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6)
2023(12464)
2022(10515)
2021(9627)
2020(7937)
2019(18031)
2018(17572)
2017(34231)
2016(18560)
2015(20531)
2014(20475)
2013(20314)
2012(19199)
2011(17906)
2010(18381)
2009(17423)
2008(17106)
2007(15480)
2006(14291)
2005(12999)
作者
(57407)
(47874)
(47815)
(45539)
(30655)
(22702)
(21526)
(18518)
(18242)
(17089)
(16654)
(15721)
(15492)
(15261)
(15035)
(14709)
(14203)
(14122)
(13962)
(13832)
(12121)
(12049)
(11630)
(11044)
(10955)
(10844)
(10524)
(10404)
(9671)
(9472)
学科
(96395)
经济(96302)
管理(53332)
(50236)
(38089)
企业(38089)
方法(35029)
数学(31254)
数学方法(30956)
中国(24732)
(23969)
地方(21154)
(19684)
(19020)
业经(18668)
(17505)
贸易(17492)
(17341)
(17013)
农业(15932)
(14641)
银行(14593)
(14088)
环境(13950)
地方经济(13776)
(13526)
金融(13525)
(13357)
(11892)
(11622)
机构
大学(284548)
学院(284484)
(130838)
经济(128418)
管理(105229)
研究(103337)
理学(90431)
理学院(89391)
管理学(87955)
管理学院(87443)
中国(78190)
科学(61858)
(59486)
(59338)
(53648)
(51977)
研究所(48697)
财经(47000)
中心(44793)
(43007)
业大(42666)
(42603)
经济学(41799)
农业(41059)
北京(37662)
经济学院(37501)
(36282)
(36227)
师范(35809)
财经大学(34628)
基金
项目(181276)
科学(142260)
基金(132644)
研究(128904)
(117313)
国家(116337)
科学基金(97682)
社会(85230)
社会科(80860)
社会科学(80839)
(69500)
基金项目(69071)
自然(62268)
自然科(60808)
自然科学(60784)
自然科学基金(59713)
(59325)
教育(58133)
资助(54863)
编号(49969)
重点(41183)
成果(41042)
(40787)
(40578)
(37214)
国家社会(35790)
课题(35411)
创新(34999)
教育部(34490)
科研(34347)
期刊
(151224)
经济(151224)
研究(90307)
中国(51814)
(46970)
学报(46703)
科学(42735)
(42500)
管理(39850)
大学(34956)
学学(33470)
农业(31690)
(29596)
金融(29596)
经济研究(26369)
教育(24482)
财经(24413)
业经(23265)
技术(22512)
(21220)
问题(20308)
(17179)
(16134)
技术经济(15950)
国际(15132)
统计(14313)
商业(14268)
世界(13863)
(13158)
理论(13076)
共检索到433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建泉  
我国的生产潜力线及其对经济政策思想的影响*郭建泉从本世纪60年代起,生产潜力线理论就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在西方主要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备受各国政府的推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潜在产出又是一个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生产力的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草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分析的方法 ,估算了各农业生态区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畅  吴方卫  
论文测算了我国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燃料乙醇转化潜力,发现2015—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理论生产能力将从6 364×104t增长到1.18×108t,可行的产量水平将在1 387.9×104t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一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石油供求矛盾。今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可行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加强边际土地资源评估和开发,促进能源作物的规模化利用,通过利益引导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林木采伐加工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替代薪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向阳  
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草原面临严峻的生态退化、植被生产力衰减、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生态和生产功能均严重下降,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性区域之一。系统地、可持续地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挖掘草原生产潜力主要有三方面途径,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进行旱作栽培草地建设;三是发展高效草业。针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原,采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晓丽  石淑芹  李正国  
本文以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将作物生产力逐渐衰减模型与Arc GIS空间分析中的GRID建模相结合估算20世纪80年代初与21世纪初的粮食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级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探讨了气候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生产潜力的影响以正效应为主,降水量则呈现负效应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机械化水平、灌溉面积及农药用量影响较大;粮食生产潜力与单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社会经济因素将是提高粮食产量愈来愈重要的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莲英  王秀芬  尤飞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冬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冬小麦主产区,研究选择黄淮海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区近50年来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温度在全年和冬小麦生育期两个时段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运用AEZ模型计算了黄淮海区各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和生育期内日均太阳辐射量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且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幅度较大;(2)黄淮海区年平均温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荣生  余海龙  黄菊莹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同心县和海原县气象站1961—2011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应用Miami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探讨该区域春玉米生产潜力及其变化特征,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气候呈气温明显升高、降水波动减少的"暖干型"趋势变化。