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0)
2023(11882)
2022(10307)
2021(9503)
2020(8341)
2019(18959)
2018(18931)
2017(36561)
2016(20025)
2015(22637)
2014(22338)
2013(22217)
2012(21296)
2011(19416)
2010(19769)
2009(18695)
2008(18852)
2007(17312)
2006(15203)
2005(13591)
作者
(59908)
(49936)
(49888)
(47488)
(31807)
(23975)
(22653)
(19464)
(18574)
(17729)
(17035)
(16883)
(15998)
(15779)
(15600)
(15375)
(15260)
(14696)
(14564)
(14366)
(12580)
(12523)
(12039)
(11429)
(11258)
(11206)
(11118)
(11071)
(10162)
(10038)
学科
(85761)
经济(85687)
管理(56968)
(56368)
(44618)
企业(44618)
方法(36724)
数学(32196)
数学方法(31873)
(24978)
中国(24695)
地方(22125)
(19831)
技术(18879)
(18453)
业经(18199)
(17003)
农业(16632)
(16041)
贸易(16030)
(15472)
(14612)
银行(14573)
(13984)
(13705)
金融(13702)
环境(13183)
(13129)
技术管理(12697)
理论(12289)
机构
大学(295720)
学院(294779)
(121401)
经济(118722)
管理(111379)
研究(102517)
理学(95553)
理学院(94317)
管理学(92655)
管理学院(92066)
中国(77233)
科学(64326)
(63154)
(56567)
(53148)
(50942)
研究所(48343)
中心(46886)
(46594)
财经(44727)
业大(43860)
(41271)
师范(40920)
(40274)
农业(40136)
北京(39671)
经济学(37329)
(36946)
(36656)
经济学院(33886)
基金
项目(192386)
科学(152004)
研究(140452)
基金(138375)
(120758)
国家(119772)
科学基金(101819)
社会(88981)
社会科(84247)
社会科学(84221)
(78467)
基金项目(74549)
自然(65364)
(65242)
教育(64481)
自然科(63800)
自然科学(63775)
自然科学基金(62630)
编号(56952)
资助(54992)
成果(46991)
(44373)
重点(44116)
(43323)
(42410)
创新(40789)
课题(40438)
科研(36606)
国家社会(36093)
教育部(35770)
期刊
(136895)
经济(136895)
研究(88024)
中国(58271)
学报(46119)
(46009)
科学(43832)
(41712)
管理(40356)
大学(34061)
教育(32324)
学学(31927)
农业(31167)
(27658)
金融(27658)
技术(25453)
业经(23048)
财经(21714)
经济研究(21491)
问题(18924)
(18683)
(16945)
技术经济(16120)
科技(15619)
(15184)
商业(14464)
理论(14379)
统计(14308)
资源(14302)
(14131)
共检索到441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庆喜  张朱益  
采用我国31个省份1990—2010年的专利数据,综合利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主要分析我国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状况。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省际专利创新活动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差异很大,但各项指标历年的序次结构比较稳定;历年的省际专利创新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中性和空间相关性,且它们的趋势随时间递增,两个指标历年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省际专利创新活动的收敛性不明显。文章认为各省份间持续增大的空间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通过省份间的技术合作来缩小这种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远平  谢蔓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Moran指数I的全局分析,发现创新要素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表的局部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省域各个创新要素有着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集聚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GWR,分析我国省域创新要素对创新产出的空间影响差异。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对专利授权量有正相关性,绝大部分沿海省市的R&D经费支出(对数)估计系数值较大;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对专利授权量具有负相关性;其他变量的参数估计值都有正有负,其中,R&D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对数)的回归系数都不大;高等院校数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新疆和内蒙古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大多数省区技术合同项目数对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福建、广东和海南省除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间分布图和全局Moran指数,直观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和空间正相关特征,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梯层次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普遍较高,而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普遍一般,西部地区创新水平则较为低下,并且这一空间相关程度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继军  侯雪琨  
研究了1998—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区域变量间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普通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提出落后地区政府应加大本地区对科研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改善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肖  
目前鲜有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层面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研究,为从整体把握我国企业创新支持政策的现状特征,以2011—2020年31个省份出台的115份企业创新支持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份的企业创新支持政策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且省际差异显著,部分省份围绕地方特色、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政策创新;针对所有企业的普适型政策和针对特定企业(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一型政策在数量上旗鼓相当;四大类主题的政策中,任务类政策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引领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要素类政策数量最少;各地区政策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主要体现为普适型政策和引导类政策;政策措施重点领域包括扶持政策、研发机构与研发平台、企业人才队伍、创新型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服务机制和企业技术改造等,但各地区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侧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如国  张应青  罗会军  
