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4)
- 2023(2690)
- 2022(2532)
- 2021(2467)
- 2020(2197)
- 2019(5046)
- 2018(5382)
- 2017(11442)
- 2016(6044)
- 2015(7059)
- 2014(7011)
- 2013(7130)
- 2012(6836)
- 2011(6373)
- 2010(6570)
- 2009(6531)
- 2008(6427)
- 2007(5896)
- 2006(5572)
- 2005(5182)
- 学科
- 济(25512)
- 经济(25481)
- 管理(19364)
- 业(16968)
- 方法(11608)
- 中国(11546)
- 企(11477)
- 企业(11477)
- 数学(10518)
- 数学方法(10462)
- 环境(9567)
- 农(8738)
- 制(7435)
- 财(7366)
- 贸(6216)
- 贸易(6212)
- 易(6131)
- 划(5988)
- 银(5941)
- 银行(5932)
- 人口(5912)
- 行(5754)
- 农业(5548)
- 学(4884)
- 融(4456)
- 金融(4454)
- 体(4452)
- 和(4419)
- 税(4393)
- 业经(4300)
- 机构
- 大学(97456)
- 学院(95880)
- 济(43582)
- 经济(42700)
- 管理(36354)
- 研究(32112)
- 理学(30923)
- 理学院(30611)
- 管理学(30294)
- 管理学院(30120)
- 中国(25900)
- 财(22715)
- 京(20895)
- 财经(17930)
- 科学(17055)
- 所(16554)
- 经(16101)
- 研究所(14584)
- 经济学(14324)
- 中心(14070)
- 北京(13862)
- 江(13457)
- 财经大学(13195)
- 经济学院(13144)
- 范(12296)
- 师范(12229)
- 农(11811)
- 州(11253)
- 业大(10982)
- 院(10935)
- 基金
- 项目(55151)
- 科学(43260)
- 研究(42437)
- 基金(40494)
- 家(34234)
- 国家(33952)
- 科学基金(28509)
- 社会(28263)
- 社会科(26729)
- 社会科学(26721)
- 基金项目(21468)
- 省(20062)
- 教育(18847)
- 编号(17865)
- 划(17163)
- 资助(16808)
- 自然(16558)
- 自然科(16054)
- 自然科学(16048)
- 自然科学基金(15746)
- 成果(15491)
- 部(13240)
- 发(12186)
- 重点(11977)
- 国家社会(11847)
- 课题(11659)
- 教育部(11498)
- 人文(11300)
- 制(11079)
- 性(10973)
共检索到146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辉
清代中期的一个多世纪里,由于越来越严重的人口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旷日持久、以自发性为主的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种类主要有农垦型、商贩型和工匠及佣工型,各类迁移的方向、规模和社会影响,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促进了人口的合理分布和文化传播,同时还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人口迁移活动也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发生土著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冲突等负面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俊鸿
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迁徙流动的总称。人口迁移对于人口的分布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摸清某一区域人口迁移的来龙去脉,对于制定当地的经济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慧 王志刚
文章从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概念出发 ,讨论了人口迁移流动的机制 ,概述了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并重点论述了人口迁移流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针对与环境关系尤为密切的人口迁移和旅游型人口流动提出了消除或减免其环境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机制 环境影响 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庆年 施国庆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再次引发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环境、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迁移活动近年来逐步为人们所重视,但我国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方向的专项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回顾国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做了梳理。除了对环境、气候变化移民概念和分类的讨论外,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球、国家或是地区层面上对迁移人口数量的估算,回答环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影响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二是探析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导致人口迁移的机理研究方面。三是对相关政策响应的研究,比如如何应对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
关键词:
环境 气候变化 人口迁移 移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允彬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面积255,804平方公里,人口2,216万(197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近87人。南斯拉夫联邦由六个共和国组成:塞尔维亚(包括本部和代伊伏丁那、科索沃两个自治省)、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又译门的内哥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树基
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曹树基鲁西南地区包括鲁西平原和鲁南丘陵,明代属山东东昌府和兖州府。关于洪武时期鲁西南全境的移民活动,以往的研究仅集中于《明实录》记载甚详的东昌府境,对于其他地区则知之甚少。本文不仅根据《明实录》,而且根据地方志和地名志中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 车茂娟 唐青
汶川地震灾区大多位于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人居环境较差地区。5.12汶川地震不仅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和经济的重大损失,更严重破坏了资源的利用条件和生态环境,使灾区人口的生存基础进一步恶化。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制定适当的人口迁移政策,引导和促进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流动,有效降低该区域的人口密度,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恢复重建 人口迁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平拴
由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对外地人口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 ,隋唐时期作为京畿之地的关中成为重要的人口迁入区 ,迁入者主要是各地的旧士族、官僚、文人学士、高僧、将士、工商业者 ,周边少数民族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域外人士。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 ,导致关中等地的人口密度大为提高 ,并对当地的土地占有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大批文人学士及高僧等文化人士的迁入 ,则有力地推动了陕西文化的繁荣。长安胡食、胡服等“胡风”的兴盛则是大量少数民族迁入关中的直接结果。
关键词:
隋唐 陕西 人口迁移 社会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逢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富裕劳动力除了进入本乡本土的乡、镇、村企业外,有相当一部分流入城市,从县市直到直辖市,为我国的城市发展补充了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他们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人口问题。尤其是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城市经济模式需要相应的人口迁移政策,但是我国人口迁移统计还相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我国人口迁移面临的问题(一)迁移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本地转化相当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迁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迁移人口数量已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5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迁移人口出现新的问题,即流动人口常住化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我国外来人口在外滞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