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8)
- 2023(8737)
- 2022(7744)
- 2021(7130)
- 2020(6482)
- 2019(14927)
- 2018(14929)
- 2017(29818)
- 2016(16420)
- 2015(18855)
- 2014(19057)
- 2013(19223)
- 2012(18316)
- 2011(16871)
- 2010(17066)
- 2009(16278)
- 2008(16310)
- 2007(15044)
- 2006(13310)
- 2005(12090)
- 学科
- 济(70979)
- 经济(70901)
- 业(43180)
- 管理(43016)
- 方法(35722)
- 数学(32319)
- 数学方法(32048)
- 企(31965)
- 企业(31965)
- 农(20879)
- 中国(20261)
- 财(17615)
- 学(15890)
- 贸(15021)
- 贸易(15016)
- 易(14633)
- 制(14561)
- 农业(13622)
- 业经(13478)
- 银(12285)
- 地方(12284)
- 银行(12233)
- 行(11709)
- 融(11109)
- 金融(11107)
- 和(10152)
- 环境(10020)
- 务(9964)
- 财务(9948)
- 财务管理(9913)
- 机构
- 大学(254733)
- 学院(251200)
- 济(105911)
- 经济(103707)
- 管理(91740)
- 研究(89785)
- 理学(78592)
- 理学院(77620)
- 管理学(76264)
- 管理学院(75801)
- 中国(67571)
- 科学(56888)
- 京(55008)
- 农(51649)
- 财(49224)
- 所(48316)
- 研究所(43970)
- 业大(41917)
- 农业(41530)
- 中心(40364)
- 财经(39198)
- 江(38318)
- 经(35435)
- 北京(34940)
- 经济学(33716)
- 范(32337)
- 师范(31896)
- 院(31357)
- 经济学院(30750)
- 州(30046)
- 基金
- 项目(161869)
- 科学(125096)
- 基金(116927)
- 研究(113025)
- 家(104445)
- 国家(103597)
- 科学基金(85678)
- 社会(70781)
- 社会科(67024)
- 社会科学(67000)
- 省(62731)
- 基金项目(61645)
- 自然(56544)
- 自然科(55188)
- 自然科学(55164)
- 自然科学基金(54217)
- 划(54139)
- 教育(52533)
- 资助(49665)
- 编号(45390)
- 成果(37682)
- 重点(37309)
- 部(36777)
- 发(35277)
- 创(32753)
- 科研(31913)
- 课题(31748)
- 计划(31496)
- 创新(30803)
- 教育部(30723)
- 期刊
- 济(114236)
- 经济(114236)
- 研究(74374)
- 中国(46798)
- 学报(46219)
- 农(45913)
- 科学(40209)
- 财(36732)
- 大学(33702)
- 学学(31856)
- 管理(31756)
- 农业(31008)
- 教育(23873)
- 融(23833)
- 金融(23833)
- 技术(20420)
- 财经(19785)
- 经济研究(19237)
- 业经(18315)
- 经(17075)
- 业(16556)
- 问题(16400)
- 贸(14079)
- 技术经济(13348)
- 统计(12892)
- 版(12884)
- 理论(12772)
- 商业(11999)
- 业大(11719)
- 国际(11621)
共检索到37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六堂 谢丹阳
本文讨论了我国各省份之间的生产要素配置的有效性问题。首先 ,在估计各省份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 ,给出了各省份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的大小。其次 ,本文引入了刻划边际回报差异程度的指标———离差指标。通过分析发现 ,从 1 970— 1 989年 ,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在缩小 ,从 1 989年起 ,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从 1 970— 1 993年也在缩小 ,但是 ,从 1 994年开始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反而开始上升。最后 ,本文对出现的资本存量和劳动的边际回报率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关键词:
有效性 资源配置 中国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阮征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对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进行回归分析,以得到资本存量与劳动力这两个生产要素相对产出弹性,并由此得出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对于产出的边际回报率。许多实证研究都要涉及到对资本存量K的估计,但是现有研究中对K的估计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就影响了后续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很有必要针对估计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现有研究进行一下探讨。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测算K时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方法重新估算了上海的资本存量K的数据。通过改进方法所估算的上海资本存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三番,年平均增长率为1 1 .1 5% ,资本积累极为迅速...
