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9)
- 2023(4720)
- 2022(4113)
- 2021(3874)
- 2020(3274)
- 2019(7613)
- 2018(7751)
- 2017(16055)
- 2016(8460)
- 2015(9633)
- 2014(9625)
- 2013(9747)
- 2012(9342)
- 2011(8604)
- 2010(8847)
- 2009(8547)
- 2008(8447)
- 2007(7528)
- 2006(7110)
- 2005(6420)
- 学科
- 济(41005)
- 经济(40971)
- 管理(23715)
- 业(20409)
- 方法(16285)
- 中国(16077)
- 数学(14841)
- 数学方法(14738)
- 企(13898)
- 企业(13898)
- 地方(11742)
- 农(10360)
- 财(9536)
- 制(7888)
- 业经(7498)
- 贸(6983)
- 贸易(6978)
- 环境(6966)
- 农业(6918)
- 城市(6878)
- 学(6802)
- 银(6764)
- 银行(6760)
- 易(6705)
- 行(6516)
- 地方经济(6002)
- 发(5873)
- 融(5708)
- 金融(5706)
- 务(5358)
- 机构
- 大学(134017)
- 学院(131700)
- 济(55495)
- 经济(54135)
- 管理(50373)
- 研究(45296)
- 理学(42528)
- 理学院(41904)
- 管理学(41334)
- 管理学院(41064)
- 中国(34634)
- 京(29855)
- 财(27618)
- 科学(27042)
- 所(22391)
- 财经(22124)
- 中心(21014)
- 研究所(19966)
- 经(19846)
- 范(19214)
- 师范(19104)
- 北京(19092)
- 江(18906)
- 经济学(17714)
- 农(17310)
- 业大(16705)
- 财经大学(16305)
- 州(16302)
- 院(16278)
- 经济学院(16222)
- 基金
- 项目(83120)
- 科学(65975)
- 基金(61792)
- 研究(60575)
- 家(53542)
- 国家(53197)
- 科学基金(45561)
- 社会(40209)
- 社会科(38201)
- 社会科学(38192)
- 基金项目(34143)
- 省(30121)
- 自然(28628)
- 自然科(27932)
- 自然科学(27925)
- 自然科学基金(27374)
- 教育(26531)
- 划(26467)
- 编号(25356)
- 资助(24138)
- 成果(21317)
- 部(18538)
- 发(18451)
- 重点(18151)
- 国家社会(17204)
- 课题(16272)
- 教育部(15916)
- 创(15814)
- 人文(15634)
- 项目编号(15537)
共检索到197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亮 路紫
ICTs(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目前信息社会特征日渐清晰,其特征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关注,特别是在信息网络及其空间范围、结构等领域。文章在计算了信息网络节点城市的信息吸引力指数基础上,利用断裂点公式计算了部分城市的信息辐射面积,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信息指数与信息辐射面积的函数模拟,确定了省会城市信息节点辐射空间,并探讨了其地区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雨凤 唐占峰 余钊 殷艳红
利用回归模型、引力模型、空间插值法分别对城市物流节点辐射量、辐射范围、辐射空间强度进行估算,根据聚类结果将物流节点辐射能力水平划分为枢纽轴点、非枢纽轴点、非枢纽辐点,并对2018年和2025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辐射能力进行评价。不仅从空间角度拓展了物流节点辐射能力评价方法,且为浙江省物流节点辐射空间演变及布局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城市物流节点 辐射能力 空间结构 浙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宁宁 赵宇 陈锐
根据城市信息空间的特点建立基于辐射模型的城市信息影响力测度模型,并以此主要网络联系测度指标构建城市信息空间联系网络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依托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深入研究探讨了信息空间下典型城市构成的城市网络的整体特征,分析网络中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群,纽带城市以及城市合作子群。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信息辐射网络呈现小世界的特征,城市信息空间辐射能力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网络具有较高的聚类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距离,具有较强的局部聚集性和整体连通性。北上广发达城市子群连接了中国南北以及东部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现阶段城市信息发展潜力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部分依赖于地域分布,因此从区域的角度规划城市信息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龙斌
边缘区经济活力的激活必须依靠与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交换,积极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我国很多省际边缘区由于存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原因,加上行政壁垒化与行政边缘化等主观原因,难以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本文提出了省际边缘地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三个基本判断,即通过经济影响力、交通距离、要素流量和空间差异等要素判断接受辐射的可能性,通过断裂点理论进行辐射源的选择,通过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判断辐射阶段。同时,还提出主动融入、自建"中心"和区域结盟等三种省际边缘区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主要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晓辉
制度创新的扩散溢出效应,可由中观层面的测度指标直观确定辐射波及范围。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变量代理指标,本文通过设定门槛值距离的局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分析,发现制度变量的相关性随31个省会(直辖市)城市间距离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且最佳距离得到威尔逊模型和非参数方法的验证。用1996-2013年度截面数据的空间动态过程,显示制度"试验场"往往具有明显的政策外溢效应。因此,制度的经验推广要考虑空间近邻效应,将时间分散到多个空间进行试验,如建立多个自贸区"试验田"。
关键词:
制度 空间自相关 辐射范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吕弦
采用1990~2013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东中部城市群金融集聚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区位熵结合计算各地区金融集聚指数,并利用断裂点模型对城市群的金融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六大城市群与中部地区两大城市群相比,金融集聚程度更高,金融集聚辐射的范围更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金融集聚水平最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这三个城市群为中心的金融辐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群 金融集聚 区位熵 断裂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常学礼 张宁 孙小艳 韩艳
