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6181)
2022(5393)
2021(5048)
2020(4355)
2019(10190)
2018(9979)
2017(20257)
2016(10789)
2015(12619)
2014(12599)
2013(12716)
2012(12237)
2011(11455)
2010(11544)
2009(11102)
2008(11090)
2007(10141)
2006(9378)
2005(8910)
作者
(35095)
(29292)
(29040)
(27617)
(18577)
(14135)
(13411)
(11279)
(11092)
(10450)
(9922)
(9644)
(9637)
(9496)
(9301)
(9248)
(8676)
(8651)
(8615)
(8503)
(7393)
(7347)
(7260)
(6672)
(6664)
(6640)
(6521)
(6469)
(6131)
(5826)
学科
(47941)
经济(47895)
(29154)
管理(28733)
方法(22802)
(22742)
贸易(22730)
(22128)
数学(20173)
数学方法(20053)
(19959)
企业(19959)
(16725)
中国(14681)
(11472)
(10305)
(9854)
银行(9830)
(9553)
(9273)
业经(9231)
(9170)
(8975)
金融(8974)
农业(8532)
市场(8156)
(7705)
出口(7699)
出口贸易(7699)
关系(7205)
机构
大学(171780)
学院(171023)
(80648)
经济(79188)
研究(64350)
管理(61448)
理学(51719)
理学院(51169)
中国(50976)
管理学(50465)
管理学院(50183)
(37561)
(36871)
科学(36683)
(34746)
(33861)
研究所(31082)
财经(29089)
中心(27929)
农业(27323)
(26365)
(25852)
业大(25799)
经济学(25600)
北京(24556)
经济学院(23239)
(22949)
财经大学(21604)
(20426)
(19916)
基金
项目(103173)
科学(79315)
基金(74875)
研究(73753)
(67063)
国家(66556)
科学基金(54155)
社会(46186)
社会科(43886)
社会科学(43872)
(38304)
基金项目(38062)
自然(35174)
自然科(34317)
自然科学(34303)
自然科学基金(33741)
(33480)
教育(33005)
资助(32952)
编号(29316)
(24184)
成果(24033)
重点(23603)
(23248)
(21188)
课题(20707)
教育部(20160)
科研(20126)
创新(20016)
中国(19471)
期刊
(90865)
经济(90865)
研究(56108)
中国(32384)
(30658)
学报(28477)
(25454)
科学(24873)
管理(24731)
农业(21406)
大学(21206)
(21203)
金融(21203)
学学(20128)
(17634)
经济研究(16604)
国际(15701)
业经(15313)
财经(15048)
问题(13891)
教育(13625)
技术(13291)
(13013)
(11620)
世界(10425)
商业(10080)
理论(9491)
技术经济(8954)
实践(8366)
(8366)
共检索到272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庆波  
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畜产品生产水平的提高,肉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人均肉类占有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猪肉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畜产品也由以前的供不应求达到目前的供求基本平衡。然而,由于我国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春玲  
一、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快速增长,到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526万吨,禽蛋总产量达到2462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猪肉、羊肉和禽蛋生产均居世界首位,家禽生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牛肉生产居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位(不包括欧盟)。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禽蛋和奶类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到2002年人均拥有猪牛羊肉40.8公斤,牛奶10.2公斤,全国平均每天大约要消费掉16-17万吨肉类,市场需求巨大。同时,我国还是一个畜产品出口大国,2002年,中国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5.82亿美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永春  马飞  
畜产品是日本人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但其国内消费却严重依赖进口。本文首先对日本畜产品贸易政策、进出口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日本畜产品贸易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贸易结构。研究发现,尽管日本是畜产品进口大国,但作为畜产品生产大国和日本的邻国,中国对日本畜产品贸易处于一种灯下黑的状况。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对日本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闫冰心  赵瑞莹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及"大国效应",笔者运用2002年~2017年畜产品进口量及价格数据,分析了我国猪肉、牛肉、羊肉3种净进口畜产品进口贸易对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畜产品市场价格之间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猪肉、牛肉、羊肉的进口量对其国内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单向负效应,影响率分别为-0.24%、-0.41%、-0.08%,其中牛肉影响效应最强;对其国际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单向正效应,影响率分别为0.19%、0.06%、0.01%,其中猪肉影响效应最强。国内外市场价格间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及传导性,从畜产品整合程度、市场间价格传递速度、市场效率来看,猪肉市场最优,其次是羊肉市场,最后是牛肉市场。国内猪肉价格较牛肉、羊肉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宏曼  郭翔宇  
本文首先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方面对黑龙江省主要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然后将黑龙江省放在世界和全国大背景下,分析主要畜产品市场供求现状,明确各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并对黑龙江省主要畜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和需求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做出结论性评述,并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庞玉良  张军平  倪洪兴  