关键词:
资本存量 边际回报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在研究分析中国省份间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纳入污染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变量,将环境约束条件下的TFP与传统TFP进行比较,并对两类TFP的变化指数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省份间两类TFP的增长动力来自技术进步,且环境TFP的增长率大于传统指数,总体上省份间TFP的变化既存在绝对收敛,也存在条件收敛。
关键词:
服务业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性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在研究分析中国省份间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纳入污染气体排放量等指标变量,将环境约束条件下的TFP与传统TFP进行比较,并对两类TFP的变化指数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省份间两类TFP的增长动力来自技术进步,且环境TFP的增长率大于传统指数,总体上省份间TFP的变化既存在绝对收敛,也存在条件收敛。
关键词:
服务业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性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思杭 金志农 滕玉华
运用2001~2010年中国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林业TFP总体较低,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是阻碍林业全要素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纯技术效率较低。分时期来看,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九个主要林业省份的TFP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关键词:
林业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贾俊雪
本文首先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中国各省份1979~200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从而对中国省份经济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省份经济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效率和相对技术进步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增长差异较大且有逐步增大的倾向,主要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尤其是技术进步率差异较大且逐步增大所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文章选取要素投入及其使用效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根据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合技术进步对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构建了"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积累—经济增长"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1978~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贡献率远高于其他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吴继贵
利用我国1996~2011年29省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解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发现:异质技术前沿下区域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更契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东部TFP增长呈稳中有降的"下台阶型"变化,中部呈稳中有升的"上台阶型"增长,西部则呈持续的"锯齿型"波动;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东西部技术选择存在欠适宜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刚 刘灵芝 伍国勇 赵佳佳
[目的] 通过测算水禽全要素生产率来评估水禽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时分别对比各养殖区域之间TFP的增长率及贡献的差异。[方法] 依托全国22个省、市水禽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索洛残差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TFP贡献率3个角度展开分析。[结果](1)全国水禽TFP均值为1.352,大多数地区的水禽TFP指数均大于1,山东省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全国第一;(2)全国水禽TFP增长率平均值为0.19,水禽TFP贡献率平均值为120%,TFP贡献率和增长率较上一年都有所提升;(3)区域差异比较后发现,西南地区的水禽TFP指数、TFP增长率和水禽TFP贡献率的均值最大,而华中地区的3个指标均值均为全国最小,水禽的TFP区域特征呈现出“北向南移”趋势。[结论] 技术进步对水禽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说明水禽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投入;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禽产量的增长,说明不仅要预防突发事件,而且要不断挖掘发事件后的边际效应;水禽TFP区域差异显著,要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后因地制宜施策,最终提升水禽生产要素投入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炜 范洪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阶段特点、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1%,增长来源主要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省际差异较大,而区域表现出一定的趋同。1998-2012年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无变化,两个地区虽技术水平变化增长0.3%,但技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勇
本文利用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年后呈增长态势,中部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在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中,集聚经济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国有经济比重则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负向影响。研发投入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区域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在中西部区域则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则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结合TOPSIS理想解思想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87~2007年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和空间差异进行了测算,并从技术引进、自主研发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差异的成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技术差距,技术效率的恶化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引进战略没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R&D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正向影响,但其技术进步效应不强;R&D对外资的吸收能力较低,外资与人力资本的结合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生产率的改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差异 FDI 自主研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宿清 徐宏毅
利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7~2015年在我国上市的四家保险集团、四家财险公司以及五家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且考察其时序变化及类别差异与收敛性;同时,应用BCC模型测量各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益和差额变数。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多呈上升趋势,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多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水平是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差别分析发现,保险集团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人寿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低于保险集团和财产保险公司;从收敛性来看,我国上市保险公司收敛性呈现非连续性;整体上保险行业受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影响,年际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但是多数保险公司达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书章 马恒运
根据2004-2008年中国23个省市奶牛场统计数据,采用多产出随机距离函数估计方法,测算全国和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原料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缓慢,技术效率改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潜力较大,技术水平退步是阻碍TFP增长的主要原因;主产区与非主产区之间存在增长差异,且非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更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安然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发生的结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服务业比率上升和制造业比率下降。文中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这意味着,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时,有可能由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而拉低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适当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和税负是必要的。"营改增"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以不超过12%为宜。如果要进一步减轻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