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722)
2022(6342)
2021(6055)
2020(5076)
2019(11425)
2018(11677)
2017(22935)
2016(12494)
2015(13866)
2014(14056)
2013(13850)
2012(13101)
2011(11944)
2010(12343)
2009(11860)
2008(12014)
2007(10808)
2006(10025)
2005(9230)
作者
(35636)
(29706)
(29598)
(28479)
(18838)
(13793)
(13639)
(11341)
(11289)
(10794)
(10198)
(9931)
(9537)
(9458)
(9355)
(9213)
(8658)
(8651)
(8594)
(8470)
(7592)
(7422)
(7257)
(6840)
(6780)
(6756)
(6710)
(6464)
(5924)
(5806)
学科
(53861)
经济(53799)
(32518)
管理(30670)
(24388)
企业(24388)
方法(21200)
中国(18938)
数学(18695)
数学方法(18496)
(16746)
(16015)
(13545)
银行(13530)
业经(13469)
(12999)
(12945)
(11432)
金融(11430)
(11094)
(11048)
保险(11003)
地方(10640)
(10107)
贸易(10101)
产业(10032)
(9852)
农业(9792)
体制(9368)
(8832)
机构
学院(182919)
大学(182343)
(80145)
经济(78552)
管理(67247)
研究(64316)
理学(56099)
理学院(55484)
管理学(54599)
管理学院(54250)
中国(53466)
(42670)
(39140)
科学(36426)
(32691)
财经(32373)
(29234)
研究所(29149)
(28576)
中心(28369)
(27279)
北京(25837)
经济学(25482)
(24108)
财经大学(23973)
师范(23912)
经济学院(23110)
(23105)
业大(23014)
(22705)
基金
项目(110068)
科学(86548)
研究(84936)
基金(78551)
(67251)
国家(66690)
科学基金(56126)
社会(54212)
社会科(51353)
社会科学(51338)
(42794)
基金项目(40781)
教育(38589)
(36149)
编号(35076)
自然(33355)
自然科(32489)
自然科学(32477)
资助(32377)
自然科学基金(31910)
成果(29949)
(25478)
课题(25345)
重点(25089)
(25055)
(23147)
(22608)
国家社会(22211)
(21834)
创新(21690)
期刊
(95191)
经济(95191)
研究(64373)
中国(37543)
(30330)
(26466)
金融(26466)
(26005)
管理(25861)
学报(23964)
科学(23804)
教育(21328)
大学(18937)
学学(17717)
农业(17131)
业经(16324)
财经(16188)
经济研究(15489)
技术(15243)
(13989)
问题(13285)
(11073)
理论(10095)
国际(9486)
商业(9351)
技术经济(9235)
实践(8981)
(8981)
统计(8973)
现代(8845)
共检索到290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王文举  
电力产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部分。我国电力产业改革的目标是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环节引入竞争。“大爆炸”转型模式中存在的产量下降的危险在电力产业改革中也可能会出现。因此,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必须采取“渐进式”模式,在有效的规制框架下进行。笔者通过电力产业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通过建立一个动态最优化模型指出了电力产业的最优改革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安长  
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各种战略机遇,但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忽略风险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改革举步维艰。该文着重讨论了供给侧改革可能存在的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加剧经济下行压力、触发金融风险、政府过度干预和混淆改革与调控关系等六大风险;并对各类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之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卫斌  陈东  胡涛  
本文提出一个垄断行业生产效率与交易成本相权衡的分析框架,通过产业重组引入市场竞争在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效率损失,改革增加了交易成本。英美等国电力改革实践表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风险在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操纵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基于本文的分析,对于探索中的中国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杰里米·F·泰勒  
美国银行改革的潜在风险分析杰里米·F·泰勒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是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与货币控制法》的公布实施;另一次是正在进行或即将展开的进一步放松银行管制、改善银行结构与功能的改革,它具体包括:(1)1994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戒骄  
英国的电力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十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中央发电局的私有化、电力产业重组、促进竞争、扩大用户选择权、确定和调整电力交易规则等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电力产业在重组国家电力公司、组建电监会以后,仍然面临引入竞争机制和保护用户利益等棘手问题,对此英国的电力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津  吴群  刘向南  
作为新的制度优化举措,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制度绩效损失的风险,而产权治理结构是引发制度风险的关键因素。基于产权治理结构的视角,从产权安排、外部环境与主体因素方面构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生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改革实践中,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存在"弱市场+自保障""弱市场+强保障""强市场+自保障"和"强市场+强保障"等差异化产权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治理结构存在内在运行机制和环境适配性缺陷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宅基地权益难以充分实现、宅基地再配置与再利用效益不足等潜在风险损失。为防范和管控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应从健全交易体系,完善配套措施,提升宅基地产权治理结构效率;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改善产权治理结构适配性等方面制订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津  吴群  刘向南  
作为新的制度优化举措,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制度绩效损失的风险,而产权治理结构是引发制度风险的关键因素。基于产权治理结构的视角,从产权安排、外部环境与主体因素方面构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生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改革实践中,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存在"弱市场+自保障""弱市场+强保障""强市场+自保障"和"强市场+强保障"等差异化产权治理结构,但由于产权治理结构存在内在运行机制和环境适配性缺陷的不确定性,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宅基地权益难以充分实现、宅基地再配置与再利用效益不足等潜在风险损失。为防范和管控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风险,应从健全交易体系,完善配套措施,提升宅基地产权治理结构效率;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改善产权治理结构适配性等方面制订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加宁  
2012年1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颜  杨德才  
国有企业改革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环节,是一个从微观层面搞活企业主体转换到宏观层面整体推进配套体制改革、从旧企业制度框架微调转换到变革企业基本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其变迁的路径选择是"试错式"的,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滞后、利益集团的阻扰等因素使得国企制度变迁陷入路径依赖,再加上顶层设计的缺失,国企改革道路呈现曲折反复的特点,无法实现效率最优化目标。该文基于现代企业理论,注重从微观方面对国有企业性质与目标进行分析,阐明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并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与演变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阎建军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制度是对我国医保体制的创新,采取了"政府主导,管办分开,民营化运作"的方式。截至2013年底,大病保险在全国25个省的144个统筹地区推开,覆盖人口3.6亿,减轻了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另一方面,大病保险民营化试点阻力重重,保险公司的管理和专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亟待深入反思大病保险民营化应当具备的前提,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改革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仇明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电力工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之一,英国模式曾为世人所关注,也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高宾  
本文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同时本文也对政府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权衡取舍推进改革给出了一个数学版本的阐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忠群  
本文分析和刻画了电力市场的风险特征,重点论证了电力期货市场运行的风险生成机制及其成因,发现电力期货市场并不能消除发电商的市场力。在通行的期货交易规则下,发电商具有占优策略。在多次重复博弈之后,投机商认识到这一点,于是退出市场,导致市场崩溃。这是一个纳什均衡。本文的研究深化了Moulton(2005)的结论,并为其经验结果提供了理论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