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9)
- 2023(6743)
- 2022(5651)
- 2021(5116)
- 2020(4071)
- 2019(9376)
- 2018(9527)
- 2017(18857)
- 2016(10136)
- 2015(11686)
- 2014(11797)
- 2013(12047)
- 2012(11944)
- 2011(11136)
- 2010(11527)
- 2009(10938)
- 2008(10755)
- 2007(9815)
- 2006(9290)
- 2005(8776)
- 学科
- 济(52121)
- 经济(52074)
- 管理(27019)
- 业(25587)
- 中国(20159)
- 地方(17286)
- 企(16903)
- 企业(16903)
- 农(16285)
- 方法(15676)
- 数学(13812)
- 数学方法(13750)
- 业经(11752)
- 银(11429)
- 银行(11419)
- 行(11217)
- 农业(10921)
- 制(10903)
- 融(10542)
- 金融(10542)
- 发(10300)
- 贸(10188)
- 贸易(10175)
- 地方经济(9975)
- 易(9831)
- 财(9417)
- 环境(8895)
- 学(7825)
- 发展(7563)
- 展(7542)
- 机构
- 学院(156039)
- 大学(153974)
- 济(69979)
- 经济(68475)
- 研究(59044)
- 管理(55871)
- 中国(47581)
- 理学(45822)
- 理学院(45277)
- 管理学(44702)
- 管理学院(44411)
- 京(34752)
- 财(34005)
- 科学(33474)
- 所(30578)
- 研究所(26990)
- 中心(26244)
- 财经(25655)
- 农(25294)
- 江(24929)
- 北京(23434)
- 经(23057)
- 范(22110)
- 师范(21922)
- 经济学(21407)
- 院(20899)
- 州(20682)
- 业大(19850)
- 农业(19516)
- 经济学院(19248)
- 基金
- 项目(89450)
- 研究(69929)
- 科学(69535)
- 基金(61966)
- 家(52747)
- 国家(52247)
- 社会(44140)
- 科学基金(43425)
- 社会科(41895)
- 社会科学(41886)
- 省(35665)
- 基金项目(32269)
- 教育(30991)
- 划(29662)
- 编号(29603)
- 发(26248)
- 资助(25509)
- 成果(25258)
- 自然(24752)
- 自然科(24065)
- 自然科学(24058)
- 自然科学基金(23588)
- 发展(21789)
- 展(21418)
- 课题(21415)
- 重点(20242)
- 部(19983)
- 创(18154)
- 国家社会(17768)
- 性(17728)
共检索到261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姜涛
一、概述能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又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1993年末煤炭的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Gt,占世界的11.1%,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3264百万吨,占世界的2.32%,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67000亿立方米,占世界的1.18%,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达676GW(其中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为379GW)。但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多,煤炭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明辉 肖青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能源环境是我国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此外能源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不尽合理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本文在剖析能源环境成因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祈为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能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能源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杨朝红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供应面临严重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于相对不足的资源基础,也来自目前的开发战略。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坚持了以国内资源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无法满足发展在质量上的需求。为此,有必要扩大开源、实施能源发展的1+1战略:即增强资金、技术和政策投入、从扩大国内资源生产总量和现代关键矿种油气资源进口两个方面进行开源,并使其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人口基数大,能源资源又相对不足,在此资源基础上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除了继续增加资金及技术投入以扩大能源资源总量、完善法制及管理以加强节约外,加大能源供应的开放性、增加油气等资源的进口是十分必要的。从世界工业化实践和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出发,将能源供应保障置于国内和国际“两个轮子”上,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能源供应 战略调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原艳梅 林振山 徐志华
能源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EMD方法分别对1953~2006年间我国人均耗能值及万元GDP能耗值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分别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我国人均耗能值以13.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万元GDP能耗值以4.7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无论是基于人口的预测,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到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约33×108t标煤。即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得当,经济增长按年7%的增长率预测,能源供需之间仍是不平衡的。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前景不容乐观。...
关键词:
人口 EMD GDP 能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路正南 田立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刘萱芝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199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评价体系中的13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各指标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并提炼出3个主要影响因子。在计算出主要影响因子的综合值之后,得出了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能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莉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能源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才能使我国能源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敏英
未来我国能源的发展将会受到自然界客观因素和人类主观因素的众多影响。分析归纳,其中资源条件、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政策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认识到它们对今后发展的影响作用,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下的我国能源发展出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宗晋 高庆华
事故、灾害、环境、社会是一个互馈的系统 ,安全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技术安全问题 ,应从狭义的范畴转向广义的范畴。本文分析了事故树与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 ,认为社会安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并提出了建立社会安全保护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安全 事故 自然灾害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战略选择。文章从能源安全的研究意义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能源安全状况的分析,揭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同时,对我国当前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建立可持续的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保障。
关键词:
能源安全 可再生能源 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平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也是我国范围内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指出能源消费面临严峻形势;确立了未来5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其总目标是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持续能源为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做法,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立足科学发展观,注重能源资源的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吉林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同时也使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目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能源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最基本保证,能源安全运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北京市将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能源安全放在核心地位,把能源节约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逐步建立多元互补、多方供应、协调发展的优质化能源结构,打造首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和谐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能源 安全 清洁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