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07)
2022(2814)
2021(2764)
2020(2458)
2019(5632)
2018(5937)
2017(12808)
2016(6903)
2015(8119)
2014(8270)
2013(8385)
2012(8120)
2011(7405)
2010(7770)
2009(7736)
2008(7837)
2007(7261)
2006(6954)
2005(6717)
2004(5895)
作者
(21069)
(17262)
(17003)
(16551)
(10816)
(8152)
(7855)
(6522)
(6356)
(6336)
(5730)
(5601)
(5451)
(5355)
(5317)
(5157)
(5027)
(5002)
(4995)
(4943)
(4445)
(4207)
(4146)
(3902)
(3900)
(3864)
(3857)
(3782)
(3447)
(3376)
学科
(28722)
经济(28677)
管理(22953)
(19451)
(14391)
企业(14391)
中国(12995)
方法(11808)
数学(10442)
数学方法(10291)
环境(9857)
(9699)
(9274)
(9211)
(7278)
银行(7276)
(7085)
贸易(7079)
(6994)
(6957)
(6361)
(6152)
农业(5727)
税收(5724)
(5685)
(5673)
(5501)
金融(5501)
(5416)
业经(5413)
机构
大学(109559)
学院(108825)
(48166)
经济(47035)
管理(39920)
研究(37177)
理学(32848)
理学院(32497)
管理学(32076)
管理学院(31877)
中国(31622)
(26606)
(24108)
财经(20219)
科学(20015)
(19882)
(17988)
研究所(17071)
(16976)
中心(16940)
北京(16508)
经济学(15145)
财经大学(14720)
(14516)
师范(14453)
(14164)
(13843)
经济学院(13770)
(12610)
业大(11951)
基金
项目(57626)
研究(45527)
科学(44582)
基金(40961)
(34209)
国家(33912)
社会(29060)
科学基金(28164)
社会科(27404)
社会科学(27395)
(21579)
基金项目(21354)
教育(20394)
编号(19642)
(18324)
成果(17714)
资助(17694)
自然(16124)
自然科(15616)
自然科学(15610)
自然科学基金(15296)
(13555)
课题(13554)
(12873)
重点(12677)
(12265)
项目编号(11766)
教育部(11718)
国家社会(11625)
人文(11577)
期刊
(59483)
经济(59483)
研究(39869)
中国(21021)
(19613)
管理(15114)
(14971)
金融(14971)
(13181)
科学(12874)
学报(12146)
教育(10973)
财经(10395)
业经(10255)
大学(9628)
问题(9334)
经济研究(9322)
(8921)
学学(8812)
农业(8594)
技术(8253)
(8103)
理论(7085)
国际(6728)
实践(6302)
(6302)
商业(5826)
图书(5768)
统计(5495)
(5458)
共检索到179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涤生  
环境与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两个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的工作,把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列为两项基本国策,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与环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1991年底我国大陆人口为11.58亿人,人口密度从1949年每平方公里56人增加到120人;建国后42年间,平均每6至7年就增加1亿人,"七五"期间每年净增1696万余人,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敏华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人口政策建立的基点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固守旧的办法显然无助于我们实现中长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连亦同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看,人口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始终与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患人少”,或者“患人多”两个方面。前者多发生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它出现的时间很早,大致从奴隶社会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人口稀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问题出现的特点是“患人少”,因而在历史上出现无数次地抢掠人口,占有奴隶——劳动力,以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新法  
我国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已超过10亿。现有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以下简称老年人口)8,000多万(均不包括台湾省人口、香港、澳门同胞和国外华侨,下同),约占总人口的8%。 世界老年人口比重1980年为8.6%,欧洲平均为17.4%,北美洲为14.5%,澳洲、大洋洲11.1%,苏联13.3%,亚洲6.6%,拉丁美洲6.8%,非洲4.7%,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李新建,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新时期中国的家庭与人口问题“中国的家庭与人口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谭琳,李新建为了更好地筹备1997年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的家庭规模范式”分会和促进中国家庭与人口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女性与发展研究中心于1996年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钟水映  张晓东  
发展观下的人口问题与人力资源开发钟水映张晓东一在经历了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曲折之后,从70年代起,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并于80年代初明确地提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世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标中  
粮食消费与人口问题探索汤标中事实说明,尽管人们在解决粮食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客观情况并不容许我们盲目乐观而高枕无忧,但也不能悲观失望而怨天尤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粮食消费量必然要不断增加。因此,在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培兆  
赞成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完整的中国人口理论,既要论生,也要问死。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历两个阶段,贡献很大。现在应考虑进入新阶段,由"一胎化"转到两胎化。维持人口数量简单再生产,总量基本稳定,应该是中国今后计划生育模式的最佳选择。此模式的关键前提条件是夫妇必须有一方年届25周岁才能生育第一胎。人死也得讲平等,占地要严格限定,不搞特殊化。提倡薄葬,方式当允因地制宜。殡葬要纳入福利事业,不搞产业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都阳  侯东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傅学良  
辛亥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0多年时间里,中国严重的人口问题同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促使社会各阶层都对人口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出现了大量的关于人口问题的专著、论文和调查报告。人口学界主要围绕下列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一是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其二是关于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当时大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乐观的,认为中国地大物博, 生养中国的人口绰绰有余,只要发展生产、改善社会制度,就不存在什么人口问题。持这类观点者大都反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的传播。代表人物有:杨效春、蔡步青、张履鸾、文公直、陈天表等;另一种观点却很不乐观,认为中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过剩现象,人口过多是造成社会的贫困和动乱的重要原因。认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途径主要是节制生育等。代表人物有:陈长蘅、许仕廉、陈达、董时进、吴景超、李景汉、马寅初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兰益江  
侨区人口问题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这是人们所关心的事情。有些人认为,侨区有华侨支持,有侨汇收入,经济发达,不会存在什么人口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在本文中主要根据侨乡——晋江县的资料,对当前侨区人口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长玉  
现阶段,我国只存在相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的过剩人口,不存在相对于生活资料和自然环境而言的过剩人口。我国之所以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此外,劳动供给增加、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是重要的原因。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不会出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相对过剩人口既有消极的作用,又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应当努力把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维勋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解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对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解决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