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7)
- 2023(11880)
- 2022(10301)
- 2021(9472)
- 2020(8371)
- 2019(19037)
- 2018(19107)
- 2017(37867)
- 2016(20836)
- 2015(23448)
- 2014(23805)
- 2013(23846)
- 2012(22603)
- 2011(20555)
- 2010(20842)
- 2009(19798)
- 2008(19976)
- 2007(18206)
- 2006(15989)
- 2005(14775)
- 学科
- 济(88842)
- 经济(88723)
- 管理(62855)
- 业(60375)
- 企(49068)
- 企业(49068)
- 方法(40002)
- 数学(35201)
- 数学方法(34859)
- 财(25713)
- 农(24616)
- 中国(24133)
- 制(23244)
- 业经(19733)
- 学(17888)
- 贸(17203)
- 贸易(17197)
- 易(16760)
- 地方(16580)
- 银(16465)
- 银行(16429)
- 行(15690)
- 农业(15534)
- 务(15444)
- 体(15423)
- 财务(15408)
- 财务管理(15364)
- 融(14913)
- 金融(14909)
- 企业财务(14590)
- 机构
- 大学(311237)
- 学院(309923)
- 济(132301)
- 经济(129559)
- 管理(116630)
- 研究(105576)
- 理学(99883)
- 理学院(98768)
- 管理学(97191)
- 管理学院(96616)
- 中国(80702)
- 京(65539)
- 财(65305)
- 科学(63531)
- 所(54673)
- 农(53596)
- 财经(51096)
- 研究所(49124)
- 中心(48062)
- 江(47378)
- 经(46127)
- 业大(45779)
- 农业(42315)
- 经济学(41704)
- 北京(41462)
- 范(38599)
- 师范(38186)
- 经济学院(37832)
- 财经大学(37824)
- 院(37652)
- 基金
- 项目(198519)
- 科学(155856)
- 基金(144464)
- 研究(144207)
- 家(125995)
- 国家(125011)
- 科学基金(105894)
- 社会(92225)
- 社会科(87560)
- 社会科学(87534)
- 省(77348)
- 基金项目(76378)
- 自然(67564)
- 教育(66026)
- 自然科(65918)
- 自然科学(65895)
- 划(65223)
- 自然科学基金(64785)
- 资助(59389)
- 编号(57820)
- 成果(48235)
- 重点(45181)
- 部(45063)
- 发(43277)
- 创(41218)
- 课题(40327)
- 制(39922)
- 创新(38684)
- 教育部(38484)
- 性(38309)
- 期刊
- 济(147601)
- 经济(147601)
- 研究(93130)
- 中国(60061)
- 财(51957)
- 学报(49313)
- 农(49103)
- 科学(44833)
- 管理(43415)
- 大学(37239)
- 学学(35346)
- 农业(32436)
- 融(31451)
- 金融(31451)
- 教育(28793)
- 财经(26379)
- 技术(25700)
- 业经(24280)
- 经济研究(23840)
- 经(22727)
- 问题(20677)
- 贸(16990)
- 业(16883)
- 技术经济(15906)
- 理论(15533)
- 版(14902)
- 统计(14843)
- 商业(14810)
- 现代(13837)
- 实践(13818)
共检索到46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忠 胡宏鹏 唐小多
通过构建制度互补与冲突的动态模型,对制度的结构变化及绩效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的适当约束及与诱致性制度的相互补充,既实现了激励性管制,又促进了竞争,从而推进了产业改革进程,制度互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但2002年末出现的电荒,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制度的不协调,冲突成为制度间的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力产业制度的互补设计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士俊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诱致性 强制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璐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关键词:
中日农业合作 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璐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关键词:
中日农业合作 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珏 王华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强 魏巍
基于1997~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为负。这表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区域对外贸易差异乃至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刘海英
制度变迁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例如:有渐进式与激进(突进)式之分,主动式与被动式之分,强制式与诱致式之分等。本文不准备多角度地划分和分析不同的变迁方式,只就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划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 学术界有人说,林毅夫先生把制度变迁区分为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类型,并对此理论上给予较高评价。我认为这一说法是不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1999—2010年5次17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地理条件、人均GDP、非农产业比例等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变量是显著影响因素;同时,中央"不得调地"的正式规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农地调整制度的演进方向,特别是中央正式规则的渐进性实施特征是导致不同地区出现"千差万别"的土地调整制度的重要原因。进行土地确权(如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有助于减少土地调整,增进地权稳定性。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地权稳定性 土地证书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几经变迁。现行农地制度在其推行三十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三种模式只能是理论,而在现实中是难以付诸实践的。作为一种全国性的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仍是制度变迁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进行一些诱致性创新:切实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放手村民依法自治,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土地自发流转;政策导向上要尽量开辟活动空间,允许和鼓励群众自主创新;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创新 土地流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高宾
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使用我国市场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支持我国强制性改革周期的存在性,支持了相关命题。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改革收益 改革周期 制度变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宁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引入了物质性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了对国企改革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制度因素。比较外商直接投资条件下国企制度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变化,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国企制度创新的成本,同时使国企制度创新获得更大的利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企诱致性制度变迁。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成刚 田天元
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内部诱致性制度变迁集中表现在任命制和选聘制二种形式上。突破行政任命制,实施人事制度整体强制性变迁是解决国企经营者缺位的核心力,并由此引申出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深化改革的措施应能有效地通过“人大”来确立,并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二是在政府与企业间建造“隔离带”——董事会,它必须是多元利益者的代言人,能够独立地行使经营决策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建伟 姜喜臣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由美国提出,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已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趋势。相对而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设立方式下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间接地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制度变迁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