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3)
2023(6828)
2022(5892)
2021(5396)
2020(4764)
2019(10772)
2018(10931)
2017(22738)
2016(12347)
2015(13659)
2014(13757)
2013(14023)
2012(13032)
2011(11806)
2010(11954)
2009(11724)
2008(11832)
2007(10789)
2006(9919)
2005(9451)
作者
(34344)
(28515)
(28339)
(27571)
(17931)
(13540)
(13028)
(10849)
(10613)
(10476)
(9966)
(9345)
(9297)
(9214)
(9109)
(8881)
(8545)
(8305)
(8218)
(8203)
(7609)
(6910)
(6838)
(6549)
(6494)
(6476)
(6459)
(6318)
(5723)
(5563)
学科
(49537)
经济(49453)
管理(41174)
(38566)
(31029)
企业(31029)
(24550)
(21756)
方法(20768)
税收(20312)
(20137)
数学(18659)
数学方法(18547)
(17747)
中国(16391)
(14681)
(12121)
(11843)
财务(11824)
财务管理(11796)
企业财务(11204)
(11109)
银行(11096)
业经(10975)
收入(10772)
(10580)
体制(10554)
(9977)
贸易(9969)
(9801)
机构
大学(181536)
学院(180500)
(82815)
经济(81231)
管理(67551)
研究(59304)
理学(57347)
理学院(56799)
管理学(56151)
管理学院(55816)
(49119)
中国(47806)
(37842)
财经(36709)
(33030)
科学(31329)
(29511)
(27976)
经济学(27466)
财经大学(27069)
中心(25782)
研究所(25536)
经济学院(24923)
北京(24624)
(23520)
(21578)
业大(21322)
(21227)
(20513)
师范(20316)
基金
项目(107133)
科学(85046)
研究(82002)
基金(79521)
(67535)
国家(67025)
科学基金(57443)
社会(54821)
社会科(52141)
社会科学(52131)
基金项目(41294)
(39803)
教育(37191)
自然(33876)
(33568)
编号(33182)
资助(33093)
自然科(33036)
自然科学(33028)
自然科学基金(32471)
成果(29008)
(27065)
(25650)
重点(24006)
国家社会(23358)
(22963)
课题(22831)
(22777)
教育部(22634)
(22134)
期刊
(94785)
经济(94785)
研究(65095)
(39231)
中国(33962)
管理(26486)
学报(23131)
(21636)
科学(21618)
(20439)
金融(20439)
财经(18892)
大学(18564)
学学(17586)
(16635)
经济研究(16352)
(16174)
(15911)
教育(14961)
业经(14471)
税务(14163)
技术(13890)
农业(13862)
问题(13499)
(11348)
国际(10124)
理论(9568)
技术经济(8822)
财会(8780)
商业(8629)
共检索到28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当前,仅仅提高直接税比重无法实现优化再分配的目标,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直接税税种都具有较强的个人收入再分配能力,同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理论上具有较好再分配效应的直接税税种,其实际再分配能力如何是依赖于税制设计的。间接税也能够在再分配中发挥作用:设计良好的特别消费税具有直接的再分配效应;增值税等一般消费税能够为再分配财政支出政策筹集必要资金。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直接税税制的选择和直接税比重的提高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在致力于优化直接税体系,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税种收入比重的同时,我国也不能忽视间接税在再分配中的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勇辉  龙小琴  
基于1995~2011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通过计算税前税后基尼系数,从整体上评估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除2006年与2011年之外,我国个人所得税都发挥了正向且不断增长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同时,通过分解分析其累进性及平均税率得出,在1995~2005年我国个税改革较缓慢时期,虽然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不断下降,但由于其平均税率的增加导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仍在不断增强;在2006~2011年个税改革较频繁期间,三次免征额的提高虽然提高了税收的累进性,但同时也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从而弱化了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所以,必须从综合税制体系、税收结构、征缴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希平  
香港地区税制在过去的几十年变化很小。一直以来,香港税制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税负公平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非税收入、税率结构、标准税率、税额抵免以及财政收入结构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香港税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RSA指数和有效税率来检验香港税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结果表明:香港的税制具有一定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所得税的累进性随着税率结构的微幅调整而变化。如果能够减少资本利得的免税政策,提高所得税扁平的税率结构或取消标准税率,调整税额抵免的策略使税额抵免更有针对性,那么香港税制的累进性将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根  徐建斌  
本文基于财政幻觉理论,利用地级市城市数据和个体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税制结构与居民再分配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税制结构与居民的再分配需求显著相关,城市的间接税比例越高,居民的再分配需求越高。进一步的边际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税制结构对居民再分配需求的边际影响与人均GDP水平的影响大体相当,但明显大于个体收入水平对再分配需求的边际影响。因此,要减轻我国严重的财政幻觉效应,优化税制结构是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莉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1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首次在引入广义熵指数并考虑居民隐性收入的基础上研究了2011年税制调整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税制调整对个税再分配效应的总体影响不明确,但从结构上看个税"调节高收入"的效果显著改进,且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家庭受益最大。文章最后建议从结构层面细化个人所得税再分配功能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再分配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晋武  
《二元税制、城乡收入差距与财政再分配改革》一书围绕社会财富的财政再分配问题,以二元税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为研究重点,认为财政调控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很大的空间。该书视财政再分配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提出了"双重双轨制分配模式下的财政再分配失灵"假说,在财政再分配理论认知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学良  
