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1226)
- 2022(9421)
- 2021(8708)
- 2020(7237)
- 2019(15980)
- 2018(15818)
- 2017(30728)
- 2016(16515)
- 2015(18292)
- 2014(17842)
- 2013(17740)
- 2012(16466)
- 2011(15163)
- 2010(15269)
- 2009(14249)
- 2008(14125)
- 2007(12762)
- 2006(11582)
- 2005(10135)
- 学科
- 济(68585)
- 经济(68517)
- 业(49723)
- 农(46516)
- 管理(39559)
- 农业(30377)
- 方法(27639)
- 企(27146)
- 企业(27146)
- 贸(25090)
- 贸易(25080)
- 数学(24739)
- 数学方法(24572)
- 易(24472)
- 中国(19940)
- 业经(19158)
- 制(15803)
- 财(14907)
- 学(13404)
- 地方(12932)
- 银(12219)
- 银行(12172)
- 行(11740)
- 发(11347)
- 体(10820)
- 环境(10416)
- 技术(10349)
- 农业经济(10308)
- 出(10160)
- 融(10018)
- 机构
- 学院(246123)
- 大学(240903)
- 济(106678)
- 经济(104834)
- 管理(90247)
- 研究(85531)
- 理学(78738)
- 理学院(77902)
- 管理学(76687)
- 管理学院(76278)
- 农(67275)
- 中国(66169)
- 科学(53737)
- 农业(52422)
- 京(49406)
- 业大(46900)
- 财(45711)
- 所(44888)
- 研究所(40985)
- 中心(39236)
- 财经(36797)
- 江(36338)
- 经(33548)
- 农业大学(32949)
- 经济学(32098)
- 范(30286)
- 北京(30249)
- 院(29986)
- 师范(29872)
- 经济学院(29551)
- 基金
- 项目(165211)
- 科学(128412)
- 基金(119877)
- 研究(117157)
- 家(107346)
- 国家(106370)
- 科学基金(88509)
- 社会(75687)
- 社会科(71525)
- 社会科学(71506)
- 省(65456)
- 基金项目(64292)
- 自然(57209)
- 自然科(55852)
- 自然科学(55835)
- 自然科学基金(54848)
- 划(54754)
- 教育(51619)
- 编号(47531)
- 资助(47342)
- 发(37503)
- 重点(37469)
- 农(36837)
- 成果(36690)
- 部(36681)
- 创(34457)
- 创新(32324)
- 业(32238)
- 科研(32221)
- 课题(31743)
共检索到360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秀红
生鲜农产品作为生活品质在饮食方面的重要体现,其消费需求也与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在过去生鲜农产品在农产品消费额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是2011来其比重不但在逐年增加,而且消费者更加重视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本文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网络化发展健全、分销能力强、经营成本低、管理方式灵活等优点的角度分析了生鲜农产品市场在我国的主要产品流通渠道,并逐条阐述了进口生鲜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从居民消费需求、国内农业产业结构、食品安全事件、农业成本增长、人民币汇率政策、自贸区发展、非法渠道封闭、跨境电商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影响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因素,并对未来生鲜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未来进口生鲜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进口贸易 成因及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胡铁华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法的加快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降税对促进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效果明显,技术壁垒、贸易救济、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双边及多边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降税步骤及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将迎来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影响因素 前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原玲玲 王贝贝
进口贸易是满足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2011年以来我国生鲜农产品进口贸易呈现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特色明显、地区结构趋于多元化、多从沿海地区进口并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的发展特征。得益于市场网络健全、经营费用低、容纳量大和管理灵活等优势,70%80%的进口生鲜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国内流通。生鲜农产品进口规模增长,主要缘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提升、国内产品结构性短缺、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生产缺乏价格优势、人民币对外升值、自贸区谈判取得成效、打击走私力度加大、进口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综合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颖
采用2008-2018年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进出口贸易规模、主要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市场分布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对影响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及贸易发展前景进行探究和展望。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呈动态增长态势,进出口商品结构相对集中,国际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并从贸易发展模式、贸易摩擦等方面探讨影响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因素。随着木质林产品出口市场的日益多元化,林业企业应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应对贸易壁垒;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林业服务贸易;落实财税政策,促进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国富
2001—2017年,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成效显著,总量增扩,地位平稳,互补性增强,印度是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领头羊";但仍存在着国别结构不合理、种类集中、附加值低、层次低下、关联度趋弱等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升级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和区域平台。基于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及国内农产品供需结构差异,未来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万周燕 肖艳
