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0)
2023(14365)
2022(12204)
2021(11095)
2020(9397)
2019(21406)
2018(21088)
2017(41078)
2016(22064)
2015(25174)
2014(25313)
2013(25584)
2012(24644)
2011(22694)
2010(23569)
2009(22494)
2008(21860)
2007(19862)
2006(17919)
2005(16859)
作者
(67357)
(56082)
(55982)
(53541)
(35774)
(26953)
(25682)
(21703)
(21273)
(20163)
(19268)
(18828)
(18061)
(18020)
(17574)
(17567)
(16489)
(16412)
(16284)
(16273)
(14493)
(13929)
(13683)
(12925)
(12925)
(12697)
(12481)
(12407)
(11390)
(11226)
学科
(113434)
经济(113330)
管理(58165)
(58069)
(44341)
企业(44341)
方法(40401)
中国(36596)
数学(35682)
数学方法(35401)
地方(29992)
(29259)
金融(29257)
(28917)
(28416)
银行(28382)
(27526)
(25345)
业经(23319)
(23170)
(22159)
(19722)
贸易(19702)
农业(19693)
(19026)
地方经济(16784)
环境(15259)
(15065)
(14927)
(14833)
机构
学院(331693)
大学(330906)
(149148)
经济(145954)
研究(122798)
管理(118570)
中国(100018)
理学(99213)
理学院(97996)
管理学(96441)
管理学院(95815)
科学(72433)
(71514)
(70445)
(64487)
研究所(57839)
(56797)
中心(56353)
财经(54604)
(52290)
(49190)
经济学(47504)
北京(46598)
业大(45812)
农业(44374)
(44284)
师范(43855)
(43210)
经济学院(42652)
(42097)
基金
项目(202105)
科学(157219)
研究(149498)
基金(144155)
(125138)
国家(124064)
科学基金(103855)
社会(94755)
社会科(89867)
社会科学(89843)
(79285)
基金项目(75417)
教育(67332)
(66647)
自然(63942)
自然科(62306)
自然科学(62287)
编号(61190)
自然科学基金(61161)
资助(59950)
成果(51451)
(49764)
重点(46595)
(44887)
课题(43287)
(41332)
发展(40266)
(39653)
国家社会(39074)
创新(38861)
期刊
(177570)
经济(177570)
研究(109216)
中国(70585)
(53479)
(52812)
学报(49589)
(48384)
金融(48384)
科学(46018)
管理(44435)
大学(37339)
学学(35217)
农业(34880)
教育(33312)
经济研究(29361)
技术(28454)
财经(28227)
业经(27488)
(24388)
问题(23581)
(19613)
(18291)
技术经济(18052)
国际(17864)
理论(17186)
统计(16527)
商业(16348)
世界(16222)
现代(15153)
共检索到533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迎  陈进  吴贤彬  
一、金融危机演变为主权债务危机200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泡沫破裂,在华尔街创新性金融衍生工具推动下,迅速波及国际市场每个角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甄明霞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高速增长时期,而在这两个时期的末期都遭遇了金融危机。第一个阶段末期爆发亚洲金融危机,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也意味着第二个高速增长时期结束。那么,这两轮高速增长有何异同,两次金融危机对上海经济的影响有何不同?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上海出现连续五年的平稳增长时期,那么,在当前更为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上海经济后续发展趋势如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永明  许莉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认为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政府应当成为主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市场、社区、非盈利组织部门只能作为其补充。因此,政府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丹丹  杨静  孟萧  
本文在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模型的基础上,对当前北京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认为就目前北京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说政府应当成为主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私人供给只能作为其补充。建议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进行统一筹划,倡导城市部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使政府将财力(存量和增量)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城乡居民福利的双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永明  许莉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认为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说政府应当成为主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市场、社区、非盈利组织部门只能作为其补充。因此政府应将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  刘毅  齐元静  
本文借鉴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判断标准,对我国不同区域尺度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1)从全国层面看,我国自2003年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2007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从省级尺度的数据判断,2000年以前中国大部分省市未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仍然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010年,中国全部省市均进入了工业化阶段。(3)从地级尺度判断,中国地级单元发展极不平衡。1990年绝大多数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000年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城市明显增多,其中以区域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为主,部分沿海开放城市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2010年,中国大部分城市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以处在工业化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炜  任保平  
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的认识,是一国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透过经济发展的内涵确定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并且从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制度水平的变化以及创新水平四个方面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同时借助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个阶段。本文探讨了新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而从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提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思路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消失,中国步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无疑是最醒目、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的背景与流程、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面临一次大调整、新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孙立刚  张海阳  李伟毅  李娜  
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认为当前工作重点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邓露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刘春  盖美  
文章采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模糊评判方法对山西省1998~2007年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评判,得出该地区在1998~2007年间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但向工业化后期演进的趋势已日益凸显;同时,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受到区位、政策、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内部失衡、经济内部结构错位和城乡二元突出等,文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泽华  
虽然经历了 2 0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中国的金融发展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 ,距离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金融约束理论、政策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对金融自由化不当观念进行匡正的基础上 ,指出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不失为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