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5)
- 2023(4669)
- 2022(3982)
- 2021(3521)
- 2019(6888)
- 2018(7125)
- 2017(15078)
- 2016(7647)
- 2015(8933)
- 2014(9148)
- 2013(9522)
- 2012(9471)
- 2011(9083)
- 2010(9493)
- 2009(9277)
- 2008(8835)
- 2007(8135)
- 2006(7800)
- 2005(7335)
- 2004(6435)
- 学科
- 济(62849)
- 经济(62812)
- 管理(20840)
- 方法(17892)
- 业(17000)
- 数学(16412)
- 数学方法(16369)
- 地方(15416)
- 中国(15066)
- 地方经济(12010)
- 企(11867)
- 企业(11867)
- 农(10566)
- 制(10451)
- 业经(9429)
- 体(8601)
- 学(8440)
- 银(8403)
- 银行(8399)
- 行(8214)
- 贸(8152)
- 贸易(8143)
- 融(8062)
- 金融(8062)
- 易(7831)
- 财(7813)
- 环境(7027)
- 经济学(6800)
- 农业(6786)
- 发(6509)
- 机构
- 大学(129861)
- 学院(129804)
- 济(71280)
- 经济(70013)
- 研究(48132)
- 管理(46459)
- 理学(38638)
- 理学院(38240)
- 中国(37913)
- 管理学(37909)
- 管理学院(37659)
- 财(32312)
- 京(26871)
- 财经(25289)
- 所(24261)
- 经济学(23922)
- 科学(23867)
- 经(22675)
- 经济学院(21300)
- 研究所(21280)
- 中心(20209)
- 江(19315)
- 财经大学(18450)
- 北京(17987)
- 院(16484)
- 农(15661)
- 范(15590)
- 师范(15524)
- 州(15382)
- 科学院(13979)
- 基金
- 项目(69633)
- 研究(54866)
- 科学(54576)
- 基金(50476)
- 家(42020)
- 国家(41699)
- 社会(37412)
- 社会科(35538)
- 社会科学(35530)
- 科学基金(34828)
- 基金项目(25891)
- 省(25792)
- 教育(24184)
- 编号(22205)
- 资助(21430)
- 划(21211)
- 成果(19290)
- 自然(18468)
- 自然科(17926)
- 自然科学(17918)
- 自然科学基金(17583)
- 发(17152)
- 部(16619)
- 国家社会(15875)
- 课题(15616)
- 重点(15437)
- 济(15247)
- 经济(15110)
- 发展(15047)
- 展(14869)
共检索到21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桂生
建国以来我国的合作经济已成为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合作经济立法具有既适应经济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特点。加强我国合作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法律制度,为此要加强合作经济及合作社理论研究;要从中国合作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中国合作经济与合作社立法的原则;要把合作经济立法重点从规划经济制度转向规划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秀和 欧阳仁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各种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制规范,即依法保障其权益和规范其行为日益重要。但在我国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和更为灵活发展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诚 任大鹏
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合作社立法的分析,概括出各国在合作社法的法律价值目标和基本制度选择上所具有的同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合组织 合作社 立法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芸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是当务之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长赋
农村经济走合作经营之路,是一种客观历史必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研究农村合作经济及其法律问题,对于科学地指导发展着的农村经济工作,保护和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农村合作经济立法的思路 1.农业立法必须有利于保证农业,保护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立法也不例外 新的合作经济的立法,也包括所有农村经济的立法,都必须把保证农业,保护农民作为基本的立足点。从法律的角度看,保证农业,保护农民,主要方面就是保护合作参与者的投资。任何生产都离不开投入,任何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也是一种吸引投入的方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艳
二战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将欧洲纳入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美国1948年《经济合作法》以立法形式保障了计划的执行。该法明确了美推行计划的目标、参与国的范围、实施机制以及援助方式等内容,借助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实现了美欧关系的协调。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的海外经济发展,也需要一部能够充分协调国内外复杂法律关系、确定监督管理职能、规制金融支持和安全保障的综合性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崇国
循环经济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基于我国目前尚无循环经济立法的实际,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介绍了日本、德国等国循环经济立法概况,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从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立法 必要性 设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牛若峰
一、要明确界定合作经济的性质 不论是综合性合作社还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是合作经济的具体形式,其立法都要体现合作经济的性质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原本意义上的合作经济是可以包容不同经营类别的劳动者联合体,并非某种单一的经济形态。合作社所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或某一种经营方式,并非特定的所有制形态,在经济属性上居于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之间的中间位置。在合作社中,社员均保持其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社内资产的联合所有程度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合作社之间具有很大差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铁桥
农村合作经济立法问题刍议赵铁桥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以往那种完全依赖于政府政策发展农村合作事业的做法已愈益受到严峻的市场经济的挑战。从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意义上考察,加快我国农村合作立法的进程是必要的。开展合作立法,是建立社会主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华 傅晨
在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法律法规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上的滞后,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就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是根本;建立合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与法规框架,是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立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大鹏 潘晓红 龚诚 郭海霞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入社组成、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员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社团法人。从立法的角度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并不仅仅是一部组织法 ,同时也是行为法 ,应当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其立法的基本理念是致力于消除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因为地位不平等所面临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合作经济组织与相关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伟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广大农民期盼多年的立法工作已正式启动。如何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成为一部质量较高、认同度较高、操作性较强的法律 ,需要对涉及该法的立法着眼点与对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员资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调整范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地区性农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及其民事责任形式等几个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 ,以期进一步统一认识
关键词:
农民 合作经济组织 立法 着眼点 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立法的若干问题韩长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要经济形式,但因国家尚未制定和颁布统一的相应法规,合作经济在法律上尚未得到郑重的确认。《民法通则》只规定全民、集体、中外合资、外资企业可取得法人资格,股份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海霞 任大鹏
现阶段,我国农村大量涌现的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它有效地改变了单个农民面对市场时的弱势地位,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径。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要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通畅,家庭承包体制下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难以有效对接,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在法律规范下它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三农"现状的改变将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社会和谐的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需要深入实践,加大试点和示范工作,需要自主创新型的技术支撑,需要制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