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2)
2023(11285)
2022(10176)
2021(9827)
2020(8371)
2019(19838)
2018(20158)
2017(40414)
2016(21870)
2015(24861)
2014(25110)
2013(24994)
2012(22692)
2011(20434)
2010(20658)
2009(19090)
2008(18692)
2007(16329)
2006(14481)
2005(12839)
作者
(62403)
(51273)
(51117)
(48961)
(32633)
(24587)
(23333)
(20186)
(19355)
(18528)
(17477)
(17234)
(16308)
(16157)
(15889)
(15638)
(15347)
(15297)
(14682)
(14514)
(12759)
(12622)
(12459)
(11792)
(11580)
(11451)
(11415)
(11333)
(10337)
(9961)
学科
(86427)
经济(86333)
管理(62202)
(59860)
(48667)
企业(48667)
方法(44433)
数学(39600)
数学方法(38942)
(26930)
中国(23571)
(23483)
(21809)
税收(20364)
(20190)
业经(17875)
(17182)
(16234)
贸易(16225)
(16127)
(15818)
农业(15526)
地方(15428)
理论(14727)
(14372)
(14092)
财务(14018)
财务管理(13992)
(13407)
银行(13374)
机构
大学(311585)
学院(310941)
管理(126102)
(123209)
经济(120495)
理学(109794)
理学院(108664)
管理学(106625)
管理学院(106074)
研究(97524)
中国(73420)
(66554)
(62365)
科学(60559)
财经(49084)
(48740)
业大(44356)
(44354)
(44343)
(43961)
研究所(43906)
中心(43277)
北京(42794)
(39353)
师范(39044)
经济学(36672)
财经大学(36318)
(36306)
(35235)
农业(34615)
基金
项目(207019)
科学(162003)
研究(152847)
基金(149583)
(128977)
国家(127933)
科学基金(110183)
社会(94366)
社会科(89484)
社会科学(89458)
(80100)
基金项目(79340)
自然(72022)
教育(70421)
自然科(70339)
自然科学(70325)
自然科学基金(69022)
(67487)
编号(64432)
资助(63675)
成果(52538)
(45794)
重点(45349)
课题(43118)
(42985)
(42565)
项目编号(40185)
创新(39649)
科研(39644)
教育部(39434)
期刊
(131398)
经济(131398)
研究(96630)
中国(51706)
管理(45436)
学报(45371)
(45205)
科学(41825)
(39440)
大学(34295)
教育(33416)
学学(32213)
农业(27804)
技术(27547)
(24429)
金融(24429)
财经(22545)
业经(21910)
经济研究(21875)
(19001)
问题(17628)
理论(16309)
(16172)
图书(16148)
(15949)
技术经济(15606)
实践(15015)
(15015)
统计(14971)
商业(14377)
共检索到448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近10多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几乎都一致认为我国税收收入规模一直在不合理地下降,而且规模太小。这一判断除了涉及到价值判断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税收收入规模持续下滑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断定这种下滑趋势是不合理的。为了正确而客观地认识我国税收收入的规模及其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规模:一是从政府各种收入渠道的角度,用税收比重(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指标来分析;二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用税收比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指标来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及其变化的客观性和决定因素,并从中找到扩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樊勇  
我国共有县级行政组织(包括地级市辖区)2862个,为超过80%的全国人口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税收收入作为县级政府收入中最稳定的来源,它的组成及变化直接影响县级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兴球  许建国  张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完善现行的靠经验预测来年税收收入的传统做法,需要引入现代计量经济方法,以使税收收入预测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为制定税收计划和国家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运用较多的是计量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利用我国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税收与GDP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税收与GDP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首先,GDP会对税收的增长起到一个长期、稳定的正向拉动作用;其次,税收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会对此后5期的税收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税收计划管理模式对我国税收收入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即一期税收收入增加后,下一期税收计划往往会随之提高,继而引起以后多年的税收计划的增加;最后,当税收受某一外部条件的冲击后,会给GDP带来反向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时滞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民  左亚林  吴金光  
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我国税收预测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十二五"时期税收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税收收入预测模型,从产业税源角度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税收收入进行预测,并就提高我国税收收入预测分析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国华  张平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书博  
财政分权包括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两个方面。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单列税收收入分权指标衡量税收收入分权程度,它包括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以及地方政府拥有的税收自主权两个方面。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包括税收收入分权改革,规范了中央、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项改革以来,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地方税收入占比较小、地方政府缺乏税收权限等。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改革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杨  王蔚  陈昱锦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的公共服务,收入的稳定性对于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税收收入稳定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地方税收收入多样性有利于消除地方税收收入波动的非系统风险;在经济基础较为稳定的地区,单一主体税种有利于收入稳定,而经济基础不够稳定的地区,则需要增加税收收入的多样性。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尽相同,忽视各地的具体经济基础而制定全国统一的多样化税收组合,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杨  王蔚  陈昱锦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的公共服务,收入的稳定性对于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税收收入稳定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地方税收收入多样性有利于消除地方税收收入波动的非系统风险;在经济基础较为稳定的地区,单一主体税种有利于收入稳定,而经济基础不够稳定的地区,则需要增加税收收入的多样性。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尽相同,忽视各地的具体经济基础而制定全国统一的多样化税收组合,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雷雨恒  
本文对全国城镇居民住宅存量房征收房产税,以2012年为基期计算未来10年开征房地产税可能产生的税收收入及居民税收负担。结果表明,开征房产税有助于形成一定的财政收入,缓解地方财政困境,且并不明显增加居民负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国林  张阳凡  何凌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构建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以求实现对税收计划的科学管理。然而,与国税部门相比,地税部门受上级税务部门和同级政府的双重领导,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一方面在新常态下,传统税收收入计划模式存在着"增长率"设定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制于现行体制和税源预测技术等客观因素,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面临着难以投入运用的窘境。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税收收入计划模式的运作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国林  张阳凡  何凌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构建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以求实现对税收计划的科学管理。然而,与国税部门相比,地税部门受上级税务部门和同级政府的双重领导,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一方面在新常态下,传统税收收入计划模式存在着"增长率"设定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受制于现行体制和税源预测技术等客观因素,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面临着难以投入运用的窘境。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税收收入计划模式的运作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娇  
经济是税收之根本 ,税收的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增长 ,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经济与税收之间的一般规律。本文分析了税收收入与GDP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世界各国宏观税负的分析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 ,论证了我国目前小口径宏观税负偏低 ,而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已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进而得出了解决目前财政困难的措施是调整目前的政府收入结构 ,规范政府收入形式 ,而不宜走简单增税的路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丽  
优化税制结构是"十二五"期间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税收收入结构是税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税收收入结构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2002~2011年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其他税类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数据,发现我国的税制结构存在流转税类仍然偏高、所得税类难以发挥再分配作用、财产税类缺失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应该建立更加重视发挥直接税作用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和调整税种结构:降低增值税的税率;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扩大房产税试点;调整资源税及开征遗产税,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