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5)
2023(5642)
2022(4176)
2021(3890)
2020(3247)
2019(7435)
2018(8223)
2017(16389)
2016(9117)
2015(10337)
2014(10826)
2013(10176)
2012(9197)
2011(8335)
2010(8652)
2009(8455)
2008(8574)
2007(7641)
2006(7403)
2005(7178)
作者
(25198)
(20653)
(20559)
(20098)
(13053)
(9624)
(9598)
(7926)
(7875)
(7412)
(7027)
(6763)
(6754)
(6711)
(6406)
(6405)
(6079)
(6001)
(5967)
(5916)
(5575)
(5075)
(5039)
(4752)
(4710)
(4699)
(4662)
(4658)
(4180)
(4006)
学科
(37825)
经济(37776)
管理(22383)
(22049)
中国(16696)
(16275)
企业(16275)
(13488)
(13278)
方法(12192)
数学(10616)
数学方法(10554)
业经(10396)
(9922)
(9826)
(9214)
银行(9207)
(8917)
体制(8258)
农业(8080)
(7588)
金融(7588)
地方(7126)
(7099)
(7070)
贸易(7065)
(6897)
(6565)
税收(6305)
(6249)
机构
大学(129441)
学院(129400)
(57093)
经济(55886)
研究(46752)
管理(44946)
中国(37712)
理学(36960)
理学院(36567)
管理学(36051)
管理学院(35805)
(31150)
(28662)
科学(25212)
(23786)
财经(23078)
研究所(20893)
(20778)
(20748)
中心(19957)
北京(19154)
(18877)
(18310)
经济学(18206)
师范(18175)
财经大学(16839)
(16610)
(16479)
经济学院(16394)
业大(15166)
基金
项目(71616)
研究(57860)
科学(55564)
基金(49818)
(42119)
国家(41732)
社会(36431)
科学基金(34616)
社会科(34413)
社会科学(34403)
(27526)
教育(27173)
基金项目(25573)
编号(25391)
(22983)
成果(22470)
资助(19954)
自然(18913)
自然科(18390)
自然科学(18383)
课题(18215)
自然科学基金(18040)
(16727)
(16562)
重点(16367)
(15594)
(15151)
项目编号(15009)
国家社会(15007)
(14945)
期刊
(72239)
经济(72239)
研究(48639)
中国(29702)
(22624)
教育(20426)
(18848)
管理(18808)
(17618)
金融(17618)
学报(16185)
科学(15454)
大学(13136)
业经(12577)
农业(12277)
经济研究(12202)
财经(12031)
技术(12018)
学学(11844)
问题(10737)
(10425)
(8758)
国际(7559)
理论(7464)
商业(7184)
改革(7125)
(7125)
现代(6912)
实践(6590)
(6590)
共检索到21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欧阳巩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输取得了显著成就,营业里程由解放初期的2.2万公里增到目前的5.2万公里,布局有所改善。据统计,从1950~1984年,铁路共完成货运量150.6亿吨,货物周转量10万亿吨公里;客运198.2亿人,旅客周转量2.5万亿人公里。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输仍落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突出表现是铁路少、装备差、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现有1/4的区段、1/3的主要编组站利用率达到饱和,限制口有20多个,加之我国运输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适应,致使物不能畅其流,人不能便其行。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同整个国家有一个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一样,我国教育事业也将经历一个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我们责无旁贷,在改革的"深水区",继续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和充分发展。从解决新时代教育所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亚林  高克  
一、铁路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铁路运输需求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并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起着骨干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国家应给予重点投资,优先发展。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铁路都有个超前发展历史阶段,并建立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许多国家运能大于运量,反映出这些国家在交通这输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由于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对现代农业生产的系统性改革刻不容缓。要积极推广农业“互联网+”计划,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广可循环经济,坚持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高举邓小平旗帜,深化金融改革,为我国金融现代化而奋斗李茂生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在这玄黄色变、举世同悲的时候,对他最好的悼念,莫过于继承他的遗志,矢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将他老人家亲自设计和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由于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对现代农业生产的系统性改革刻不容缓。要积极推广农业"互联网+"计划,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广可循环经济,坚持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永坤  李聪聪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目的,但我国农业改革中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专业性及综合素质不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二三融合层次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文章认真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和难题,并提出优化人力要素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金融扶持政策的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历经波折、异军突起,经历了恢复重建——大力发展——快速发展的脉络。其发展并非匀速,而是一个经历了起伏又加速的过程,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根据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文件,可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40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条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体现了三个关键词:"适需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文章对其未来发展作出了四方面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由于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对现代农业生产的系统性改革刻不容缓。要积极推广农业"互联网+"计划,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广可循环经济,坚持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杼滨  
实施科教兴路战略把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铁道部部长韩杼滨铁路的现代化,取决于铁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装备水平。铁路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铁路产业,是当代世界铁路发展的大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综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枝煌  林宇驰  
金融模块化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一个思路。金融模块化包括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本文从模块、模块化和模块化集中的介绍入手,论述了金融模块化集中及其对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阐释金融模块化集中的三大战略选择: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构筑金融企业与其企业客户的外部战略联盟和构筑金融综合监管机制,然后论证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必须在金融领域加强市场的力量,通过金融模块化方法等金融创新手段实现中国金融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学制体现出一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现行学制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学制的延续,已严重滞后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如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的失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其症结多在于学制建设的滞后性。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出台高等教育分类标准、理顺各系统的关系、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不失为有益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汪德华   马珺   何代欣   杜爽   许艺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涉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领域,主要目标指向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扩大国内消费奠定制度基础,助力创新引领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共同富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地区协调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为重点,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以加强统筹能力和绩效导向,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以统筹发展和安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易丹丽  郑利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柏海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战略决策、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在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改革、立法和治理的三者关系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之治的目标指引下,"新政"与"变法"互相扶持、相得益彰。在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林业和草原部门职责得到重组优化,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对我国林草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有鉴于此,在梳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涉林涉草立法情况、调查地方立法现状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林草法律体系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张突出林草融合的要求,推动我国林草法律体系改革步伐,加快实现林草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