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2)
2023(17036)
2022(14688)
2021(13764)
2020(11725)
2019(27212)
2018(27208)
2017(52957)
2016(28608)
2015(32577)
2014(32426)
2013(31831)
2012(29344)
2011(26199)
2010(26839)
2009(24724)
2008(23514)
2007(20581)
2006(18142)
2005(16127)
作者
(83125)
(68579)
(68358)
(64882)
(43814)
(32948)
(31097)
(27037)
(26157)
(24542)
(23398)
(22942)
(21829)
(21664)
(21328)
(21098)
(20569)
(20523)
(19788)
(19645)
(16990)
(16917)
(16811)
(15845)
(15404)
(15333)
(15293)
(15111)
(13893)
(13496)
学科
(111591)
经济(111458)
管理(82630)
(77218)
(64215)
企业(64215)
方法(55355)
数学(47943)
数学方法(47159)
中国(30958)
(29727)
(29636)
(24445)
业经(24355)
(22521)
贸易(22505)
(21962)
(21366)
地方(20443)
理论(19703)
环境(19626)
农业(19549)
(18509)
财务(18423)
财务管理(18346)
(18313)
技术(18075)
(18042)
银行(17988)
(17867)
机构
大学(408584)
学院(406382)
(159961)
管理(159920)
经济(156458)
理学(138948)
理学院(137465)
管理学(134754)
管理学院(134041)
研究(132808)
中国(100630)
(87789)
科学(82907)
(75545)
(66736)
(64925)
业大(61009)
财经(60937)
中心(60611)
研究所(60502)
(58433)
(55458)
北京(55205)
(52380)
师范(51806)
农业(51205)
(48886)
经济学(48076)
(47727)
财经大学(45639)
基金
项目(277050)
科学(216819)
研究(200690)
基金(200526)
(175603)
国家(174190)
科学基金(149123)
社会(124778)
社会科(118228)
社会科学(118190)
(107545)
基金项目(105578)
自然(98600)
自然科(96268)
自然科学(96241)
自然科学基金(94469)
教育(93423)
(91327)
资助(84408)
编号(82494)
成果(66664)
重点(62243)
(61382)
(58417)
(57335)
课题(56639)
科研(53629)
创新(53515)
教育部(52503)
大学(51737)
期刊
(170059)
经济(170059)
研究(118708)
中国(76911)
学报(65067)
科学(58792)
管理(58701)
(57728)
(57028)
大学(49736)
学学(46741)
教育(45009)
农业(40424)
技术(36346)
(34070)
金融(34070)
财经(28976)
经济研究(28267)
业经(28052)
(24652)
问题(22482)
图书(21479)
(20976)
理论(19553)
技术经济(19313)
科技(18878)
(18670)
(18663)
统计(18644)
商业(18099)
共检索到59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志豪  郝振平  
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由于审计理念和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不同,电子政务审计实践难以直接采用国外做法。如何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审计模式,是计算机审计领域的重要话题。本文以近三年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审计报告为素材,对比国际实践,分析经验启示;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审计环境和政府绩效管理环境三方面分析我国本土环境特征,构建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的现实模式,包括基本原则、关键目标和内容框架等,指出开展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应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强化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突出系统功能和应用绩效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张文秀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亟须构建集成的大数据审计平台,并改进对电子政务实施审计的既有模式,以适应大数据的挑战。"流"审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事后"批处理"审计模式,它以业务流等逻辑流程划分审计对象,将多部门、多系统作为整体实时地集中数据并进行审计,采用持续审计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实时发布大数据审计报告。通过结合大数据特点比较新旧审计模式的优劣关系,探讨"流"审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政府审计机构在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前寻找合适的自我定位及审计对象提供帮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志豪  郝振平  
电子政务审计是强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国家审计监管,是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目前国内此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如何辩证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电子政务审计基础理论和内容框架,是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目标三方面厘清电子政务审计概念,构建包含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应用绩效审计的内容框架,提出以资金使用、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为主线的三种实施思路,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开展电子政务审计项目的不同侧重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德升  杨树滋  刘力云  
借鉴国际经验研究环境审计王德升,杨树滋,刘力云地球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影响未来世世代代人类生存的最大课题,如果对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些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去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那么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韦剑  李钢  王孝强  
研究目的:探讨在GIS与电子政务支持下的国土资源业务模式。研究方法:采用软件工程和实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国土资源专项GIS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相互关系,并以"土地勘测定界业务"为具体实例进行说明。研究结果:给出GIS和电子政务系统在国土资源业务办理中的运行机制,分析新模式比较传统业务办理模式的优势。研究结论:由于GIS和电子政务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业务模式及国土资源业务模式中的作用与定位不同,应以构建GIS支持下的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国土资源专项GIS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范围,发挥其不同的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敬筠  仲伟俊  梅姝娥  
本文采用交易成本理论对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模式中的BOT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分析了如何实现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承包商在不使政府更换承包商的前提下所实现的最大利润、承包商降低系统质量的可能性的存在对社会福利的期望值的影响等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林  谢红  
我国电子政务已由纵向建设模式、横向建设模式发展为纵横建设模式,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纵横建设模式的分步实施模式——主题模式,就成为适合我国电子政务现阶段建设实际情况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圣英  
审计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责,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环境审计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位和职能,适应了生态文明战略顶层设计。但是,我国生态环境审计起步晚,较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丰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审计方面的中外经验对比,正视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审计成果利用方面的瓶颈问题,以期对我国生态环境审计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红霞  苏新宁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效果。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信息资源组织4种基本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并对我国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的建立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模式。当前,转型期中国正面临着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挑战,需要构建有效适应公众需求、转型战略和社会治理的电子政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经济社会政府同步转型。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冯松  陈宗翰  白涛珍  
本文从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着手,研究电子政务建设,分析在不同的组织模式对电子政务建设效果的影响。首先,基于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问题,明确给出了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其次,基于对市属78个政府部门的54个的调查样本和53个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负责人调查样本,结合统计软件SPSS12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昆明市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及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个主要影响因子:“主体参与要素因子”、“客观辅助要素因子”,并和建设效果进行回归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银枝  
协同政务作为近年电子政务发展的热点,受到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电子政务协同管理模式、协同技术实现机制以及实现策略3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协同管理的实现进行了探讨,以推动电子政务协同管理的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雅芝  
目前,PPP模式在国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PPP模式自身的运作机制使其可产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加强管理和控制等优势。而美国印第安纳州政府电子政务建设PPP模式的实践也说明该模式的可行性。但从实际来看,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太长,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公司化运作的组织管理、监管规制体系的完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设计和私人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振  熊先兰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经济效率问题,这就决定了市场参与并居于主导改革地位的必要性。从市场需求程度来看,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有强竞争信息与弱竞争信息之分,两者不同的经济特性决定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化,需要健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投融资机制,完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运作机制,深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市场主导保障机制,创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估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哲  黄劼  刘平养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快速增加,但是普遍存在易示范、难推广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存在不足,基层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经验,认为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责任分担机制,采取政府、用户和市场主体合理分摊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农村污水治理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