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1)
- 2023(7724)
- 2022(6618)
- 2021(6320)
- 2020(5473)
- 2019(12478)
- 2018(12628)
- 2017(26390)
- 2016(13959)
- 2015(15743)
- 2014(15842)
- 2013(15790)
- 2012(15080)
- 2011(13769)
- 2010(14083)
- 2009(13365)
- 2008(13277)
- 2007(12271)
- 2006(11309)
- 2005(10484)
- 学科
- 济(62061)
- 经济(62010)
- 管理(42460)
- 业(41657)
- 企(33307)
- 企业(33307)
- 方法(25093)
- 数学(21809)
- 数学方法(21580)
- 中国(19112)
- 农(18292)
- 财(17861)
- 制(15197)
- 业经(14574)
- 贸(14209)
- 贸易(14200)
- 易(13883)
- 地方(12922)
- 银(12183)
- 银行(12170)
- 行(11692)
- 农业(11304)
- 产业(11138)
- 策(10960)
- 融(10321)
- 金融(10321)
- 务(10309)
- 财务(10286)
- 学(10273)
- 财务管理(10261)
- 机构
- 学院(205717)
- 大学(204986)
- 济(93123)
- 经济(91257)
- 管理(81786)
- 研究(69935)
- 理学(68739)
- 理学院(68075)
- 管理学(67250)
- 管理学院(66842)
- 中国(56253)
- 财(46302)
- 京(43750)
- 科学(38160)
- 财经(35415)
- 所(34725)
- 中心(32421)
- 江(32029)
- 经(31895)
- 研究所(30749)
- 经济学(28585)
- 北京(28416)
- 农(28016)
- 财经大学(25997)
- 范(25888)
- 经济学院(25850)
- 州(25765)
- 师范(25691)
- 院(25094)
- 业大(25013)
- 基金
- 项目(123989)
- 科学(98316)
- 研究(96094)
- 基金(89817)
- 家(75828)
- 国家(75239)
- 科学基金(64825)
- 社会(61303)
- 社会科(58360)
- 社会科学(58350)
- 省(47586)
- 基金项目(46657)
- 教育(43194)
- 编号(40776)
- 划(39676)
- 自然(39073)
- 自然科(38118)
- 自然科学(38109)
- 资助(37937)
- 自然科学基金(37502)
- 成果(35189)
- 发(28438)
- 部(28368)
- 课题(27412)
- 重点(27349)
- 项目编号(25696)
- 创(25321)
- 国家社会(25123)
- 教育部(24733)
- 人文(24580)
- 期刊
- 济(108044)
- 经济(108044)
- 研究(67603)
- 中国(39054)
- 财(34332)
- 管理(31443)
- 农(25537)
- 融(25233)
- 金融(25233)
- 学报(24865)
- 科学(24144)
- 教育(20088)
- 大学(19468)
- 业经(18829)
- 经济研究(18561)
- 财经(17832)
- 技术(17813)
- 学学(17800)
- 农业(17138)
- 经(15532)
- 问题(14957)
- 图书(13857)
- 贸(13521)
- 理论(12384)
- 国际(11922)
- 商业(11316)
- 实践(11154)
- 践(11154)
- 技术经济(11023)
- 现代(10202)
共检索到32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曲维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萍 刘健
近些年全国各地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已由自给不足向供过于求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在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的时候,调结构的重要性益发突出。未来经济形势的转变必然要求政策作出应对。有消息称,在上半年十大产业规划之后,目前已经有至少两大规划酝酿于下半年出台,分别是《新能源振兴规划》和《促进民间投资规划》,均与"调结构"有关。此外,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海西经济区等多个区域振兴规划或意见。与上半年相比,经济调控政策从尽快恢复经济增速,转向保持平衡可持续的增长,政策重点已经明显发生位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品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天 孙永波 遇华仁 吴长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剑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旭东
一、2006年信息产业发展情况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国信息产业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职能转变,全行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预计,2006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5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登凯
一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该国产业与结构转换能力的大小。因为产业是经济的骨干,产业是决定经济结构的基本因素,一国家的经济结构能否处于领先、最佳和均衡状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时地推动产业向优化方向演进的能力。具备了这个能力,一国经济才能获得稳定的增长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金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主要表现为"五新",即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注入新力量、国内优势企业茁壮成长形成新地位、激励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谋求新作为、自主创新展现新气象以及军民融合取得新突破。同时,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等各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两不一担忧",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平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监管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对技术发展引发就业冲击和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要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举措要、加强新技术的多方位沟通、培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立华 柳德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飞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各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2009年就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指明了方向。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部门中第一大产业和外贸出口的最大行业。但与 此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企业却面临着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国外技术壁垒,且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欧盟的“两个指令”将使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子信息产品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出口贸易 新挑战 技术壁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志
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其对国民经济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该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产业向高端发展迫在眉睫。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内外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经验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林志刚 沈英莉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实行政策引导、推进技术标准设定以及实行人才战略等措施,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 创新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