生鲜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高度依赖各国间的物流联运,物流绩效决定着生鲜农产品的鲜活程度,进而关系到生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对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东盟、欧盟等14个经济体的生鲜农产品出口数据,运用扩展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了物流绩效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物流绩效指数的六个维度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贸易均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尤其是中国物流服务水平方面作用明显;进口经济体各物流绩效指数的维度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均呈现不相关。因此,物流绩效高度影响中国生鲜农产品的出口,有针对性提升中国物流服务水平方面可大力促进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
关键词:
扩展引力模型 生鲜农产品 物流绩效指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万周燕 肖艳
生鲜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高度依赖各国间的物流联运,物流绩效决定着生鲜农产品的鲜活程度,进而关系到生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对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东盟、欧盟等14个经济体的生鲜农产品出口数据,运用扩展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了物流绩效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物流绩效指数的六个维度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贸易均呈现显著正向作用,尤其是中国物流服务水平方面作用明显;进口经济体各物流绩效指数的维度对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均呈现不相关。因此,物流绩效高度影响中国生鲜农产品的出口,有针对性提升中国物流服务水平方面可大力促进中国生鲜农产品出口。
关键词:
扩展引力模型 生鲜农产品 物流绩效指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悦 李先德
中亚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区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HS-6分位贸易数据测算了1992—2020年中国从中亚进口农产品的贸易边际,并进一步分析了各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不同贸易边际对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的贡献存在较大国别差异,整体上,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份额增长是由数量边际驱动的。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先后受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增长的驱动;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口份额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数量边际的增长;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份额的增长则是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共同提升导致的,但这一趋势正在减弱。第二,近年来中国从中亚进口小麦和油脂产品持续增长,进一步挖掘其进口潜力对于中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从影响因素看,地理距离和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交互项对市场份额和价格边际有显著正向作用。准确把握贸易边际增长结构能令贸易政策的选择更加有的放矢。未来中国作为需求方应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以对外投资等方式促进中亚五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双边贸易协定作用,实现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和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双赢。
关键词:
贸易边际 中亚 农产品进口 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荣 胡冰 王明喜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通过建立农产品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旨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昱 吴海江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关键词:
进口视角 农产品逆差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傅龙波 钟甫宁
日益加强的环境贸易措施 90年代是环保时代,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产业”的兴起,利益集团的介入,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市场、手段和格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买卖双方对贸易农产品的经济和生态性能都严加选择,使国际农产品市场逐步向生态化方向发展。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协议使传统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弱化,环境措施日益突出成为新的贸易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玉坤 孙严育 李崇光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农产品渠道终端的选择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尤其是近些年受到生鲜型超市的影响,居民的购买行为特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利用Spss应用统计软件对武汉市居民生鲜农产品(蔬菜、水果、淡水产品和畜禽产品)消费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生鲜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自选择群体的属性和特征重新作了评估和分析,并结合项目组以往调查数据对其变化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述。
关键词:
农产品 生鲜农产品 农贸市场 超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福华 蒋雪林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追踪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消费者以及相关专家对生鲜农产品的关注点,文章从物流规模、物流损耗、物流费用和物流滞销四个方面构建了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沙生鲜农产品为研究样本,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售价、运输综合费用、仓储综合费用、订单响应时间、销售量、总批量、滞销量及损耗量,但生鲜农产品各级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通过系统把握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规模化定制、共同物流及流通方式变革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提升模式。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