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5)
- 2023(9522)
- 2022(8330)
- 2021(7649)
- 2020(6903)
- 2019(15751)
- 2018(15667)
- 2017(31670)
- 2016(17450)
- 2015(19756)
- 2014(19990)
- 2013(20184)
- 2012(19365)
- 2011(17541)
- 2010(17716)
- 2009(16852)
- 2008(17049)
- 2007(15599)
- 2006(13661)
- 2005(12502)
- 学科
- 济(78920)
- 经济(78850)
- 管理(48243)
- 业(47388)
- 方法(36279)
- 企(35744)
- 企业(35744)
- 数学(32733)
- 数学方法(32479)
- 农(22785)
- 中国(21391)
- 财(20351)
- 地方(19332)
- 制(16024)
- 学(15955)
- 农业(15166)
- 业经(14737)
- 贸(14459)
- 贸易(14453)
- 易(14032)
- 银(13614)
- 银行(13588)
- 融(13058)
- 金融(13056)
- 行(12983)
- 务(12430)
- 财务(12411)
- 财务管理(12379)
- 企业财务(11806)
- 和(11256)
- 机构
- 大学(262044)
- 学院(261404)
- 济(110653)
- 经济(108251)
- 管理(98026)
- 研究(89392)
- 理学(84156)
- 理学院(83150)
- 管理学(81797)
- 管理学院(81300)
- 中国(68503)
- 科学(55536)
- 京(55170)
- 财(52790)
- 农(47089)
- 所(46919)
- 研究所(42594)
- 财经(42014)
- 中心(41164)
- 江(40009)
- 业大(39549)
- 经(37918)
- 农业(37306)
- 经济学(34831)
- 北京(34608)
- 范(34552)
- 师范(34233)
- 州(31852)
- 经济学院(31752)
- 院(31466)
- 基金
- 项目(168287)
- 科学(131804)
- 研究(121869)
- 基金(121552)
- 家(105963)
- 国家(105101)
- 科学基金(88556)
- 社会(77415)
- 社会科(73250)
- 社会科学(73226)
- 省(67662)
- 基金项目(64971)
- 自然(56755)
- 划(56159)
- 教育(55849)
- 自然科(55318)
- 自然科学(55297)
- 自然科学基金(54312)
- 资助(50281)
- 编号(49709)
- 成果(40863)
- 重点(38456)
- 部(38068)
- 发(37628)
- 课题(34376)
- 创(34365)
- 科研(32525)
- 性(32276)
- 创新(32261)
- 教育部(32115)
- 期刊
- 济(122072)
- 经济(122072)
- 研究(76378)
- 中国(47956)
- 农(42391)
- 学报(42271)
- 财(40050)
- 科学(38266)
- 管理(33073)
- 大学(31199)
- 学学(29564)
- 农业(28464)
- 融(26598)
- 金融(26598)
- 教育(23770)
- 财经(21161)
- 技术(20992)
- 业经(20319)
- 经济研究(19680)
- 经(18140)
- 问题(17329)
- 业(14649)
- 贸(14068)
- 技术经济(13548)
- 理论(13289)
- 统计(13088)
- 资源(12999)
- 商业(12897)
- 版(12525)
- 实践(11947)
共检索到384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安宝 戴利俊 张文文
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初级、高级人力资本,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其在各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聚集类型,进而分析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初级、高级人力资本全局空间相关性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且它们的空间聚集区域和类型存在差异;初级人力资本在省域间表现为发散,高级人力资本存在收敛性,说明高级人力资本在省域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而初级人力资本水平在发达地区的变化速度高于其他地区,其地区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敬水 张周静
本文根据1997—2007年我国30个省市的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人力资本结构变量之间呈U型关系;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型关系;人力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即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都能加快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但后者作用较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师博 张良悦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显示,我国整体视角的能源效率是趋异的。但就区域层面而言,西部能源效率表现出发散的迹象,东部显示出趋同的特征,而中部则呈现出逐渐向东部收敛的态势。在西部地区,西北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西南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处于频繁波动状态。通过借鉴经典的收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中部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效率向东部水平收敛的速度愈快,具有β收敛的特征。通过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西部要实现能源效率向东部、中部的收敛,必须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基于1999—2015年中国工业省份-行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加速了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收敛,不同人力资本分布差异对不同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不同,这种推动作用是由行业的技能特征实现的。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沿海区域,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人口作用显著为正。对于东北和中部,初中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作用要明显大于高层次人口,对于西部区域,三种层次的人力资本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可以实施差别化的人力资本提升等策略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笔者基于河南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以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河南省人力资本财政收敛问题,得出如下结论:河南省人力资本财政收敛性显著,政府自有财力、人力资本投资偏好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等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人均GDP等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地市级人力资本财政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比较显著的空间依赖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财政收敛 空间自相关 河南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攀 李连友 苏静
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代价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采用PS收敛模型就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及其动态转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但是存在5个收敛俱乐部,且各收敛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对转移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指标体系 PS俱乐部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前 李东
文章首先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二三四"模型,设计了人力资本投资计量指标体系,然后对我国29省市2008年度截面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省域人力资本投资指数,最后对省域人力资本投资指数进行排序和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洪安 李国平
本文通过对双高型区域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区1996~2007区间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存量、无差别劳动、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均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物质资本存量对"双高型"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依然最高,达到93.5%,表明其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2)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经济增长是必然的,同时经济增长又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四个省区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固定资产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尚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迫切要求各省区,特别是人力资本丰富的"双高型"区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实...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先锋 师萍 卫伟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随机收敛 面板单位根检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齐亚伟
本文基于1994-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了不同省域人均税收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研究结果得出了2004-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税收收入差异呈现明显的缩小趋势,省域间人均税收收入差距主要源于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差异,而非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等结论,并对1994-2013年不同省份人均税收收入的变异程度远高于人均GDP的变异程度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税收 税收收入差距 收敛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守武 张捷
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即将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无限期消费者效用函数相结合构建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模型,在非径向DEA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的能源环境效率,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析了能源环境效率的变动趋势,并基于Dowrich和Rogers模型及理论推导结果检验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的具体机制,为我国更有效地提升能源环境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李季刚
保险排除指社会中部分群体在获得保险服务或产品时存在困难或障碍。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方法,对2006-2012年我国各地区保险排除程度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在此6年期间表现出微弱的β绝对收敛,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平、地理位置、年龄结构、民族等因素是影响我国保险排除β条件收敛的重要因素,对以上变量加以控制,对于保险排除实现收敛达到稳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排除 空间 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研究了金融开放背景下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收敛性。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了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s I从全局及局域层面揭示了各省金融成熟度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标准β收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成熟度在金融开放过渡阶段呈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异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金融成熟度 区域金融 空间自相关 β收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蒲勇健 魏亚敏
本文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与区域收敛性问题。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各省2001~2010年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在开放过渡阶段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现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
关键词:
金融成熟度 空间自相关 区域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