
- 中国(94153)
- 农(80571)
- 财(74631)
- 管理(66849)
- 学报(65745)
- 科学(63156)
- 融(55458)
- 金融(55458)
- 农业(53770)
- 大学(50565)
- 学学(47928)
- 教育(45030)
- 业经(40180)
- 技术(39244)
- 财经(37195)
- 经济研究(34740)
- 经(31935)
- 问题(30558)
- 业(28888)
- 技术经济(24577)
- 贸(24454)
- 统计(22168)
- 世界(21938)
- 商业(21520)
- 理论(21361)
- 版(21350)
- 现代(21008)
共检索到705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祖荣 马岚
自2007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而且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选取2007—201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赔款等总量指标以及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相对指标数据,运用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发展水平的归类,进而探析了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各地区农业保险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发展不平衡 区域性特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祖荣 邓美君
近年来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影响了农业保险功能的发挥。论文选取广东省20个地区2007~201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赔款等总量指标以及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相对指标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方法 ,度量了广东省地区间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发展水平的分类,分析了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识别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多元离差模型。然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在前人给出的影响因素中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以确保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除相关关系外,还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降低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了回归方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保险经营主体数量的多少既是省域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导致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域保险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险经营主体...
关键词:
省域保险业 发展动力 不平衡成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红蕾 张祖荣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体现在省域之间,也体现在各省份内部。选取2007—2016年河南省18个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赔款等总量指标以及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相对指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不平衡状况;进而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潜力综合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农业资源禀赋因子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基础,河南省应当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提高农业保险平衡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杜育红 刘远新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的发展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怡颖 赵子萌
文章以要素错配为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三大区域政策对缓解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理,找出抑制区域政策效果的内在诱因,证明我国“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兼容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区域政策对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异质性,而地区异质性背后存在同一的作用机制,要素错配在区域政策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中介效应,适度的要素错配有利于缓解发展不平衡,过度的要素错配则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依赖于“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的良性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卓建伟 史清华
都市农户是介于城市住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特殊群体 ,其经济发展路径明显有别于一般农区的农户。在大都市光环照耀下 ,他们的收入水平怎么样 ?发展均衡吗 ?增长速度快吗 ?统计数据表明 :都市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不足城市居民的一半 ,收入增长出现徘徊 ,而且发展极度不均衡。这一现状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与大都市繁荣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定点观测户数据的统计分析 ,寻找造成都市农户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源 ,为其他学者研究如何提高都市农户收入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都市农户 收入 不平衡 根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年
指出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无论是在物流人才数量、存量、增长速度、产能,还是在物流人才培养上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造成这种失衡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间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的差异。应从深化各层次物流人才培养方式与渠道、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科学用人机制等方面改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人才状况,促进其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物流 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立
差距问题对策对我国通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邮电部政策法规司徐立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八五”以前邮电通信一直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水平,通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八五”以后邮电通信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供需矛盾逐步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明 覃剑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通过对珠江主干西江流域的实证分析,测度并比较其上、中、下游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发现流域经济常常呈逆地理梯度状分布,即逆水系上行,受区位自然变异带来的直接限制作用和由此衍生而来的其他因素的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不相称由此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运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流域经济 基尼系数 西江流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外资分布在地理区域上的悬殊差距,加剧了地区间产业布局的差距。实证研究表明1991年至今中国外商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地理布局均匀程度都一直稳步提升,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年缩小。针对2000-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商资本金指标与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指标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祥林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大国一般都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即工业化初期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其差距逐步缩小,这也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的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双面影响是:一方面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西部地区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诱发和激化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等;另一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如让基础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全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缓解东西部差距拉大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操作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功能...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双面影响 障碍因素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对1978-2002年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剖析了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无论是绝对差距、相对差距还是综合差距,三大地带经济区域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为显著。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强度、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均具有重要影响。为缩小三大地带的经济差距,除加强对中西部的投资建设外,应加快对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中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人均GDP 三大地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