近几十年来,干旱绿洲区城镇村居民用地的增加加剧了相邻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以甘州区、临泽县城和高台县城1985年的城市(镇)空间域为辐射核心,在辐射半径不相交的条件下,以间隔2 km为辐射半径,采用GS技术中的缓冲分析对黑河中游张掖绿洲1985、1995和2006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为主要特点。在空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随离核心城镇区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则相反。在时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在不同的时间段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农田的增加主要在辐射距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辽生 刘新安 于贵瑞 岳燕珍 李正泉 任传友
借助GIS平台和DEM数据 ,生成东北地区 1km× 1km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数据库。利用 1960年~ 1990年累年月平均气候资料 ,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东北地区 189个气象台站总辐射、直接辐射、PAR和地表有效辐射的月值和年值 ;并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和VB6 0语言处理了 1992年辽宁省 5月~ 8月的NOAAAVHRR数据 ,得到了辽宁省 5月~ 8月月均 1km× 1km网格的地面反射率数据。在此基础上 ,分省建立了各种辐射值与宏观地理因子 (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的三维二次空间分布模式。半理论半经验地定量分析了坡度坡向对总辐射和PAR的影响 ,最终建立了...
关键词:
辐射资源 GIS 网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江璐璐 师谦友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②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③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翠兰
本文在明确金融辐射效应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金融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总部集聚度、国际化水平、发展支撑性条件五个层面建立了城市金融辐射效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主要城市金融辐射效应得分情况,并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威尔逊模型测度其金融辐射半径,得出其金融辐射范围,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
金融辐射 威尔逊模型 金融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本林 孟德友 万年庆
高速公路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应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进而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场强模型对河南省2004和2011年中心城市辐射场强运算的基础上,对各区域的空间场能进行比较与分类,继而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各城市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表明: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区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场能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地区间空间分异特征还较为显著,中心城市及邻接地区的场能较强,中原城市群地区高于外围地区,豫东平原地区高于豫西山地区;腹地划分显示郑州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而在腹地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多数城市的腹地范围与行政区划存在较大的偏差,由此认为按照腹地原则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场强模型 城市腹地 河南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洪林 于贵瑞 刘新安 苏文 牛栋 岳燕珍
论文以MTCLIM模型为基础,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基于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等因子的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式。提出了太阳总辐射空间化的模式,即先参数化,然后采用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论文中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实现空间化。同时鉴于逐日太阳总辐射空间化工作量庞大,提出了在计算月均日结果的基础之上,采用线性插值技术快速得到逐日太阳辐射值。从而得到了中国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晓 韩增林 郭建科 赵林
以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威尔逊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发展不平衡,北京的城市金融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环渤海地区并未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金融辐射网络,金融一体化还不成熟,仍有金融盲区的存在;各中心城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金融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卿文武 孙卫民 陈仁升
在缺乏直接辐射、云量、日照时数等地面观测资料情况下,如何正确估算太阳直接辐射对太阳能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EOS-AURA卫星和FY-2C气象卫星反演资料,采用一个改进的宽带辐射传输模型对我国西北5个地面辐射站点2006年和2007年直射日曝辐量进行了估算。模型首先在Bird模型基础上对晴空条件下的太阳直接辐射进行了计算,然后结合FY-2C气象卫星总云量和云类反演数据,引入了一个线性方程,对实际天气状况下的直射日曝辐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5个站点模拟的直射日曝辐量与实测值均存在较好一致性,评价效率系数NSE介于0.68~0.8,而对月均直射日曝辐量的模拟结...
关键词:
直接辐射 总云量 云类 宽带辐射传输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志敏 罗燕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腹地金融业发展滞后、区域联动不足、人才分布不均等,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与金融辐射效应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借鉴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腹地金融业发展、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加强金融人才流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大城市 金融业 金融辐射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