1995—2009年中国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翻番,但是进口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出口,贸易格局逐渐由净出口变为净进口。家禽和生猪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下降,肉类产品进口快速增长,羊毛、生牛马皮和奶粉等产品的进口居高不下,中国畜产品供给依赖进口的趋势日益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英豪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本文分别从国内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包括民生健康、畜产品市场、畜产品出口、畜牧业四方面来阐述,并且对生产经营者、质量监管机制、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地区生态环境、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梅梅  陈茹  
近年来,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速度逐年加快,正确认识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贸易策略关系到国内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本文基于畜产品贸易逆差的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分别从进口和出口角度分析了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结果发现,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国外产品价格优势是进口持续增加的驱动力,国内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是出口的根本障碍。最后,提出了缓解贸易逆差的相应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晶荣  
本文分析了中印两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并就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优势和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在对印度农畜产品贸易中比较优势较少,而印度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也不明显。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为辅。两国农畜产品贸易发展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缓和,两国农畜产品贸易有望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吕丽华  常平凡  
本文认为,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价格开始对我国畜产品市场发生作用,我国畜牧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效率低等具体问题开始显现;面对我国畜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要加快科技进步,发展畜产品加工,做大产业经营规模,构建现代化畜产品市场产销体系,提高畜产品产销效率,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要推行市场禁入和准入制度,组建畜产品产销行业协会,加强畜产品市场定位和产销研究,积极推动我国畜产品出口,促进我国畜产品产销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贝贝  肖海峰  
为研究1996—2012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在从贸易趋势、贸易互补性和贸易强度角度总结双边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波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澳大利亚畜产品贸易增长快速,并且双边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澳大利亚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和中国畜产品竞争力提升是推动中国对澳大利亚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8.99%和48.56%;澳大利亚对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对出口额增长贡献率达到128.22%,而澳大利亚畜产品整体竞争力下降阻碍了出口增长;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同时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向东  包利民  乌兰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畜产品贸易的影响日益突出。2015年前3季度,中国畜产品进出口均呈现下降态势,且下降幅度达12%以上。本文在详细分析2015年前3季度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对2015年全年贸易形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尚静  
本文分别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特别是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的滥用是造成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关税的实施也会对中国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从优化畜产品结构、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调整出口市场布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4个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甜甜   李翠霞  
[目的]畜产品作为仅次于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产品的第二大农产品,中国居民对其需求日益高涨,理清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有助于提高中国畜产品进口贸易的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也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方法]基于2000—2021年全球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并运用QAP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出“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始终保持着欧洲第一、美洲第二、大洋洲第三的出口贸易格局,亚洲在全球畜产品进口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逐渐演变为四大社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社团,以荷兰、德国和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社团,以巴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中心的大洋洲-南美洲社团,以及东欧-亚洲社团。地理位置、经济差异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差异是全球畜产品贸易网络日益复杂的根本原因,地理位置是否接壤和自贸协定的签署是影响全球畜产品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畜产品进口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结论]为保障未来中国畜产品的安全供应,一方面可以巩固与巴西、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化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挖掘自欧洲进口畜产品的贸易潜力,此外,也要加快畜产品产业链核心技术研究,建立科技创新驱动的畜产品生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