2)春玉米温度生产潜力呈逐年增加,降水和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中减少的趋势。3)研究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平均值为5 037kg/(hm2·年),气候生产潜力与年平均降水量有着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与年平均气温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表明降水条件是制约研究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廷铣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区畜牧业生产的现状、问题和潜力后认为,农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饲料(草)资源,选育优良畜种和推广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建立一个高效节粮型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丹华   倪国华   鲍勤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合作为提升中国大豆贸易主导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利用GAEZ模型,基于三种增产情景量化测算了RCP4.5气候条件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40年(2020s)、2041—2070年(2050s)和2071—2100年(2080s)三段时期的大豆生产潜力和出口潜力,并研究了最佳情景下的大豆出口对中国大豆贸易主导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豆生产潜力为5036万~9892万吨,增产潜力可达2020年产量的1.7~4倍;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潜力为863万~5719万吨,在加强灌溉的条件下可促进中国大豆进口集中度降为91%,在开发可耕地条件下可降至54%,中国的大豆贸易主导权将有较大提升,但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仍将处于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的主体地位。本文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大豆生产与贸易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婧然  孔祥斌  相慧  
通过对于国内外有关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综述,指出对我国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的方向,明确重点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方法,围绕我国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变化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气候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和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等方面,开展1.2亿hm2耕地红线(18亿亩)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4.6亿hm2基本农田对粮食安全稳定的内在抵御机理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思  任志远  张翀  韦振锋  张静  
利用陕西省及其周边44个气象站点1955—2013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并结合eoF、r/S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对陕西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序列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西省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情况。结果表明:1)59年来陕西省气温呈增加趋势,为0.19℃/10年,年降水量下降率为0.84 mm/10年;2)陕西省的气候生产潜力微弱增加,上升率为1.31kg/(10年·hm~2),区域差异性明显,东南高,中部偏西区域低;3)农业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到降水量和气温的制约,其中降水量居于主要限制地位,气候生产潜力大约有94%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晶  
小麦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地位重要,冬小麦是我国播种面积最为广泛的小麦类型,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90%以上,科学估算冬小麦生产潜力是合理制定小麦发展战略、挖掘小麦增产潜力、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工作。本文利用AEZ模型,在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气候观测数据、作物属性数据综合集成,对冬小麦不同层次的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km×1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小麦发展战略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成春彦  武之新  
本文以我国耕地问题的现状为题,论述我国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之间的尖锐矛盾,提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最大潜力在于开发中低产田土壤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核心是培肥地力。施肥是增强地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国  杨在宾  董树亭  
【目的】评价不同玉米(Zea may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间作模式下饲料干物质、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和养分瘤胃降解率等的差异,为生产应用玉米+苜蓿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和5﹕2,共4个间作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可降解营养成分产量,以及苜蓿、玉米茎秆在瘤胃中降解前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收获产物用作绵羊全日粮时瘤胃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及苜蓿单作干物质、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营养物质产量均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文雄  林群慧  吴志强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将福建省中低产稻田划分为四种稻作气候层和三种土壤类型,即12种生态类型。对各类型土壤的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良中低产稻田的有效措施。同时指出了必须运用产量指标、热量指标、经济价值指标、产投比指标及再利用系数,才能全面衡量系统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稻田的最大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