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2)
2023(17358)
2022(15019)
2021(13801)
2020(11771)
2019(26965)
2018(26847)
2017(52962)
2016(28128)
2015(31462)
2014(31468)
2013(31215)
2012(28698)
2011(25876)
2010(26030)
2009(24193)
2008(23273)
2007(20486)
2006(18200)
2005(16130)
作者
(80767)
(67270)
(67015)
(63862)
(42635)
(32073)
(30601)
(26477)
(25496)
(23875)
(22694)
(22612)
(21354)
(21166)
(20783)
(20529)
(20061)
(19722)
(19256)
(19185)
(16774)
(16459)
(16306)
(15382)
(15283)
(15021)
(14727)
(14516)
(13596)
(13086)
学科
(132862)
经济(132732)
管理(81978)
(77983)
(63558)
企业(63558)
方法(56055)
数学(49198)
数学方法(48586)
(32654)
中国(32341)
(29630)
地方(27668)
业经(27528)
(25812)
(22875)
农业(21800)
(21781)
贸易(21770)
(21041)
理论(18520)
(18482)
(18252)
环境(18225)
银行(18202)
(17864)
技术(17805)
财务(17782)
财务管理(17743)
(17470)
机构
大学(409753)
学院(408978)
(175877)
经济(172400)
管理(162433)
理学(141075)
理学院(139545)
管理学(137160)
管理学院(136429)
研究(136327)
中国(100828)
(85771)
科学(81451)
(79418)
(67156)
财经(64298)
研究所(61013)
(60917)
中心(60697)
(58312)
业大(58217)
(58073)
经济学(54186)
北京(54169)
(52394)
师范(51921)
(49564)
经济学院(48654)
财经大学(47750)
农业(47455)
基金
项目(275066)
科学(217097)
研究(201633)
基金(200659)
(173604)
国家(172185)
科学基金(148821)
社会(129180)
社会科(122514)
社会科学(122481)
(106405)
基金项目(106291)
自然(95782)
自然科(93534)
自然科学(93512)
教育(92254)
自然科学基金(91851)
(88943)
资助(83301)
编号(81829)
成果(65570)
(61199)
重点(61035)
(59292)
(56693)
课题(55541)
国家社会(53234)
教育部(52994)
创新(52918)
科研(52374)
期刊
(195798)
经济(195798)
研究(123545)
中国(69527)
管理(61203)
学报(60432)
(59123)
科学(56713)
(54749)
大学(46827)
学学(44480)
教育(38726)
农业(37712)
技术(36463)
(34280)
金融(34280)
经济研究(32944)
财经(31887)
业经(31676)
(27422)
问题(25463)
技术经济(21687)
商业(20083)
理论(19775)
统计(19739)
(19170)
现代(18672)
科技(18411)
(18121)
图书(18037)
共检索到59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佳  周荣荣  
本文以我国199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以产业结构优化为视角,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省际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电力消费规模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考虑产业结构因素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也会大大降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过高的第二产业占比会制约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需要协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天星  徐明圣  李倩  李丹  
本文以我国1953-2009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为基础,研究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存在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方向的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而反方向的因果关系却没有发现。并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电力消费需求预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旺春  
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文化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影响则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结构优化与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从非均衡市场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与路径入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玲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型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新形势下,随着产业升级与行业转型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秩序得到了优化,从而使农业经济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具新时代特色。所以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辉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而长期以来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错位现象。本文对上海1980~2008年的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上海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志雄  潘妹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工业占有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仍需要一段时期。但在我国经济增长短期却发生了增长动力的变化,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同时表明,第三产业将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付凌晖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1978-2008年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增长明显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晨子  成长春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发展都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CM模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对三者更好的促进三者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永恒  姚德权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穆怀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维阳  段学军  
对碳排放与经济、产业系统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并对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内容既涉及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的碳效应、交互关系、碳减排的经济损失等基础分析,又重点关注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国际碳流动等应用领域。研究多采用经济计量学、数理统计、情景分析、模型模拟、投入产出和碳足迹等定量方法,与定性研究相得益彰。研究内容呈现多层次性,理论不断深化,方法趋于多类型综合化,视角逐步向微观层面转向。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完善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进行方法创新,增强区域性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的研究模式和框架;扩展研究尺度,填补研究空白和薄弱之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延军  金浩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妤  李剑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产业升级面临新压力和新机遇。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索了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不能得出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定量测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2563、0.5325、0.235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