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3)
- 2023(9349)
- 2022(8451)
- 2021(8134)
- 2020(6934)
- 2019(16196)
- 2018(16519)
- 2017(32676)
- 2016(17672)
- 2015(20199)
- 2014(20355)
- 2013(20343)
- 2012(18659)
- 2011(16942)
- 2010(16958)
- 2009(15587)
- 2008(15137)
- 2007(13174)
- 2006(11695)
- 2005(10248)
- 学科
- 济(69251)
- 经济(69168)
- 管理(50690)
- 业(48242)
- 企(39324)
- 企业(39324)
- 方法(34233)
- 数学(29954)
- 数学方法(29657)
- 中国(19888)
- 农(18753)
- 财(17379)
- 业经(14795)
- 学(14696)
- 制(13965)
- 贸(13547)
- 贸易(13539)
- 易(13190)
- 地方(13164)
- 农业(12137)
- 和(11693)
- 银(11575)
- 银行(11543)
- 理论(11379)
- 行(11019)
- 环境(11014)
- 技术(10970)
- 务(10770)
- 财务(10712)
- 财务管理(10691)
- 机构
- 大学(257905)
- 学院(255133)
- 管理(104753)
- 济(99874)
- 经济(97564)
- 理学(91181)
- 理学院(90154)
- 管理学(88680)
- 管理学院(88223)
- 研究(81832)
- 中国(60815)
- 京(55545)
- 科学(50896)
- 财(47023)
- 所(40734)
- 财经(38106)
- 业大(37179)
- 农(37173)
- 研究所(37033)
- 中心(36504)
- 北京(35724)
- 江(35210)
- 经(34512)
- 范(34125)
- 师范(33867)
- 院(29665)
- 州(29481)
- 农业(29207)
- 经济学(29052)
- 财经大学(28413)
- 基金
- 项目(172379)
- 科学(134656)
- 研究(128428)
- 基金(124070)
- 家(106798)
- 国家(105864)
- 科学基金(90727)
- 社会(78767)
- 社会科(74482)
- 社会科学(74462)
- 基金项目(66922)
- 省(66724)
- 自然(59151)
- 教育(58742)
- 自然科(57684)
- 自然科学(57670)
- 自然科学基金(56612)
- 划(56367)
- 编号(54180)
- 资助(51517)
- 成果(44335)
- 部(38386)
- 重点(37707)
- 课题(36363)
- 发(36249)
- 创(35387)
- 项目编号(33723)
- 教育部(32934)
- 创新(32906)
- 科研(32864)
- 期刊
- 济(108744)
- 经济(108744)
- 研究(77216)
- 中国(43347)
- 学报(38007)
- 管理(37785)
- 科学(35492)
- 农(33325)
- 财(32701)
- 教育(29179)
- 大学(28618)
- 学学(26753)
- 农业(23746)
- 技术(21444)
- 融(21351)
- 金融(21351)
- 业经(18508)
- 财经(17800)
- 经济研究(17115)
- 经(14935)
- 图书(14892)
- 问题(14889)
- 理论(14682)
- 实践(13687)
- 践(13687)
- 技术经济(12472)
- 科技(12352)
- 现代(12076)
- 商业(11946)
- 情报(11169)
共检索到36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任强 唐启明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基线数据,研究国内迁移对10~15岁儿童情感健康的影响。通过在五组儿童之间进行比较,包括有当地户口且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农村儿童、有当地户口且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城市儿童、随单亲或双亲迁移的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或寄养在其他亲属家庭的儿童,本文预期与同父母一起居住的儿童相比,后三类儿童存在情感障碍增大的风险。本文用常规回归模型和社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不一致,且不完全支持研究假设,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家庭居住类型对儿童情感健康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情感健康 家庭居住类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永红 吕催芳 徐凡皓
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对52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低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可以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在高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弱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培材
基于2015-2016年五个国定贫困县137所农村小学两期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总体上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分离效应"会显著降低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而"收入效应"会显著改善儿童的身心健康,抵消"分离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父母外出的"收入效应",减少"分离效应"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嵩 周振 孔祥智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内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许多学者都非常关注父母外出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问题,但是大量的实证分析都未考虑到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因而得出了并不准确的结论。本文使用PSM方法,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情况下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在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方面,相比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长迟缓发生率在1%水平上低0.05%;在消瘦率方面,在5%水平上低出0.0317%;在患病率方面和腹泻率方面,分别在1%和5%水平上低为0.0347%和0.0473%。因此,长期来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营养健康问题的方法和解决经济二元体制和城乡差异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让...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营养健康 倾向匹配得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韩筱 崔龙韬
困境家庭儿童是生存发展处境最为艰难,也是最急需国家提供保护的儿童群体之一。困境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现象普遍,大量困境家庭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其健康发展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研究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社会排斥的视角解释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排斥是致使困境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据此,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促进,除家庭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外,更需营造儿童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减少对困境留守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促进儿童的社会融入,才能真正实现困境家庭儿童群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困境留守儿童 社会排斥 心理健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徐宁吟
伴随中国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11年六轮家庭数据,研究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影响的城乡差异。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文章运用工具变量法构建了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主要结论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身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城市儿童突出;对儿童体重产生显著改善作用,超重减少,尤以农村
关键词:
父母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健康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鑫强 霍俊妤 张大均 刘培杰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全面比较分析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及各种虐待经历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快乐感、生活满意度、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农村儿童;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虐待经历,能对内化心理问题、外化心理问题、内化积极心理健康、外化积极心理健康等指标起到较广泛的显著预测作用。文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留守儿童隐性虐待的防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红艳 常芳 岳爱 王欢
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4年在陕西省38所农村初中的3486名学生的面板数据,以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HT)为测量指标,运用倍差分析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解决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途径。研究表明,父母长期外出(四个月以上)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心理过渡阶段的初中生,父母的返乡并不能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修复;但当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缩减为四个月以下时,父母的外出务工将不会对其子女心理健康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倍差分析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圆圆 胡朋利 郭晓伟 张仲明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在余
文章运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0~5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并无显著性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父母外出对6~18岁学龄儿童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特别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影响较为显著,而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来说,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母亲照料所引起的营养条件的改善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芳 史耀疆 李凡 岳爱 杨斌 杨矗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一直被忽视,这个群体中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如何有效改善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未来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利用在陕西省10个贫困县45所农村小学营养信息干预的随机试验数据,运用DDD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s)分析信息干预对留守儿童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干预对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家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显著优于父母都外出的学生;与父母都外出的非住校生相比,信息干预对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家的非住校生身体健康状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对未来改善中国西部农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伟 肖汉仕
基于湖南湘潭市545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就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健康的相关性、影响效应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功能、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和情绪健康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家庭功能对其情绪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间接效应值为0.16;家庭功能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于留守儿童的情绪健康,间接效应值为0.13。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蓓蓓 栾敬东 吕开宇
本文在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可能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ed 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其外出这一行为本身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显著;家庭特征层面上,父亲的体质状况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显著;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等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魏秀春
英国儿童福利是现代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共健康视阈下的英国儿童福利,至少应包括旨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健康访问制、为母婴提供保健护理服务的儿童福利中心,以及旨在提高学校儿童健康水平的校餐制度和学校医疗计划等方面。文章从英国儿童福利的源起入手,以儿童营养与健康为主题,综述英国学者20世纪以来对健康访问、儿童福利中心、校餐制度和学校医疗制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略作归纳,简要分析研究所突出的社会关怀特点,以及其对国内西方医学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健康 英国儿童 儿童福利 学术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祚山 胡晓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因素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焦虑程度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关键词:
听觉障碍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