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28)
2023(22211)
2022(19013)
2021(17786)
2020(15106)
2019(34948)
2018(34828)
2017(66437)
2016(36934)
2015(41966)
2014(42285)
2013(41455)
2012(38884)
2011(35311)
2010(35964)
2009(32959)
2008(32883)
2007(29660)
2006(26136)
2005(23700)
作者
(108561)
(90299)
(89839)
(85498)
(57621)
(43549)
(41044)
(35382)
(34428)
(32612)
(30671)
(30445)
(29001)
(28862)
(28117)
(28090)
(27197)
(26774)
(26117)
(25828)
(22757)
(22549)
(22187)
(20623)
(20347)
(20342)
(20184)
(20174)
(18460)
(18014)
学科
(149753)
经济(149587)
管理(101471)
(97280)
(78903)
企业(78903)
方法(66785)
数学(58132)
数学方法(57216)
中国(45037)
(41515)
(38006)
地方(34277)
(34256)
业经(32558)
(29075)
农业(27641)
(27640)
贸易(27621)
理论(27067)
(26744)
教育(25494)
(24460)
银行(24390)
(23696)
金融(23692)
(23345)
技术(23074)
(23047)
财务(22944)
机构
大学(530950)
学院(528346)
(206827)
经济(202028)
管理(198810)
研究(182468)
理学(170971)
理学院(168884)
管理学(165413)
管理学院(164438)
中国(134847)
(115235)
科学(114211)
(97430)
(93970)
(89236)
研究所(85251)
中心(82559)
(81226)
业大(78977)
财经(77039)
(76613)
师范(75850)
北京(73858)
农业(69857)
(69787)
(65971)
(65244)
经济学(62304)
师范大学(61241)
基金
项目(348402)
科学(272923)
研究(254859)
基金(248562)
(217347)
国家(215453)
科学基金(183324)
社会(156823)
社会科(148408)
社会科学(148366)
(138559)
基金项目(130154)
教育(122575)
自然(119943)
(117433)
自然科(117126)
自然科学(117095)
自然科学基金(114964)
编号(105746)
资助(104834)
成果(87981)
重点(79710)
(77244)
(76484)
课题(75716)
(71458)
科研(66766)
创新(66668)
教育部(65922)
大学(65018)
期刊
(229612)
经济(229612)
研究(160292)
中国(110795)
学报(85520)
(80372)
教育(80289)
科学(76997)
(74093)
管理(73186)
大学(64660)
学学(59825)
农业(55048)
技术(50695)
(47396)
金融(47396)
业经(38099)
财经(37337)
经济研究(36519)
(31991)
问题(30248)
(28896)
图书(27355)
统计(26733)
技术经济(25532)
(24600)
理论(24185)
(24095)
(24061)
科技(23860)
共检索到79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显   史晓谭  
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以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教育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由入学机会、发展规模、教育质量、经费投入、办学条件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我国中职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贡献率差异与相关性差异的内部结构不均衡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省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水平普遍不高,“金字塔”式结构特征明显;除北京、天津和吉林外,我国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均具有非均衡发展特征,且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内外协调性较差。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因地制宜控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加强教育质量内涵建设;非均衡发展省份补齐自身短板,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支撑体制,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蓉  张晗莹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4年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比较分析省际差异,探讨省际中职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建立指数探明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职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总体显著上升,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省际差异较低但存在扩大趋势;中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总体改善且省际差异呈缩小态势,但仍有超四成省份二者发展呈不协调状态。基于此,我国应积极吸引中职生源,助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完善财政支持机制,深化中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双向引领功能,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应性战略调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孟升   范栖银   匡瑛  
采用CIPP评价模型,以2020年的截面数据为材料,测度和比较我国不同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上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发展指数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分布;背景维度呈现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态势,投入维度呈现出“中部塌陷”的态势,过程维度呈现出“中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产出维度呈现出“中部高、东部平、西部低”的态势。因此,要助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全方位“指数式”发展,需要强化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公平治理;增强区域协同效应,打破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圈层隔阂;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全过程出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嵩  
根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原则,从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现状和服务水平三个层面设计了5个综合性评价指标,并选取2003年、2006年、2009年三个时间节点,构建起职业教育评价指数矩阵,进而对我国31个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总体及各区域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虽然东部地区仍然优势明显,但各区域间差异有所缩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嵩  
文章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现状和服务水平三个层面进行了评价指标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求为制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布局调整及宏观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长春  徐长乐  叶磊  孟越男  
“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是当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与发展潜力的资源带、产业带、城市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试图揭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现状,主要结论如下:(1)协调性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旨在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融合性,进而提高区域要素的配置效率;(2)在省际层面上,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整体状况并不理想,发展过程中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3)在地市级层面上,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差异巨大,各个分指数总体呈现出下游向上游逐渐递减的趋势;(4)为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未来本地区需要更加注重跨区域协同合作,将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落脚点,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跨流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持续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斌武  叶萌  庞尧  肖韩  吴杰  
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近十几年中职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区域均衡性和效率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均衡性方面,中部地区财力、物力严重匮乏,西部地区专任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中西部发展滞后,但增速较快;人均教育资源收敛性显著,地区差异缓慢缩小。效率性方面,低效率地区普遍存在着教育辅助人员投入过度;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物力投入偏多,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利用效率不高;西部地区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但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明显不足。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制定生均经费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雪  蔡文伯  
基于2007-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运用GeoDa软件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时空关联模式,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探测与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有所减小,但空间聚集效应明显,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对外开放程度、硬件设备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而对邻近地区作用不明显,城镇化水平抑制了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但有利于邻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良  
采用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计算出全国31个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按照发展指数,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四类地区,5个省市处于一类地区,6个省市处于二类地区,15个省市处于三类地区,5个省市处于四类地区。研究发现,从发展水平的区位分布来看,天津处于一类地区,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资源条件和经费投入三个维度,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普职结构维度,发展指数不够理想;办学规模维度,处于劣势地位。从加强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与合作、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中职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天津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嵩  马树超  
文章围绕对全国不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指数模型,据此分别对2003、2006、2009年各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建立发展指数矩阵,证明了各省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均衡水平的进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  王玉婷  
中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地域性特点。由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中职学校布局与区域发展不相称、中职教育机会在区域间不平衡、中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负担区域差异性明显等问题,应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结合地方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区域间中职学校的交流合作等方面促进广东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国31个省份按其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可以分为5个类型,东部地区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上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样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胡晶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参考现有文献中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个维度的相关指标,构建科技—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和协调度模型,综合评价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6.22%,其中,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95%、5.35%、6.43%。同时,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度达到0.992。其中,"十五"~"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度持续提升,分别达到0.8465、0.8466、0.9152。总体来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政府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同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胡晶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参考现有文献中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个维度的相关指标,构建科技—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投影寻踪法和协调度模型,综合评价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我国科技—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为6.22%,其中,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年均增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纡、赖立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中撰文,通过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测量与比较,发现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指出未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应从重视规模增长转向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