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1)
- 2023(12523)
- 2022(11062)
- 2021(10235)
- 2020(8735)
- 2019(20110)
- 2018(20407)
- 2017(40437)
- 2016(21575)
- 2015(24342)
- 2014(24658)
- 2013(24823)
- 2012(23042)
- 2011(20979)
- 2010(21292)
- 2009(19989)
- 2008(19203)
- 2007(17013)
- 2006(15440)
- 2005(13937)
- 学科
- 济(107826)
- 经济(107721)
- 管理(62628)
- 业(58291)
- 企(46681)
- 企业(46681)
- 方法(44005)
- 数学(38575)
- 数学方法(38253)
- 中国(26401)
- 农(24631)
- 地方(23110)
- 财(22051)
- 学(21033)
- 业经(20760)
- 制(17801)
- 贸(17600)
- 贸易(17589)
- 易(16953)
- 农业(16746)
- 和(15073)
- 银(14952)
- 银行(14910)
- 环境(14810)
- 地方经济(14592)
- 行(14313)
- 理论(14186)
- 融(14129)
- 金融(14128)
- 体(12749)
- 机构
- 大学(323796)
- 学院(321437)
- 济(139996)
- 经济(137146)
- 管理(127549)
- 理学(110149)
- 研究(109276)
- 理学院(108925)
- 管理学(107268)
- 管理学院(106696)
- 中国(81499)
- 京(68717)
- 科学(64903)
- 财(63774)
- 所(55032)
- 财经(51257)
- 研究所(49762)
- 中心(47485)
- 农(46605)
- 经(46341)
- 江(45717)
- 业大(44570)
- 北京(44132)
- 经济学(42898)
- 范(41446)
- 师范(41142)
- 院(39136)
- 经济学院(38410)
- 财经大学(37917)
- 州(37325)
- 基金
- 项目(209574)
- 科学(164346)
- 研究(154852)
- 基金(152226)
- 家(131159)
- 国家(130063)
- 科学基金(111454)
- 社会(98537)
- 社会科(93330)
- 社会科学(93303)
- 基金项目(81047)
- 省(80272)
- 自然(71153)
- 教育(69841)
- 自然科(69408)
- 自然科学(69393)
- 自然科学基金(68148)
- 划(67086)
- 编号(63499)
- 资助(63367)
- 成果(51687)
- 部(46775)
- 重点(45962)
- 发(45142)
- 课题(43016)
- 创(42673)
- 教育部(40344)
- 国家社会(40062)
- 创新(39796)
- 人文(39671)
- 期刊
- 济(161927)
- 经济(161927)
- 研究(102530)
- 中国(55237)
- 管理(48357)
- 学报(46648)
- 财(45875)
- 科学(44100)
- 农(41864)
- 大学(35430)
- 学学(33475)
- 教育(30436)
- 农业(29045)
- 融(28477)
- 金融(28477)
- 经济研究(27485)
- 技术(27340)
- 财经(25614)
- 业经(25231)
- 经(21857)
- 问题(20942)
- 技术经济(17658)
- 理论(17123)
- 商业(16452)
- 贸(15939)
- 图书(15465)
- 实践(15354)
- 践(15354)
- 现代(15213)
- 统计(14291)
共检索到47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星 徐明圣 李倩 李丹
本文以我国1953-2009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为基础,研究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存在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的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而反方向的因果关系却没有发现。并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电力消费需求预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佳 周荣荣
本文以我国199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以产业结构优化为视角,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省际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电力消费规模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考虑产业结构因素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也会大大降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过高的第二产业占比会制约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需要协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桂
基于广东省198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技术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了广东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实际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广东省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为此,应积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安全、高效能源发电,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重视提高电力利用效率,促进广东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劳咏昶 路妍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冬雷
本文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石油消费、石油产量和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模拟了GDP、石油产量和石油价格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并预测了今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王琴梅 张家平 惠宁
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具有协整关系,就全国而言,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都对电力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层面上,变系数模型显示,互联网对各地区电力消费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电力消费,而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都显著的增加了地区电力消费。
关键词:
互联网 经济增长 电力消费 计量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明 魏晓平
本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电力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电力消费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龙 陈洁赟
运用面板数据协整理论着重分析中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经济增长与区域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一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二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三是从地区对比来看,经济增长与地区能源消费具有一致性。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电力能源消费 计量研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龙 陈洁赟
运用面板数据协整理论着重分析中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经济增长与区域电力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一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二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是单向因果关系;三是从地区对比来看,经济增长与地区能源消费具有一致性。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电力能源消费 计量研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高宇宁 胡鞍钢
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8~2011年面板数据,使用新近的基于误差修正的面板协整检验方法检验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同时对两者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而且从长期来看,存在着电力消费→GDP单向的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存在着GDP→电力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本文还将中国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地带,验证不同区域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着电力消费→GDP单向的因果关系,而从短期来看,只有西部地区存在着GDP→电力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万红 万彦
本文应用回归分析、G rang er因果检验、时序序列分解等计量方法,采用月度数据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趋势上存在我国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但在特定月份上二者的变动方式存在不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本文解释了导致这一情形的原因。
关键词:
电力消费 经济增长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科
本文运用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电力使用效率、电力价格因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具有的长期非线性关系,主要结论为:(1)我国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阈值效应的机制转移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等于7.479%和9.184%处;(2)整个样本期间,经济增长显著推动了电力消费增长,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是抑制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了对电力消费的"节电红利"现象,但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其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3)当经济增长处于7.479~9.184%的适度增长区间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最大的"节电红利"效应;(4)电价的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对电力消费的引导和配置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新春 张雷
由于每年有近一半的GDP是由消费贡献的,因此消费数额的选择对经济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论文在索洛模型和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框架下研究这种影响。根据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的不同,把消费分成了环保性消费和一般性消费,并研究了两种消费间对经济发展最优路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对环境影响的增加与人口的增加都会提高环保性消费的比例以及增长速度;贴现率、利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增加会降低环保性消费的比例及增长速度,而且这些因素的增加还会使经济系统的均衡点向着较低水平移动。
关键词:
环保性消费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伯强
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框架下,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这一推断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节省能源、采取能源保护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在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的发展战略目前仍然有效。适当的“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