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6)
2023(10185)
2022(8688)
2021(8214)
2020(6860)
2019(15305)
2018(15350)
2017(30184)
2016(15699)
2015(17618)
2014(17224)
2013(17037)
2012(15964)
2011(14516)
2010(14846)
2009(14079)
2008(13939)
2007(12893)
2006(11943)
2005(10756)
作者
(43803)
(36287)
(35995)
(34332)
(23222)
(16902)
(16470)
(13867)
(13642)
(13338)
(12144)
(11918)
(11564)
(11557)
(11206)
(11002)
(10701)
(10568)
(10491)
(10452)
(9160)
(8858)
(8661)
(8306)
(8265)
(8186)
(8167)
(7982)
(7144)
(7101)
学科
(64433)
经济(64373)
(55698)
管理(54540)
(45618)
企业(45618)
方法(24551)
技术(21644)
(20991)
中国(20871)
数学(20731)
数学方法(20503)
(17956)
业经(17156)
(15286)
(14605)
贸易(14594)
(14301)
农业(13830)
技术管理(13608)
地方(13241)
(12968)
银行(12954)
产业(12889)
(12481)
(12256)
理论(10860)
(10826)
金融(10826)
(10599)
机构
学院(229038)
大学(225715)
(100400)
经济(98361)
管理(94266)
理学(79698)
理学院(78986)
管理学(78084)
管理学院(77613)
研究(73278)
中国(58562)
(48744)
(46979)
科学(39704)
财经(37478)
(35995)
(35232)
中心(34769)
(33754)
研究所(31079)
北京(30263)
经济学(29940)
(29439)
(29267)
(28745)
师范(28551)
业大(27664)
财经大学(27360)
经济学院(27039)
(26167)
基金
项目(141209)
科学(113063)
研究(112115)
基金(101017)
(84933)
国家(84180)
科学基金(73721)
社会(72157)
社会科(68643)
社会科学(68632)
(56616)
基金项目(52821)
教育(50956)
编号(47394)
(46085)
自然(43548)
自然科(42546)
自然科学(42537)
自然科学基金(41858)
资助(40276)
成果(39866)
(35012)
课题(32481)
(32176)
创新(31698)
(31370)
重点(30978)
项目编号(29945)
国家社会(29589)
(28436)
期刊
(116151)
经济(116151)
研究(73295)
中国(47612)
管理(38210)
(36347)
教育(28017)
(27607)
(26352)
金融(26352)
科学(26224)
学报(25230)
技术(23959)
业经(21077)
大学(20159)
经济研究(19474)
农业(18906)
财经(18489)
学学(18361)
(16082)
问题(15190)
图书(15042)
技术经济(14283)
(13330)
科技(12997)
理论(12784)
(12599)
论坛(12599)
商业(12296)
实践(11566)
共检索到35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林志刚  沈英莉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实行政策引导、推进技术标准设定以及实行人才战略等措施,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爱萍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端国,长久以来以其雄厚的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巨大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第一位,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榜样。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不仅得益于美国雄厚的技术积累,更得益于美国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密集的投资及雄厚的人才资源。分析美国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采取的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技术标准设定以及人才战略等措施,以期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家财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主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世界领域内最活跃、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唯有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才是出路。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出发,探索我国电子产业加快自主创新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河宁  孟海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如果企业不能把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和引进时机、引进策略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话,在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因此企业必须确认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适时进行组织再造,规范创新激励机制和投资机制,积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坤祥  侯文华  甄杰  王萍萍  
在分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仿真。采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和创新的发展。对模型的调控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和加强集群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苟仲文  
本文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机制入手,分析了产业创新机制的作用过程,深入探讨了创新体系中五方面创新内容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志  
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其对国民经济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该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产业向高端发展迫在眉睫。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内外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经验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艳辉  李宗伟  陈滇  
在网络竞争环境下,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也日益增强。本研究以苏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借鉴了社会网络的主要理论,采用企业访谈及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对企业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及企业学习的中介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努力提高社会网络的四个维度,将有利于企业的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绪华  徐骏杰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基础产业,其源动力来自于产业内技术创新网络的成熟度与运行效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沿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依次演进的板块化空间分布格局,并根据各板块产业形成机制和成长特征分别将其对应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成熟期、准成熟期、成长期和进入期)。基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绘制出各板块电子信息产业在2001-2003年、2004-2006年、2007-2009年、2010-2012年、2013-2015年5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图。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畴镛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没有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增长几乎难以实现。在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今天,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来推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因此,研究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宝慈  刘井建  金涛  李柏洲  
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环境、产出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运用DEA模型和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行业、地区两个维度,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间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是否存在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不高,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2001-2010年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提高了22.4%,中部提高的幅度最大,总体上存在收敛趋势。最后,结合现状与实际问题,进一步探析了实证结果的启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松飞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虽然在创新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水平较弱。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颠覆性的变革,迎来了智慧经济、智能制造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应从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确定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