近两年,随着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全国联网,为推进房产税改革扫除关键技术障碍,政府工作报告近两年连续提出要"推进房产税立法",措辞从"稳妥推进"变为"稳步推进",因此房产税改革有所提速,引起人民的普遍关切。房产税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在税制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到房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以保障居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文  
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运行不规范、人均收入低、政府能力相对较差会使税制的名义累进性与实际累进性发生较大脱节。因此,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调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税制累进性很可能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税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税制的再分配能力确实较发达国家差。鉴于此,在发展中国家的再分配调节过程中,应当有一些新思路:再分配效果并非指某个特定累进税种或整个税制的再分配效果,而应当是整个财政制度的再分配效果。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再分配目标时,应当将整个税制纳入到财政制度的框架中,而不能纠结于某个特定税种的累进性及其在税制中的比重,即不能片面重视税制的累进性。在再分配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税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以尽量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玉高   孙永广   施祖麟  
一、引言 经济活动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或者说经济生产活动需要温室气体排放投入。温室气体的累积存量引起了全球变暖问题,而且可能造成各国的经济损失,为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1992年在里约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10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1世纪议程》。迄今为止,已有150多个国家批准了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熊艳  
本文从税收收入规模、结构、征管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并未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定量分析我国税收制度对居民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其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对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及相应的税制改革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静  王亚丽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均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在农村地区逆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但城乡的逆向调节程度都在逐渐弱化。鉴于税收对城镇与农村的再分配效应差异,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完善收入监控机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方向和力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音频  闫胜利  
间接税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发挥怎样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程度。然而,间接税易于转嫁的特点使得测量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为此,相关文献大多在间接税完全转嫁的假设下,测量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间接税转嫁的理论与现实基点,检验我国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七大类生活消费品的间接税80%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各收入阶层以及各阶层居民不同消费支出项目所承担的间接税比例呈不规则分布。我国间接税具有逆向调节的负效应,不利于社会公平。但是在居民完全承担间接税的假设条件下,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童锦治  苏国灿  刘欣陶  
作为特定性税种,消费税已经成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收入分配效应也引起了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的估算,得出了我国消费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用Kakwani分解方法研究了形成这一效应的结构性原因。研究发现:(1)我国的消费税总体呈现出累进性,有利于收入再分配;(2)不同应税项目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所不同,其中烟和酒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成品油和汽车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具有较强的正向调节作用;(3)成品油和汽车消费税对收入再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抵消了烟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陈星霖  
文章基于CHNS2010—2014年工薪收入数据,与旧个人所得税制相对比的视角,研究新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差距改善效应、横向和纵向公平性效应以及相对益贫性方面进行了测算。实证结论表明,实行免征额提高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但专项费用的扣除有益于总体收入差距的缩小;免征额的提高加强了税收的累进性,但抑制了纵向公平效应的调节功能,按年征收含附加扣除相比按月征收不含附加扣除的新个税纵向公平效应更大;对工薪收入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其相对贫困发生率较税前有所下降,但随着免征额的提高,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逐渐变小;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没有扭转初始收入分配的非益贫性,但免征额提高使得相对益贫性指数提高,且按年征税并扣除专项附加的税制对收入分配相对益贫性的促进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子印  
在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工薪所得分布密度函数的基础上,计算了2011年工薪所得税改革之后的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工薪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微弱。尽管累进性高于国际水平,但是,由于税制设计中存在较大的级距差异,导致累进性随税前收入不平等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不利于工薪所得税发挥调节作用。另外,较低的平均税率水平也降低了工薪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如果政府试图通过工薪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则提高该税的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