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7766)
2022(6582)
2021(5941)
2020(4772)
2019(11034)
2018(11067)
2017(21941)
2016(11785)
2015(13627)
2014(13678)
2013(13796)
2012(13560)
2011(12636)
2010(13139)
2009(12373)
2008(12286)
2007(11396)
2006(10594)
2005(10036)
作者
(35877)
(29616)
(29370)
(27852)
(18837)
(13987)
(13447)
(11442)
(11159)
(10746)
(10045)
(9646)
(9601)
(9517)
(9221)
(9089)
(8729)
(8559)
(8536)
(8411)
(7696)
(7279)
(7185)
(6789)
(6756)
(6689)
(6686)
(6640)
(5969)
(5858)
学科
(59123)
经济(59070)
(33482)
管理(32812)
(25231)
企业(25231)
中国(21912)
地方(18708)
方法(18045)
(17533)
数学(15259)
数学方法(15153)
业经(14081)
(12663)
(12648)
银行(12636)
(12372)
(12159)
贸易(12145)
(11759)
农业(11598)
(11504)
金融(11504)
(11050)
(10839)
地方经济(10745)
环境(9292)
(9106)
技术(8888)
(8751)
机构
学院(179734)
大学(176972)
(79893)
经济(78136)
研究(67304)
管理(65845)
理学(54387)
理学院(53740)
中国(53539)
管理学(53085)
管理学院(52722)
(39470)
(38089)
科学(37439)
(34686)
研究所(30660)
中心(29626)
(28902)
财经(28851)
(27043)
北京(26456)
(25852)
(25508)
师范(25311)
(24017)
(23858)
经济学(23746)
业大(21712)
经济学院(21233)
财经大学(21004)
基金
项目(102861)
研究(80497)
科学(80381)
基金(71600)
(60705)
国家(60122)
社会(50565)
科学基金(50466)
社会科(47993)
社会科学(47984)
(40890)
基金项目(37054)
教育(36381)
编号(34293)
(34127)
资助(29699)
成果(29421)
自然(29347)
(29057)
自然科(28580)
自然科学(28574)
自然科学基金(28042)
课题(24956)
发展(24162)
(23742)
重点(23280)
(22926)
(21297)
(20566)
(20346)
期刊
(102026)
经济(102026)
研究(62601)
中国(41360)
管理(28294)
(26925)
(26227)
(23912)
金融(23912)
教育(23182)
科学(22503)
学报(21600)
业经(18605)
农业(18500)
大学(16851)
经济研究(16516)
技术(16317)
学学(15475)
财经(14230)
问题(13939)
(12321)
(12277)
国际(11277)
商业(10515)
理论(9663)
技术经济(9518)
(9415)
现代(9407)
(9284)
论坛(9284)
共检索到301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洪欣  宁永胜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文章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紧张的能源形势增加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紧迫性;对和平发展下的中国能源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只有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完善相关的能源储备,才能缓解能源的紧张局面,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则是根本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彦  
由于能源对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极端重要性,能源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围绕能源的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把能源作为本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国家在资源赋存、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与政治形势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就有不同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战略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内能源事业所制订的全面的综合的长远指导方针。能源战略是指整个能源事业的发展战略,既包括能源开发,也包括输送、加工、转换、利用和节约。基本内容可包括以下九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呈"二八现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依靠非农收入难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生产由生产主导向消费导向转变,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农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由微利转为亏损,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下滑,多数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WTO低关税配额制向自油贸易区零关税转化,由部分投入品残留转为农业立体式污染。农业发展应做好战略选择,处理好稳粮与增收关系,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培养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呈"二八现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依靠非农收入难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生产由生产主导向消费导向转变,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农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由微利转为亏损,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下滑,多数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WTO低关税配额制向自油贸易区零关税转化,由部分投入品残留转为农业立体式污染。农业发展应做好战略选择,处理好稳粮与增收关系,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培养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清泉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推进工业化过程中, 目前面临着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文章从工业发展战略理论出发,结合本国工业发展现实,认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应是:“两轮驱动”即一轮是城市向工业信息化方向发展,另一轮是农村应全面加速推进工业化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立新  
南通雄居长江三角洲洲头,独特的优越区位,使其在上海与江苏省沿海经济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对南通“十一五”期间港口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其发展的角色定位和战略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坤宇  
能源效率的跨国差异在文献中被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提供较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指出能源效率差异的决定要素。本文认为,国家间能源效率的巨大差异主要归因于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如果一国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那么该国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必将违背由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内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因此政府必须以扭曲市场最优配置的方式保护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使得能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从而导致能源效率的低下。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坤宇  
能源效率的跨国差异在文献中被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提供较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指出能源效率差异的决定要素。本文认为,国家间能源效率的巨大差异主要归因于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如果一国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那么该国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必将违背由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内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因此政府必须以扭曲市场最优配置的方式保护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使得能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从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  
90年代至下世纪初,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能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平低并以煤炭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以提高能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为重点,同时加强环境无害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现状和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能源利用效率过低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专门制定了节能降耗战略。但是,由于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节能降耗指标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在2006年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从此背景出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地区能源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强  王安建  王高尚  于汶加  
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大优势是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其资源量相比人类需求来说,可谓资源无限。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也是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大多存在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对其开发利用需要在技术、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更大努力。本文对新能源资源潜力和总体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总瑛  唐跃刚  
我国油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40×10t和9.3×10m,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油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程度较高,储量、产量增长的潜力有限,石油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能略有上升,保持在25%~26%;而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却很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望较快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9.4%;与之对应,煤炭消费比例会有所下降,但不会改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首要地位。为此,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能源消费和能源需求变化等特点,对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提出5条建议: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