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0)
2022(1288)
2021(1261)
2020(1238)
2019(2845)
2018(3158)
2017(7356)
2016(3993)
2015(4850)
2014(5007)
2013(5148)
2012(5047)
2011(4691)
2010(4967)
2009(4986)
2008(4870)
2007(4533)
2006(4289)
2005(4059)
2004(3523)
作者
(11972)
(9802)
(9497)
(9348)
(6055)
(4525)
(4487)
(3703)
(3562)
(3529)
(3190)
(3138)
(3054)
(2997)
(2971)
(2882)
(2843)
(2837)
(2836)
(2808)
(2577)
(2365)
(2359)
(2272)
(2245)
(2245)
(2161)
(2064)
(1962)
(1857)
学科
(17580)
经济(17561)
(10279)
中国(10257)
管理(9836)
方法(8611)
数学(8191)
数学方法(8173)
(6129)
企业(6129)
(5926)
(5748)
(5016)
银行(5014)
(4995)
贸易(4991)
(4937)
(4874)
(4583)
(3785)
税收(3596)
(3582)
金融(3582)
(3571)
农业(3540)
(3314)
制度(3160)
(3160)
(2996)
业经(2876)
机构
大学(65911)
学院(65490)
(31167)
经济(30545)
管理(23812)
研究(20964)
理学(19806)
理学院(19622)
管理学(19462)
管理学院(19337)
中国(17922)
(17227)
(14271)
财经(13417)
(12037)
(10774)
经济学(10377)
科学(10346)
财经大学(9857)
北京(9825)
经济学院(9546)
研究所(9292)
(9281)
中心(9007)
(8086)
师范(8048)
(7754)
(7476)
(7150)
(7070)
基金
项目(32650)
研究(26796)
科学(25053)
基金(23033)
(18718)
国家(18550)
社会(16998)
社会科(16065)
社会科学(16062)
科学基金(15054)
教育(12593)
编号(12160)
基金项目(11996)
(11943)
成果(10923)
(10219)
资助(10112)
(8306)
课题(8258)
自然(7828)
自然科(7574)
自然科学(7569)
(7446)
自然科学基金(7424)
(7287)
教育部(7283)
项目编号(7252)
社科(7209)
人文(7097)
重点(7004)
期刊
(36350)
经济(36350)
研究(24046)
中国(11466)
(11270)
(9207)
金融(9207)
管理(9127)
教育(7098)
财经(6910)
(6885)
科学(6541)
经济研究(6503)
学报(6497)
业经(6369)
问题(6040)
(5954)
(5661)
大学(5363)
技术(5226)
学学(4907)
理论(4832)
农业(4689)
国际(4531)
商业(4377)
实践(4328)
(4328)
经济问题(3559)
改革(3551)
(3551)
共检索到10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失业、待业与再就业,是我国现阶段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的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面对待业的普遍存在,既要增强待业职工的应变能力,又要为待业职工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为实现待业职工的再就业,一要加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三要发展劳务输出,开辟就业新门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谌新民  
为什么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速度却持续回落?本文认为劳动力供求总量失衡仅是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而结构性矛盾才是当前失业问题的主因。文章从制度分析入手,对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以及相关的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着重提出了从处理好劳动补偿与社会保障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关系,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关系等途径来缓解结构性失业压力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永球  冉光和  曹跃群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式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全  
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和失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下岗是对国有企业职工不得不失去原来劳动岗位的描述,而下岗后的国有企业职工却分别是处在包括失业在内的四种状态之中。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状态的分析和判断决定政府在再就业问题上所应采取的政策对策,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则应建立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邱莉莉  
就业是摆脱贫困的主要出路。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方案正在发生转变,从以社会福利为导向转移到以激活就业为导向,逐步减少了被救助人的收入,同时,增加了就业补助、教育培训、工读课程和语言学习,目的是使受助者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从救助及就业的角度,对国外就业激励政策和措施进行效应分析,并结合北京市的相关情况提出一些相关思考和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晓芹  
妥善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大任务。一些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拿出了解决再就业的妙方,创造了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凤莲  程荣  
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然而,在理论上,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确定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失业持续时间对中国城镇人口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发现失业持续时间每延长10%,再就业后工资就下降0.46-0.55%。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伯生  王育良  
失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在的登记失业率指标存在着很多缺陷。通过对失业人员情况的社会调查与街道登记失业人员的统计分析证明了现行失业率不能全面反映社会失业现象,构建失业指数替代失业率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出社会失业的状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海玲  
城镇人口失业和再就业矛盾日趋突出 ,从数学模型分析 ,至 2 0 1 0年 ,湖南仍属于失业问题严重型省份 ,缓解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 ,即要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适度通货膨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等方面努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万民  
入世对我国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一定范围内就业岗位的减少和结构性失业的增加。入世后我国城镇中固有的就业矛盾将进一步加深,近几年我国每年劳动力的净增加量也相当惊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形成的基本因素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入世后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海霞  杨怀印  
失业群体再就业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稳定大局。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以提供工作岗位、工作信息及资金扶持为主,包括再就业相关配套措施、提供再就业技能培训服务、制定失业人员社会救助政策等一整套失业群体再就业政策体系。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失业群体再就业支持政策,完善政府再就业政策的配套机制及建立促进失业群体再就业政策的监督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立萍  
本文利用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运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和Cox半参数方法,分析了失业者失业前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对失业者再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与其他性质企业的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机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再就业机会是其他企业失业者的0.52倍。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失业者的福利依赖、失业者个人责任的认知程度、就业观念、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险差异所导致的工作机会与接受工作机会的概率降低。因此,促进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是解决我国失业再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永庆  谭雪梅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缺陷之一是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失业者正常渠道再就业的积极性,许多失业者不得不从事较为普遍的隐性就业。本文探索引入“负所得税”的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减轻了国有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又保护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