基于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通过考虑投入水平、前期收益水平、企业地位和逐利行为等因素,构建一个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情景仿真实验表明:投入与收益的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集群合作创新演化过程中"搭便车"的行为发生,但过度的逐利行为会影响集群合作创新的合作涌现和绩效水平;将企业地位因素纳入到集群合作创新的决策过程中,能够让不同地位的企业在进行合作创新时的责任得到规制,以及在收益分配中的权利得到保障;并且,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提升了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合作的涌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如国  张应青  罗会军  
基于空间公共品博弈模型,通过考虑投入水平、前期收益水平、企业地位和逐利行为等因素,构建一个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情景仿真实验表明:投入与收益的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集群合作创新演化过程中"搭便车"的行为发生,但过度的逐利行为会影响集群合作创新的合作涌现和绩效水平;将企业地位因素纳入到集群合作创新的决策过程中,能够让不同地位的企业在进行合作创新时的责任得到规制,以及在收益分配中的权利得到保障;并且,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提升了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合作的涌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丽莎  赵媛  
文章以石油探明储量为考量指标,以1980—200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特征。根据1980—2009年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阶段性上升走势,可将其大致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并选取相应的特征时点;针对各特征时点,依托ArcView GIS的空间分类与可视化功能,考察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等级体系、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多中心的圈层结构,其中波斯湾储油圈层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储油圈层分别是东、西半球的油极,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其他七大区域性储油圈层则呈差别成长态势;②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升西落"的演化态势,总体分布格局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雪红  
文章通过建立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河南省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寰  李源  郭义盟  彭晓红  
选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双创主体、环境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论发现:成都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四川省创新创业能力在空间上呈现同级聚集和空间扩散现象。最后,在创新空间扩散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创业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晓波  付亚男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创新管理国际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弥补了现有文献对管理学科视角创新综述研究的不足。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来源于Web of Science创新管理领域(1962—2019年)的43 828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创新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对理论、方法、政策、应用等方面各有侧重;中国和中国机构的发文量位居榜首,中国学者发文量较高,但国际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从组织二元性、商业模式创新转向平台、生态创新、数字创新等,吸收能力仍是创新管理国际领域的研究热点;创新管理可细分为九大主流研究领域,分别是开放式创新、知识观、能力、项目管理、二元性、商业模式创新、生态系统、主导设计和竞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贵  李涛  
以京津冀3个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2005—2015年省域创新效率,运用ESDA和CSDA分析法,详细刻画京津冀创新效率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在京津冀内部之间的流向。结果表明:京津冀省域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创新效率在省域之间地理分异特征显著,北京和天津同属于HL型区域,河北则属于LH型区域,基本已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不存在收敛特征;创新效率空间结构属于空间滞后模式,存在扩散效应,但扩散效应主要存在于京津之间,河北受京津扩散效应不明显,反而由于回流效应导致与其差距不断增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贵  李涛  
以京津冀3个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2005—2015年省域创新效率,运用ESDA和CSDA分析法,详细刻画京津冀创新效率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在京津冀内部之间的流向。结果表明:京津冀省域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创新效率在省域之间地理分异特征显著,北京和天津同属于HL型区域,河北则属于LH型区域,基本已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不存在收敛特征;创新效率空间结构属于空间滞后模式,存在扩散效应,但扩散效应主要存在于京津之间,河北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泉恩  孙斌栋  
本文基于2003-2012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分布,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间,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空间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变化特征;相邻省域间的创新水平存在明显溢出现象,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高校研发水平、企业规模和市场开放度均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起到促进作用,且研发人员投入和市场开放度还能进一步促进相邻地区的创新发展,而企业规模则对相邻地区的创新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重视高校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破除区域壁垒促进技术流动以及加大市场开放度,都有利于提高整体创新水平和缩小创新空间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