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8)
- 2023(11029)
- 2022(9404)
- 2021(8816)
- 2020(7734)
- 2019(17541)
- 2018(17500)
- 2017(33871)
- 2016(18335)
- 2015(20719)
- 2014(20596)
- 2013(20475)
- 2012(19153)
- 2011(17043)
- 2010(17275)
- 2009(16469)
- 2008(16402)
- 2007(14653)
- 2006(13137)
- 2005(12057)
- 学科
- 济(68527)
- 经济(68412)
- 管理(58176)
- 业(51269)
- 企(41449)
- 企业(41449)
- 财(32441)
- 方法(25296)
- 中国(23014)
- 农(22408)
- 制(22035)
- 数学(21919)
- 数学方法(21691)
- 地方(17056)
- 务(16330)
- 财务(16295)
- 财务管理(16244)
- 业经(15940)
- 体(15705)
- 企业财务(15361)
- 财政(14345)
- 银(14211)
- 银行(14193)
- 农业(13930)
- 学(13502)
- 行(13454)
- 贸(12485)
- 贸易(12475)
- 融(12335)
- 金融(12327)
- 机构
- 大学(254079)
- 学院(253385)
- 济(104037)
- 经济(101596)
- 管理(93416)
- 研究(86192)
- 理学(78860)
- 理学院(77976)
- 管理学(76763)
- 管理学院(76279)
- 中国(68352)
- 财(61955)
- 京(54518)
- 科学(49630)
- 财经(44322)
- 所(43218)
- 江(41409)
- 农(40584)
- 中心(39903)
- 经(39821)
- 研究所(38005)
- 业大(34839)
- 北京(34382)
- 范(33620)
- 师范(33310)
- 财经大学(32263)
- 经济学(32183)
- 州(32067)
- 院(31460)
- 农业(31410)
- 基金
- 项目(159338)
- 科学(124677)
- 研究(122135)
- 基金(113637)
- 家(97061)
- 国家(96204)
- 科学基金(82170)
- 社会(76959)
- 社会科(72728)
- 社会科学(72711)
- 省(64656)
- 基金项目(60110)
- 教育(56247)
- 划(52344)
- 编号(51064)
- 自然(50349)
- 自然科(49076)
- 自然科学(49060)
- 自然科学基金(48137)
- 资助(45937)
- 成果(43580)
- 课题(36263)
- 部(36018)
- 重点(35743)
- 制(34863)
- 发(34407)
- 创(32972)
- 性(32058)
- 国家社会(31284)
- 教育部(31073)
共检索到40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阳衍 刘晔 席鹏辉
省以下财政分权被认为能够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的基层财政困难问题。福建省自2002年进行了省以下财政分权改革,这为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先期经验。通过分析改革后福建省各级财政发展的基本状况,得出省以下财政分权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难以解决我国的基层财政困难和地区差异问题。省以下财政体制在当前条件下走向财政分权并不成熟,未来改革方向应以适当提高省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主,以分收入代替分权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鹏辉 梁若冰
主流财政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省以下财政分权来解决省以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提高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思想,从县域层面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情况分析福建省县级收入自留形式的财政分权的影响,判断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实际效果。为了避免过多的反向因果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了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但也显著加大了各县市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差距。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绿敏 梅建明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是财政学科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国内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央与省级政府的分权,较少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03-2010年福建省县(市)面板数据,对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结率这四个财政分权指标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省以下税收收入分权、省以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自给率的提高,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省以下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促进省以下税收分权、多维度理解财政分权、深入研究财政分权背后的制度及人文因素等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德龙 林青青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江苏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支持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力保障了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然而,现阶段江苏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并不平衡,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财力尤其是基层财力难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匹配。同时,"营改增"对江苏地方财政收入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省以下增值税的分配比例较小,使得市县入不敷出现象更为严重;房产税、资源税的改革试点加剧了原有财政体制的困难,省以下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1994年以来,湖南省以理顺关系、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为主题,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促使省以下财政体制日趋完善,支持和调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趋增强,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1.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1994年,湖南省开始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总的思路是比照中央对省的办法,维护市、县、乡的既得利益,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与事权,确定收支范围。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省只确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省以下财政体制建设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在省以下财政体制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各界对省以下财政体制建设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省以下财政体制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宏亮
财政体制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调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政资金科学配置的重要手段。财政体制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四型财政"建设目标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建立激励机制,建设发展型财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樊丽明 李一花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必然要涉及到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问题。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困难较多,诸如各级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明晰、地方政府级次较多、中央财力不足,以及转移支付时的测算技术和数据的局限等。近期内,可考虑:地方政府间少设专享税、多设共享税,优先完善事权划分,以及完善资金调度办法和建立过渡性的省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阎坤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和延伸。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框架,本是出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要求,但目前过渡色彩很浓重,合理化程度和规范性都不高。从十年来的运行情况看,现行体制在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省以下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康 阎坤
省以下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的贯彻和延伸。改进省以下财政体制,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在当前具有明显的迫切性。本报告认为,在中央对地方财政体制尚不可能一下作出大改革的情况下,将近期目标定位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调动地方各级合理发展经济、精简机构、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上,是适宜的选择。从长远目标看,则需对整个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系统化的调整与规范,逐步划清政府事权,减少财政层级,完善地方税体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安排,并推动配套改革。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分税制 公共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财政改革向着省以下财政体制和基层财政领域逐步延伸,是我国财政发展的自然逻辑。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优化地方财政体制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政策着力点。在剖析我国近年来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从各地间差异较大的财政省管县实施办法中提炼出"优势特色",以县级财政为重点整合地方财政级次,构建与县级基层政府责任相匹配的基本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同时不削弱市级和乡镇财政的特有功能,建立辖区内和跨辖区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高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整体运行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段国旭
财政体制由财政收入划分、财力结算、转移支付三个子体制组成,财政收入划分体制是动力型基础体制,财力结算体制是调控型核心体制,转移支付体制是平衡型补充体制。从影响经济资源流动与配置的动力形式来讲,当前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又可分为链式动力型、点式动力型和面式动力型,各类型体制具有不同的引导资源流动与配置的动力功能。完善省对下财政体制,应兼顾发挥财政体制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平衡机制的作用,努力促进地区间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资源配置 公共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合云
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已经成为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多年来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辖区间外部性问题的广泛存在,是引发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根源。尽可能地纠正我国辖区问外部性,建立一个有效的辖区间外部性内在化机制,是治理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省以下财政体制 辖区间外部性 不对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仍然带有浓重的过渡色彩,特别是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04年6月举行的全国财政科研工作会议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代欣
2022年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工作方向和主要目标是: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使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促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事实上,自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