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4)
- 2023(9779)
- 2022(8158)
- 2021(8016)
- 2020(6419)
- 2019(14774)
- 2018(14865)
- 2017(27998)
- 2016(16410)
- 2015(18514)
- 2014(18786)
- 2013(18006)
- 2012(17240)
- 2011(16119)
- 2010(16922)
- 2009(15731)
- 2008(15648)
- 2007(14607)
- 2006(13605)
- 2005(12414)
- 学科
- 济(60887)
- 经济(60823)
- 农(50084)
- 业(45236)
- 管理(34358)
- 农业(33123)
- 中国(24243)
- 企(22552)
- 企业(22552)
- 教育(20629)
- 方法(20249)
- 业经(18635)
- 数学(18283)
- 数学方法(18004)
- 制(15792)
- 财(13863)
- 发(13722)
- 学(13639)
- 策(13231)
- 地方(13022)
- 贸(12557)
- 贸易(12550)
- 农业经济(12443)
- 易(12308)
- 银(11912)
- 银行(11893)
- 发展(11660)
- 行(11545)
- 展(11538)
- 及其(11496)
- 机构
- 学院(234776)
- 大学(233622)
- 济(93742)
- 经济(91457)
- 研究(87247)
- 管理(82325)
- 理学(69985)
- 理学院(69135)
- 管理学(67840)
- 管理学院(67387)
- 中国(64154)
- 农(57435)
- 京(51126)
- 科学(50837)
- 所(45052)
- 财(44622)
- 农业(43686)
- 范(40591)
- 研究所(40521)
- 师范(40353)
- 中心(39349)
- 江(38878)
- 业大(38093)
- 教育(34251)
- 财经(33906)
- 北京(33183)
- 师范大学(32182)
- 经(30702)
- 州(30344)
- 院(29913)
- 基金
- 项目(142296)
- 研究(115072)
- 科学(112188)
- 基金(98408)
- 家(84433)
- 国家(83434)
- 社会(69847)
- 科学基金(69150)
- 社会科(65422)
- 社会科学(65406)
- 教育(57861)
- 省(57784)
- 编号(51725)
- 基金项目(50782)
- 划(49598)
- 成果(45737)
- 自然(40843)
- 资助(40049)
- 自然科(39790)
- 自然科学(39776)
- 自然科学基金(39068)
- 课题(38122)
- 发(33937)
- 部(33813)
- 重点(32966)
- 农(32759)
- 年(31653)
- 性(31168)
- 创(29118)
- 规划(28702)
- 期刊
- 济(115659)
- 经济(115659)
- 研究(82259)
- 农(62662)
- 中国(58113)
- 教育(54687)
- 农业(42579)
- 学报(34546)
- 科学(32862)
- 财(29835)
- 融(28732)
- 金融(28732)
- 大学(28170)
- 管理(25513)
- 学学(25250)
- 业经(24981)
- 技术(21800)
- 业(19047)
- 问题(16815)
- 财经(16191)
- 经济研究(15674)
- 农业经济(15277)
- 农村(15096)
- 村(15096)
- 经(13903)
- 职业(13701)
- 版(13226)
- 世界(12674)
- 经济问题(11746)
- 贸(11742)
共检索到37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彭颐 韩延龄
一、农村教育对改变农村状况的作用 教育的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教育的社会收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工业投资效益提高、社会分配平等。教育还会有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出在农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会更注重事业,由于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很高,所以倾向于晚育、优育;而许多文化层次低的人一般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丽君
山西省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之一,农村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的逐步实施和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 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据对静乐、垣曲、乡宁、五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贵珍 尹超然 陈新云 李焕国
正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有效地控制货币投放,是有计划地调剂货币流通,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搞好宏观控制,促进货币流通的日趋正常。最近,我们对唐河县1986年农村市场货币流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大货币”的口径,对市场流通现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乐天
农村教育补偿政策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四国实施农村教育补偿政策的基本状况,并对四国农村教育补偿政策的相似性与相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村教育补偿政策 比较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珊 石人炳
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的逐步形成,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农村传统家庭保障方式已难以承担起全部的保障重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借鉴国外的实践和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 农民 养老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丽英 袁桂林
教育发展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资源由谁进行配置、如何配置等问题是教育能否均衡发展的关键。许丽英、袁桂林撰写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基于对8个样本县在经费、师资等关键性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考察,旨在以均衡为导向,以效率为目标,设计一套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王荣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项关键举措。这两项举措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应采取必要措施,突出重点,解决问题,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改革税收金融体制,解决历史留下的债务问题;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能;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教育的治理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现代教育的市场制度;完善立法司法体系,强化教育发展的法治保障。通过这些措施,调整和完善两项举措,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税费改革 以县为主 体制 成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灿晴 董志强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义务教育尚未“实际普及”,女童辍学严重 ,教育经费短缺 ,师资缺乏 ,高等教育改革对农村教育的负面影响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包括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管理和投入体制 ,农村普及教育和质量提高“两手抓”,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学费问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业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军
教育消费过程同时又是人力资本投资过程。农村教育消费存在着农村受教育者消费负担较重、消费质量偏低、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矛盾、维权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本文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教育消费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教育消费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俊
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人口结构的变化,催生了我国的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在生源方面出现了学员低龄化、目标职业化、消费分离化、学用异地化等新特点。把握这些新特点,采取高三引流成教生源、岗位吸引成教生源、本专套读吸引成教生源、更新招生方式扩大成教生源,是办好21世纪西部农村新成教的重要前提。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全力推进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推行“一教双证”,强化实训,让成教和职业“无缝对接”;实行“定单式培养,让家长的“投入”与子女上岗就业的“产出”相平衡,是办好21世纪西部农村新成教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新特点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启动我国农村教育消费意义重大 ,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消费水平很低 ,其主要原因在于存在过高的预期教育消费成本。因此 ,应通过减免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增强农村教育的需求适应性等途径来启动我国农村的教育消费。
关键词:
农村 教育消费 义务教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松海 孙春 白瑜洁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师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基础设施和管理存在隐患,子女教育成为贫困家庭沉重负担等。教育改革滞后于财税体制改革、教师薪酬制度不合理、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和效率优先的导向等是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要改变市场化的改革思维,让教育真正回归公共服务的属性,构建有利于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体系,尝试以教师轮岗和师校分离为切入点改变区域内部教育失衡的格局。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负担 教师轮岗 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衡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要完全彻底信息化;要有乡土特色;要有乡村本色优秀教师。
关键词:
信息化 乡土特色 乡村教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水山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建立健全了比较完整的新中国农村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城乡适用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正如"三农"问题一样,农村教育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全部得到圆满解决。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必须整体考虑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正确分析农村教育、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和规律,这是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思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飞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教育公平问题逐步显现,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持续发展、发展规律及教育质量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由此给农村教育造成了不公平,而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只有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教育公平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